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救災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75
  征西將軍府下轄的關中弘農、左馮詡、京兆尹、右扶風四郡,在這場大洪中,被沒縣邑高達三十有七。

  僅是粗略估計,受災人數就足有近八十萬口眾,十二萬戶之多。

  主要還是長安一帶,聚集居民眾多,大洪一漫,便是五十餘萬口南避藍田穀。

  還有其他縣邑、村鎮,照著戶薄一查,就能大概知道受災人數。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數十萬頃良田被毀。即將就能收獲的穀栗,全都泡在裏麵了。

  關中今歲所產,立減八成有餘。又有百萬災民,嗷嗷待哺。

  糧食的問題,讓高誠等人都快愁白了頭發。

  長安府庫積蓄的五十萬石糧食,雖然保住了,可根本不足以支撐百萬人所食一月。更遑論,這麽多難民,若是起了民亂,隻會更加麻煩。

  待在殿內,高誠滿目愁色,下方郭嘉、鍾繇等文武官員,也都是束手無策!

  “糧食的事,先不提了。五十萬石糧草,怎麽著也能夠吾等撐上一月!”

  越想越煩,高誠將手中竹簡一丟,當即言道。而後,轉頭一想,繼續說道:“稍後某與河東去封書信,或許可以減緩一下。另外,眼下還有不少要事需要吾等做。正所謂,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防止疫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如今,沒了糧食,家園盡毀於大水,百姓們已經快要撐不住下去了。若是再生大疫,關中必然民亂四起,唯以求活!”

  “所以,從今日起,不管是關中還是關東、荊州、揚州、益州,都給某派人去請良醫。同時,吾等也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將防疫所重告知全體軍民。不飲生水、不食死肉、不往亡地!”

  “君侯所言甚是,防疫之事,乃重中之重,任何人都不得輕鬆大意。各郡各縣邑,務必告知任何一位百姓。莫要以為,疫情隻害生民,不禍吾等!”

  鍾繇接著高誠的話,一臉的肅重,衝著身後一群長史府諸曹事言道。

  高誠點了下頭,與鍾繇說道:“元常,此時大可使人以白石漿,書於各城、各道、各坊。牆壁、林木、告牌等皆可言之,百姓們也知曉疫情之害,不過多不知如何防疫。所以,還需要派遣文吏,走遍諸郡縣,傳之於民!”

  “君侯放心,繇明矣!”

  “此外,針對疫情一事,段司馬也要做好布籌。一旦某地發出疫情,立即將兵封鎖各道,萬萬不可使疫病散播出去。必要時刻,吾許汝生殺之權!”

  高誠麵色狠厲,又跟段煨安排說道。

  段煨也知疫情之危害,毫不遲疑,應諾接下軍令。

  “另外,關中遭大洪所害,房舍盡毀。百餘萬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吾等也不能坐而觀之,第一軍、第二軍、騎兵軍、各郡兵等整休完畢後,立即出動,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告訴諸將士,他們是關中人,是關中百姓的兵。此次救災,某就看著哪一軍表現好,便授予子弟軍之號!”

  聽完高誠所說,段煨眉頭一皺,言道:“君侯,第二軍和騎兵軍還好,幾乎沒有什麽損傷。可第一軍遭受大洪最大,損失最為慘重。僅是沒死、失蹤兵員,就高達四千七百餘人,夏軍將更是身受重創,至今昏迷不醒!還有各地郡兵,尤其是受災縣邑守軍,幾無幸免。”

  高誠冷哼一聲,對夏育很是不滿。為了防止華陰決堤,自己調去了足足四五萬民夫,比長安這邊還要多。可這麽多人,還是讓渭水決堤。

  若不是杜畿自上遊,決開大河堤岸,緩解華陰壓力。恐怕,這場大水早就把藍田穀給淹完了。

  不過,夏育現在身受重傷,雖然不知道因為啥。但,此刻已經不適合處責他了,甚至還要嘉以獎賞,來安穩軍心、人心。

  “夏軍將~這樣吧,稍後某上書陛下,請封其為仁侯,以嘉其抗災之功。第一軍將士拚死阻攔渭水決堤,又提前示警,為吾等爭取了不少時間,盡皆賞之。陣亡及失蹤將士,一律按陣亡處理,許烈士之號,建碑華陰決堤口,以奮三軍!”

  “君侯英明!”

  段煨恭言一句,心中替夏育鬆了一大口氣。老夏這一回,是真的幸運。要不是趕在這形勢不利的點上,恐怕君侯砍了他都不足以泄憤。

  現在,得了個侯爵之位,日後雖然不能再掌握軍權,但也總算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了。

  “君侯,杜畿的事,怎麽處理?”

  說到夏育,自然就跑不掉杜畿。

  鍾繇嘴角略苦,提出這個更加讓人頭疼的難題。反正,自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

  高誠猛地瞪了一眼鍾繇,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你鍾元常都沒法子處理,我就有了嗎?

  原本還打算不提這事,先把杜畿摁在候府裏窩個幾年,避避風頭。然後再找機會繼續重用,這樣的話,時間會慢慢消去不少影響。

  可現在,鍾繇一提,也不得不做處理了。

  “對於伯侯一事,元常怎麽看?”

  高誠一腳把皮球踢回去,閃的鍾繇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思忖了片刻,才言道:“君侯,杜伯侯一事,有功有過。功在決上遊之水,保長安要地。過則在,左馮詡盡受殃及!不若,以功過相抵如何?權且平調!”

  高誠搖了搖頭,言道:“不妥!伯侯行事,雖是為了長安。可長安終究還是被大水所沒。反觀其過,致使左馮詡十餘萬百姓受災,困於水火之中。功是攻,過是過,不可抵!”

  功過相抵是封建時代的一個大弊端!

  “這樣,杜畿致使十餘萬民受災,罪不可赦。立即派人前往左馮詡,將杜畿押回長安,某親自定奪問罪!”

  高誠咬了下牙,還是狠下心來說道。

  不懲不足以慰民心!

  杜畿的想法是好的,是為征西將軍府考慮,為自己考慮。隻是,自己身為一方諸侯,又是此危急時刻,絕對不能使民心不增反降。

  杜畿是有才,自己也很想培養一番,擢以重任。但,有時候,亦會迫不得已而為之。

  “君侯,這……”

  鍾繇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君侯的處置。

  這真是……

  唉,早知如此,何必為了下麵那群官吏天天上奏,來提這茬呢!

  這要是害的杜畿身死,那長安令杜楷、京兆杜氏,還不得跟自己沒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