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帝業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00
  “恭賀主公,得授國器,承應天命,必成帝業啊!”

  旁邊的郭嘉,身子一躬,竟然朝著高誠道賀起來。

  被郭嘉一句話,打斷了心中的欲念,高誠不舍得看著傳國璽,說道:“奉孝言重了,此哪裏是國器啊,分明是要命的物什!”

  “主公,嘉可沒有說笑!”

  郭嘉頓了頓神色,收起玩笑心態,繼續說道:“董卓贈主公傳國璽,必是李儒所謀。其所謀者,無非是讓吾等成為眾矢之的。洛陽天子已崩,真正值得諸侯哄搶的,就剩下傳國璽了!”

  “他李儒是打算逼著吾等發兵,協助董卓對抗關東群雄啊!不過,吾等原先不就是打算協助董卓嘛!”

  “既然如此,吾等又何不收下傳國璽。一來,讓董卓安心。二來,國之重器,天予不取,必受其害!”

  聽郭嘉說完,高誠擰著眉,陷入沉思。說真的,自己是真不想收下傳國璽這燙手的玩意。

  “奉孝,收下傳國璽,吾等必成關東群雄、北麵二王,南麵諸州牧,甚至日後董卓,都會與吾等為敵!而得到的,僅有這區區一物,毫無半點利益可言!”

  郭嘉搖了下頭,說道:“主公此言差矣,傳國璽之所以為重,看的就是日後。漢室將亡,天下必然大亂,而大亂之後,必有新朝建立。”

  “主公此刻得傳國璽,吾等大肆宣揚,主公承順天命,必成帝業。莫要忘了,代漢者,當塗高!讖語、天命皆應,如此一來,天下英雄,盡入吾轂。甚至,日後吾等強一分,傳國璽就愈加代表著主公順應天命!”

  “最後,主公,趁著近日來,軍心大振,何不再上一層?如此,吾軍兵威,無人能敵!”

  郭嘉說的確實有一番道理,隻是弊大於利啊!這些都是以後才能看到的好處,要真是成了關東群雄的眼中釘,數十萬兵馬伐關中。那剛剛緩過來沒多久的關中,將再次被戰爭破壞!

  “奉孝,且先下去吧,容某再想想!”

  不過,這可是傳國璽啊,高誠是真舍不得再拱手讓人。讓於他人,想要再得到,就隻能一統天下之後了!

  郭嘉緊著眉毛,歎氣兩聲後,轉身離去。

  剛出府外,郭嘉就尋來調查司的人,速速請賈參軍趕來長安,十萬火急!

  而後,又直奔長史鍾繇的府邸。

  這天下,得傳國璽,焉能不取?

  李儒如此做,並非無智,而是洛陽不足守,河東不足守。董卓拿著傳國璽,真不如換取征西將軍府的全力支持,以圖生存之機。

  反觀關中,坐擁函穀天險,大可如先秦一般。東依函穀,拒關東群雄;北固邊防,抗胡夷侵擾;西掠西域,取西域之富;南下益州,得巴蜀之錢糧。

  有沒有玉璽,整體戰略都不會改變。同樣,關東群雄亦不會放過征西將軍府。

  現在,大家都沒有消化下轄郡國,能拚的都是手中僅有的丁點實力。

  但,君侯與董卓聯手,肯定要比關東群雄強上一分。畢竟,十幾萬久經沙場的士兵,可不是區區幾十萬仗都沒打過的兵能比擬的。

  可君侯到底在擔心什麽呢?

  ……

  在這一日,晉陽同樣陷入糾結的泥潭之中。

  丁原與晉王劉協,看著眼前這份所謂的先帝遺詔,陷入兩難之中。

  晉王劉協年僅六歲,根本沒有任何處理政務的能力。因此,這並州權利依舊是丁原掌握。不過,由於繡衣使皆在此處,搞得丁原想要掌控劉協,都難以做到。

  但,不代表丁原就沒想法。

  “使君,依某看來,晉王當接遺詔,登基稱帝,承繼漢室社稷!”

  晉王宮主殿,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卻是俊朗的青年,上前一步,高聲言道。

  “噢~吾兒以為,當接此詔?”

  “正是!”

  丁原滿意的點了下頭,正欲說話,旁邊卻又有一人出列,說道:“使君,萬萬不可。”

  “此詔雖為遺詔,可自董賊發出,又間隔一月之久。吾等若是扶晉王登基稱帝,隻怕燕王必然不滿。甚至,可能刀兵相見!”

  “關東諸雄已經起兵,要不了多久,便會盟誓發兵,相攻董卓。吾等一旦接受此詔,日後必為其言柄。燕王,也自是願意看到群雄伐完董卓,再伐晉王!”

  丁原皺著眉,張文遠說的亦是不差,這種事情未必不會發生。

  隻不過,這一次機會要是不抓住,日後劉辯稱帝,得利的盡是劉虞、皇甫嵩之徒。對自己,可沒有半點好處啊!

  “文遠多慮了,辯皇子愚鈍不堪,而協皇子自幼聰明伶俐,有明主之像。陛下生前,更是喜愛協皇子。如今立遺詔,囑協皇子繼承大統,吾等焉能不遵乎!”

  丁原與張遼說完,又看向呂布,言道:“奉先,殿下登基一事,汝且好好安排,莫要出了差池!”

  “諾,義父放心,孩兒定不負所托!”

  呂布趾高氣昂的應了一聲,帶著笑容看向坐在大殿上首的皇子劉協。

  劉協隻是安安靜靜的坐著,盯著桌案上的一策簡書,對於下麵幾人的僭越絲毫不以為意。

  而其身前,一名身材高大者,咬牙切齒的看著丁原,恨不得生撕這混蛋。不過,那呂布,委實厲害……

  先帝信任丁原,命其執掌並州軍馬,以扶漢室江山。現在看來,丁原匹夫,與董賊、高逆一丘之貉。

  隻可惜,繡衣使隻擅長情報打探,對於並州軍務、政務根本插不上手,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丁原等人欺淩幼主!

  唉,隻希望殿下能不負先帝所厚望吧!

  登基大典,這種事情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丁原再狂妄,也不敢視禮法為無物。

  沒幾日功夫,幽州使者就來了……

  但,似乎並沒能阻止丁原繼續籌辦登基大典。

  同時,屯兵在黎陽的袁紹大軍也開始動了起來。五萬人馬,由顏良、文醜兩員大將率領,徑直北上,坐鎮冀州諸郡國。

  而其餘三萬人,加上張揚一萬精兵,西進河內,與河內太守王匡匯合。

  南方袁術,使大將孫堅部為先鋒,直抵魯陽大營,虎視京畿。

  唯一可惜的是,由於奉高城內的張舉,太過堅挺,臧洪所領導的盟軍,至今還在城外望城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