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離石相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62
  初平二年,十月二十日。

  既然已經打算相王了,那也代表著承認劉協帝位的正統性,年號自然是要用晉漢年號。

  高誠親率兩千精騎,渡過大河,前往離石要塞。

  離石,正是戰國時期魏國與秦國爭奪的要點,事關河西歸屬。

  但如今,離石要塞早已破敗,再加上河東河西的戰略要地,也轉變為蒲阪渡口,離石的重要性進一步降低。直至現在劃邑成縣,成為西河郡郡治。

  此次相王之盟,定在離石,非常符合三家的意願。離石距離河東很近,高誠、董卓的人身安全自然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

  而且,離石處於並州,歸丁原管轄,也不至於折了其顏麵。

  高誠等人是自弘農過河,由此進入河東郡。沿途,也查看了一番弘農郡各地的重建工作。

  陝縣決堤,對弘農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過,好在準備充足,倒也沒有太多百姓身亡,隻是經濟耕田遭到嚴重破壞。

  過了河,便是河東大陽縣,經此北上直抵安邑。

  全軍皆是精騎,速度自然要快上三分。僅一日功夫,便奔行數十裏,抵達安邑縣城。

  安邑還是那麽繁榮,大水所過,未曾及此,之至安邑之南的鹽監。再加上遷來的百餘萬京畿百姓安置妥當,安邑儼然已經成為全天下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已經超過了原先洛陽。

  人口增多,董卓當然要擴建安邑城郭,來容納更多的城市人口。除此之外,安邑周圍村落、鄉裏大大增多。

  聽聞,沿涑水一線,村落雲集,耕田連綿不絕。每逢餐前,炊煙燃起,數百裏盡顯安康。

  而老董似乎也因為所掌之地僅有河東一郡,似乎也沒了曆史上殘酷暴虐的胡作非為。當然,這隻是指對百姓,對待那些漢室宗女,還是老樣子不變。

  一百五十餘萬百姓,讓老董治理的倒還不錯,井然有序。

  來到安邑城外,董卓早就安排的有文吏來迎接,甚至城外軍營也已備好。

  高誠讓張任率軍駐營後,帶著郭嘉、閻行、薑敘及諸親衛,坦然入了安邑。

  抵達相府,門上的牌匾擦的幹幹淨淨,旁邊也盡是紅綢披掛。往裏走,更是一路多有喜慶布置。

  嘖嘖……

  羨慕!

  走了好久,高誠才到了丞相府的客室大殿前。心中也不禁感慨還是老董會享受,這丞相府可比自己的候府大太多了。

  “征西將軍,冀城侯到!”

  及殿外,便有甲士高呼一聲,順便推開殿門。

  高誠亦抬步入內。

  迎麵正見董卓,已是下了台階,闊步走來,口中還言語道:“子明賢弟,許久未見,煞是掛懷啊!”

  “末將,拜見相國!”

  高誠嘴角帶著笑,微身一躬,作揖行禮。

  “何須多禮,汝吾叔侄,怎地如此見外!”

  老董眼色勁十足,立馬扶住高誠手臂,盡是說著親切的話語。

  倒是高誠,被這一句叔侄給差點整懵了。這點便宜都要占?

  “吾等見過征西將軍!”

  見兩位大佬見禮完畢,殿內董卓麾下眾人,也紛紛拱手見禮。

  高誠環視一周,看著許多不熟悉的麵龐,也是委以顏色,正身見禮。

  隨後,老董握著高誠手臂,兩人一同上了台階,同案而席。

  誰也沒有什麽意見,畢竟要不了幾日,這兩人便是大漢朝名副其實的王了。

  郭嘉倒是歡喜的很,看到李儒坐在左側之首,亦是與其並坐。

  李儒沒有介懷,先不說二人皆是自家主君心腹謀者,此外李儒也甚是喜歡郭嘉這等才華橫溢之輩。

  不過,李儒很是疑惑。這郭奉孝才華不多說,比之自己缺乏的僅是年歲資曆。可是,始終聲名不顯。

  反倒是征西將軍府長史鍾繇,如今已是聲名傳於北方諸州。還有那參軍賈詡,名聲亦是在外。唯獨郭奉孝,問及他郡之人,多有不聞者。

  “奉孝,這麽許久,都不曾來往書信,汝居然厚顏與某同座!”

  李儒故作嚴厲,高冷十足。

  郭嘉仿若未聞,提酒一樽,飲完言道:“好酒啊~”

  說完,又繼續連飲數樽,方才作罷。

  殿內有不少人都在看著郭嘉,認識的人自然不多言。可不認識郭嘉的,就難免有些皺眉鄙夷。

  無禮之徒!

  看來也是阿諛奉承之輩,否則如此不知禮節,焉能從於征西將軍之側。

  李儒不由苦笑,非但沒有說話,還親自為郭嘉滿上,舉樽相敬。

  “文憂兄方才所言,嘉不以為之。正所謂,知己之交,隔以千裏,亦同心而念。大丈夫生性豪邁,何故作女兒姿態,盡書懷於帛焉!”

  說完,郭嘉舉著酒樽,突然跟李儒的酒樽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李儒知郭嘉所言,乃是狡辯之詞,也不作搭理。不過,這碰樽,倒是勾起了李儒的心思。

  待郭嘉飲完,正欲放下酒樽時,李儒扭扭捏捏的碰了一下,再飲盡。

  “唔~倒是有趣!”

  “……”

  郭嘉一陣無語,按照君侯所言。吾都喝完了,汝也應當等某滿上,再來行碰樽之禮啊。還有,剛才吾喝完了,汝為何……

  兩人在下相敘舊言,高誠則是在老董的介紹下,認識了不少河東官員。

  王允,現居丞相府從事,位高權重。嗯~就是不知道其心如何?

  這種曆史上忠心漢室之人,能夠以身殉節之輩,能夠視老董為主,其心難定啊。

  裴茂,丞相府長史!

  出自河東聞喜裴氏!

  聞喜裴氏啊!

  現在的裴氏還未曾躋身一流世家,但也是郡望之首。河東唯有衛氏,能與其比肩。

  自秦漢以來,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

  這便是聞喜裴氏的兩千年!

  當然,裴氏還沒有迎來最鼎盛的時期。曆經秦漢,族內多有出任廟堂者,但無法與四世三公的袁、楊二氏相比。

  甚至,同郡的衛氏家族,仰仗先祖餘望,書香傳世,都能跟裴氏比肩而立河東。

  衛覬,字伯覦,丞相府從事,出身河東衛氏。

  衛覬的才華不多言,當代自蔡邕之下,唯其與鍾繇書法冠絕!

  他也是自衛青後,河東衛氏沒落,一手又將河東衛氏抬回郡望的人!

  河東柳氏柳豐、河東薛氏薛蘭,俱在董卓帳下聽命。

  河東三望及其衛氏,居然都被老董給拿下了,這一點讓高誠萬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