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29
  亭間休歇過後,楊彪及法衍帶著四個小家夥,一同入了長安。

  進城之後,到處都是文吏,行走於各坊之間,張貼招募小學、大學學子的布告。至於小學之下,這坊裏之間原本便有蒙學之所。

  同時,還有內史府的文吏,也在挨家挨戶的敲門。書錄戶版,發放最新的驗和傳。

  京兆府的衙役也都四散而出,開始整頓各市。梳理商戶,整頓道路兩側,免得占據行道。

  戶籍的工作,可以說非常順利。因為,大漢朝每年都會進行上計,查數戶版,以保證不會有人偷稅漏稅。即便是前兩年天下開始亂起來,這各地縣、尉依舊按照習慣,於八月份進行上計。

  去歲八月各縣邑的上計匯總至內史府後,楊衡便有些不滿。因為,發大水的時候失去戶籍的人非常多,無戶之民就有近十餘萬。所以上報到高誠處之後,高誠一想,幹脆就趁著這個時候重新整頓戶籍製度。

  一切皆依漢製,方便日後管理新占之地的戶籍。有戶版的依照原戶版錄冊,沒有戶版的依現居之地錄冊!

  同時,詔告太學院諸博士,準備依秦律修訂周律。

  漢承秦製,西漢時期律法還與秦法沒有什麽太大出入。可自光武複國之後,漢律與秦律的出入就有些大了。因為,東漢律令本就是偏向世家的法律,失了些許公正。

  現在,高誠打算修訂周律,當然首選秦律當做參考啊,甚至照抄都沒問題。

  大秦亡是亡在戰亂持久,六國遺民懷念舊國之好。畢竟當時秦國的律法,相對其餘六國貴族來確實算是嚴苛。

  而在六國百姓都要適應的時候,始皇帝死了,二世橫征暴斂,以供征戰,導致天下百姓離心離德。

  反正現在秦律是最好的法律了,沒有之一。秦律原本當然沒有,所以這個時候世家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有些世家中零零散散還能找出不少秦律的些許,再結合西漢律令,修之以訂,足以適用。

  可惜,就是找不到法家傳人,不然要好辦多了。

  高誠當然想不到,此時的法家代表人物法衍,已經進入長安,駛入禦史大夫蔡邕府邸。

  接待法衍等人的自然是蔡家管家,此時蔡邕尚在中央官署司職。不過,管家也派了人前去請蔡邕回府。

  身為禦史大夫,蔡邕一般很清閑。監察百官,說真的,沒啥好監察的。朝中百官各個屬官都尚未配齊呢,每天也就看些下郡國的禦史掾屬的匯報。

  有事便命人遞交到廷尉,由其處理。無事就是坐在官署內,幫助鍾繇這半個弟子,處理些政務,亦或者是去太學院坐坐。

  畢竟,蔡老還掛著太學祭酒的職務呢,總司太學院諸事。

  府內下人自是進不了未央宮,宮中郎衛報於蔡邕。

  蔡邕一聽法衍的名字,想了有一會,便知道是誰了!

  法高卿之子。

  記得其在安邑正司廷尉左監,怎地此時來了長安?

  回到府邸,法衍正在客室等待良久。

  “季謀賢侄!”

  一見麵,蔡邕便呼了一聲。法真乃當朝名士,蔡邕與其也有過交集。雖不是甚密,但也相熟,歸途中也想起法衍之字。

  “小侄今日前來叨擾伯父,還望伯父勿怪啊!”

  法衍當即起身行禮。

  身後三個小子,也紛紛行禮致意。

  “勿怪,勿怪。怎不見令尊?當年於洛陽,與高卿兄一別,十餘年未曾相見,不知令尊現今如何?”

  “衍多謝蔡伯父掛念,隻可惜世事無常。家父,已於月前病故。小侄此行自安邑而回,所為者便是此事!”

  法衍帶著傷感之氣,說完長歎一聲。

  “這……嗨,賢侄,節哀順變。真是沒想到啊,當年一別,竟成永離,吾大漢又失名士矣,惜哉玄德公啊!”

  蔡邕是真沒想到,也隻能安慰法衍兩句。

  幾人相繼落座之後,蔡邕看著室內的三個小家夥,不由問向法衍:“季謀賢侄,不知哪位是汝之愛子啊!”

  “嗨,衍失禮也!正兒,還不快快拜見!”

  “正,拜見蔡師!”

  法正秉著衣飾,躬身一拜,而後撲棱的眼睛,瞅著眼前這個老丈。

  “唔,好,貌有神俊,禮製得體,不愧是法高卿之孫也!”

  蔡邕誇讚了一句,目光卻轉向法正身旁的少年,略有思考。

  “蔡師謬讚了,犬子年歲尚幼,當不得也!”

  “當的當的,法家之學,邕素來重之。此子若能學成季謀三分,足以為治國之良才!”

  蔡邕認出了周瑜,遂繼續與法衍相談。

  法衍很是謙虛,直言說道:“唉~法家之學,無人敢徹用。衍行走廟堂十餘年,曆斷案之事數百有餘,或成或枉,心難疚之。所以,侄兒鬥膽,想使犬子托於伯父,著其於伯父膝下學讀百家,日後也不失有用之身!”

  蔡邕眉頭一皺,言道:“不妥,不妥。高卿兄故去,邕知賢侄甚是繁忙,怕誤了正兒學業。不過,拜師便不必了,日後世子會常至蔡府向學,可使正兒與其同之!”

  “世子?”

  法衍怔了一下,轉眼便心知是誰,當下大喜,言道:“多謝伯父成全!”

  “不必不必,季謀至孝之人,邕知之。不過,大周方立,律令不全。隻望季謀孝期閑暇之際,能助吾大周啊。孝期過後,大周所職,季謀旦可隨之!”

  蔡邕嘴角一揚,哼,這等人才哪能讓其跑了。

  “這……”

  法衍遲疑了一下,可看了一眼法正,肅聲說道:“伯父放心,律令一事,侄兒辦完家嚴之事後,便所書之。日後,遣人送至蔡府。至於居於朝堂,侄兒心無所念,且待來日再言吧!”

  “如此也好。”

  蔡邕點了下頭,沒有介意。法正都要跟世子一夥了,這法衍還能跑掉不成!

  “對了,這二位少年,不知是為何人啊!”

  “廬江舒城周氏子弟周瑜,拜見蔡師!”

  “下邳東城魯氏子弟魯肅,拜見蔡師!”

  周瑜、魯肅等好久,終於等到蔡邕相詢了。兩個少年,看著眼前這位老者,充滿了羨慕、崇拜。

  “噢~原來是前洛陽令周異之子周瑜,早便聽聞周氏子弟周瑜,姿容天羨,雅律音賦,皆上上之。正好老夫好音律,可否奏曲一聞?”

  “蔡師所邀,瑜不敢辭。隻是,隻身前來,琴瑟之物俱在驛站……”

  “無妨!”

  蔡邕隨手一揮,言道:“來人,取吾之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