第454章 倉廩實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70
  蔡邕是被魏傑硬生生派出一千將士,護送回到長安。

  幾十名禦史部的官員,在蔡邕的帶領下,向高誠彈劾一大通魏傑,各種罪名都給按上了。可以說是十個魏傑都不砍了,好在高誠一番解釋,這才安撫下蔡邕。

  當然,魏傑這校尉也當不下去了。正趕上杜畿奉命前往漢中,高誠思慮良久,還是讓魏傑隨杜畿一同前去。

  魏傑的能力並不算突出,不過其好歹也帶兵有個四五年了,大仗也打了幾場,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正好可以彌補杜畿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缺憾,而且漢中一行,世事萬變,有魏傑在也能預防萬一。

  魏傑去了職,掛了個閑散將職,跟隨杜畿前往漢中。蔡邕知道後,也冷哼一聲,放過了這人。然後,轉頭將火氣撒到自家大王身上。

  一天到晚的勸諫,各種批評大周的國政,尤其是居然能餓死十萬百姓,何稱仁義。

  搞得高誠那叫一個頭大,一天到晚都快氣的崩潰了。要不是看在他蔡邕是大儒的份上,看在自己兒子還在跟其學習,早就一擼到底了。

  八月,年邁枯老的太傅樊陵終於頂不住了。經曆關中大水、四郡大饑,去年便身體不行的樊陵,臥病數月之久,而今亦是撒手離去。

  對於樊陵,高誠給予了很大的尊重。一來,樊陵在關中民望深厚,二來也是大周太傅。

  高誠親自攜帶世子高龑以及文武百官,出席樊陵的喪葬之禮。又下詔追贈樊陵為宛侯,諡號曰穆。又使樊陵之子樊寬,承魯陽侯爵位。

  其後,高誠特許樊陵入葬於樊陵渠側,同時正式為渠立名樊公渠。此前渠名隻是百姓尊稱,來紀念樊陵修此渠的功勞。但現在,是正式紀念樊陵之功。

  樊陵的去世,對於大周的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為太傅的主要職責,僅僅是引導國王處理政務,並無實權。再者,任樊陵為太傅時,其已病臥在床。

  現在,樊陵去了,高誠也不打算再另擇他人,出任太傅一職了。

  八月底,關中各地百姓歡欣雀躍的收割者田裏的莊稼。今年的收成並不算是非常好,僅僅是一常年而已。可對於這艱苦熬了一年的關中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時刻。

  數不盡的糧食曬在太陽底下,百姓帶著歡喜的笑容,打理著收獲的糧食。關中四支軍隊,也再度分散到各郡縣之內,幫助百姓收割。

  九月底,最先完成收獲的京兆、弘農兩郡,開始上計賦稅。同時,近萬民夫在官府的號召下,開始幫助藍田、華陰一帶的軍屯田收獲糧食。

  高誠也滿是歡喜的看著賦稅,所有的煩心事都丟到了一邊。那一串串的數字,可比蔡邕這老頭的奏折看著喜人多了。

  接著是扶風以及馮詡,還有涼州。

  扶風還好,大饑之時,保留了不少的苗田,賦稅雖然少,可也足夠百姓所用。而馮詡就慘了不少,北部數縣餓死人高達數萬,苗田更是早就被吃光了。

  隻有緊鄰渭水沿岸的諸陵縣,上交了一些賦稅。其餘地方,還是要靠官府來救濟。

  至於涼州,那不是上交賦稅的報告,是來請求糧草支援的報告。

  漢陽還好,百姓眾多,又遷了一部分人到金城郡,在湟水沿岸耕種。隴西和武都,一直都是老樣子,隻能裹住自己吃喝。

  而河西四郡以及北地、安定二郡,就難了。去年大量青壯的損失,讓兩郡耕田減少了不少。今年,又減去一部分,根本不足以供應軍隊以及官吏開銷了。

  蘇則那邊駐紮武都,在羌道、武都道都有所屯田。可武都地勢如此,兩處屯田也不過墾田三十多萬畝。至於收成,那就更可憐了,還不到三十萬石。平均下來,一畝地的產糧不足一石。

  將近三十萬石,聽起來是不少。可蘇則麾下第四軍一萬六千將士,還有數千民夫供使,近兩萬人。這些糧食,隻夠大軍吃用半年而已。

  武都郡也是一樣,那點賦稅也就足夠供養本郡郡兵,或者給官吏發放俸祿。

  這事,高誠先放在了一邊。現在還不用著急,韓遂和馬騰還沒有消息,且先看看這兩人混的如何。

  再不濟,蘇則那邊還有三十萬石糧食呢,抽調一批供應地方郡國用就是了。畢竟,一支軍隊,自己留那麽多糧食幹嘛。

  要不是武都實在太遠,蘇則又是自己義兄,可以信得過,高誠都想讓蘇則遣人把糧食送到長安府庫。

  九月末,各地賦稅進入長安城內的倉廩之中。原本幹淨的跑老鼠的糧倉,再一次被塞滿。

  去歲大洪前,關中各郡的耕田為三千多萬畝。而糧稅是十一稅,也就是四百五十萬石。然而,現在實際上隻有三百一十萬石糧稅。也就是說,關中少了足足近千萬畝耕田。

  不過好在藍田、武功、華陰三地的屯田工作還不錯,墾地二百餘萬畝,足足有三百二十餘萬石。除去各屯田地自留二十萬石外,餘下的二百六十萬石全部進入府庫。

  總共是五百七十萬石糧食,入倉廩。

  關中洪災前,有口眾百餘萬,戶二十餘萬,理應有耕田兩千萬畝。但現在卻有三千萬畝之數,多出來的也就是世家藏匿的人口。

  這些人口,高誠當然沒辦法從世家嘴裏多食。這與其他利益不同,那些口戶是世家的部曲,也就是世家的私產。

  而這多出來的糧稅,也是立學最大的交易之一。人口你可以藏匿,但有多少田,你就得給我交多少稅。

  當然,肯定還有貓膩。

  大周國各級官員,幾乎要麽是世家子弟,要麽是與世家牽連非常。少不得有人弄虛作假,來糊弄上麵。

  不過,現在高誠懶得管這些,也不好管。一切隻能等到明歲,與世家攤牌之後,才能狠狠的清理一番。到時候,這些人口,自己都要。

  還未進入十月份,冀州便傳來一則消息。

  鄴城,破了!

  黑山張燕,尋了一些內應,居然攻破了鄴城。而袁紹此時剛進入河內朝歌,與河內太守王匡匯合,進入黑山之內。

  而大將文醜,率一萬將士前往常山國,進駐井陘。準備自此進入太行山中,圍剿附庸張燕的眾多山賊。

  而且對於鄴城,袁紹也沒鬆懈,留下大將淳於瓊、幕僚審配。還有魏郡郡兵數千人,怎麽就給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