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美陽之戰(6)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57
  長安城外,天氣驟寒,雪花灑落。

  二月中旬之際,大漢帝國八萬兵馬,再度北上,來到渭河前。

  凜冽的寒風之下,高誠立於大纛之下,望著中右兩軍近六萬人,心中毫無波瀾。

  第一次率領數萬大軍時,還是在葭萌關外與那板楯蠻大戰。

  想當初手下遙指數萬精銳,何等的威風,那心中更是意氣風發,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

  結果,敗了……

  從那之後,高誠就明白了一句老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自己的成名之戰分別是江夏一戰與葭萌關外夜襲那一戰,無不是行之險策。旦有所失,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不冒險肯定難以建立以少勝多的戰績,但肯定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不至於一戰之敗全麵皆崩。

  涼州一戰,自己雖然敗了一陣,可轉眼間又是數萬兵馬,還能再戰。

  後世的曾國藩為什麽連戰連敗,還能繼續圍剿太平天國。不就是因為那廝把結硬寨打呆仗玩了個透徹,再大的敗仗都不至於動了筋骨。

  如今的局勢,又與那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何等相似。自己背倚大漢帝國,物資兵員充足,羌軍隻能以戰養戰。

  老老實實結硬寨,打呆仗,也不失為一良策!

  “報~”

  一騎快馬,跑到大纛跟前,高聲言道:“啟稟將軍,斥候來報,兩萬羌騎已經抵達渭河之北,欲阻攔吾軍渡河!”

  高誠點了下頭,衝著身邊閻行說道:“立即加派信騎,命夏育所部駐紮渭南,無令不得渡河!”

  “中軍、右軍將士原地紮營,等候軍令!”

  “諾!”

  閻行應了一聲,轉身走下望樓。

  數萬大軍得到軍令之後,立即開始紮營,一點都不著急渡河。

  而夏育所部在信騎抵達之際,已經有一曲兵馬過了西渭橋,還有數百人擠在橋上。

  “嗯?羌騎來了?”夏育一驚,當即大聲喊到:“立刻鳴金!”

  金鑼聲一響,不論是已經過河還是尚在橋中央的漢軍將士,無不是愣了片刻。

  各曲軍候官長迅速反應過來,心知事情不對,嚎嗓著讓麾下退回渭南。

  邊章率領埋伏在渭北的五千羌騎,見漢軍退去,也隻能縱馬殺出。

  本想趁著漢軍渡河,來個半渡而擊之,先殺一殺高子明的銳氣,卻不想對麵漢將如此謹慎。

  數百人不多,可也總不能埋伏大半天就空手而歸啊。

  漢軍將羌騎殺出,最前麵的一曲將士當即原地結成一個小方陣,同時緩慢向橋上退去。

  在橋上的兵馬也架盾豎矛,掩護其餘兵馬退回。

  不過二三百人的小方陣,在數千羌騎麵前,無異於螳臂擋車。

  “殺!”

  隻是一瞬間,百餘羌騎撞進人數不多的漢軍曲之中,左右格殺。後續騎兵環繞兩旁,絞殺漢軍。

  橋上漢兵看著袍澤一個個倒下,不禁握緊了手中兵刃,準備迎擊羌騎衝擊。

  片刻功夫不到,一隊羌騎踏上西渭橋,繼續衝殺。

  不過狹窄的西渭橋並不能使羌騎施展開來,反倒是三百餘漢軍將士,將整個通道擠的滿滿的。

  邊章在後麵看著那隊羌騎再也衝鋒不動,隻能揮舞戰刀格擋前麵不斷湧來的戈矛,不禁歎了一口氣。

  “傳令退兵吧!”

  “諾!”

  號角聲響起,羌騎迅速從橋上退回陣中。

  就在這短短不過百息的時間內,漢軍將士倒下了近百人,羌騎亦有幾十人傷亡。

  狹窄的橋頭之上,堆滿了屍體。便是那戰馬,都硬生生被捅成窟窿。

  漢軍據守橋上,地勢狹隘,已是無機可趁。

  邊章見勢,也號令全軍退去。同時派出信騎,前往李文候所率領的兩萬精騎,知會其後撤。

  羌軍一退,高誠也未著急,繼續讓大軍安營紮寨。今日不渡河了,明日再說。

  一夜無恙。

  第二天一大早,漢軍斥候紛紛渡河,查探渭北地勢、環境以及羌軍動作。

  這一探,便是一上午時間過去。

  “君侯,斥候傳回消息,方圓二十裏未見羌軍主力,隻有少量遊騎。”

  閻行掀開帳簾,進來說道。

  正在閱看春秋的高誠,微微抬頭,輕生說道:“那就傳令,著孫堅率領本部兵馬先行渡河,布陣防守。董卓領右軍兵馬,隨後渡河。中軍暫居渭南,以為後盾。”

  “諾!”

  閻行拱手作揖,退出大帳去傳達軍令。

  孫堅接過軍令後,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高子明跟袁家的恩怨,自己也清楚不少。

  目前的局勢,更是心中了明。

  羌軍肯定沒有退走,定然再等待著大軍渡河,半渡擊之。而這個時候,高子明派自己先行渡河,未免沒有別的心思。

  董卓那廝可是跟高子明同為涼州人,又是右軍主將。真要是見死不救,高子明絕對不會介意。

  “主公!”

  程普上前一步,麵色深沉的盯著孫堅,其意不言而出。

  孫堅擺了下手,猛一歎氣,說道:“德謀,下令吧。”

  “主公,怕是有異啊!”程普再呼一聲。

  孫堅扭頭看了一眼程普,無奈說道:“德謀,軍令如山!”

  “這~嗨!”程普眼睛一瞪,手臂一甩,憤慨歎氣。

  正如孫堅所言,軍令如山。軍令一下,己部拖延不出,必然會被高誠拿下梟首警示三軍。到時候,隻會死的更加冤枉!

  “諾!”

  程普岀了帳篷,就開始整頓兵馬,隨時發兵渡河。

  而董卓也一樣在揣摩著高子明的用意,有些拿捏不定。

  那親衛道完軍令,又多了隻言片語,盡述自己與高子明同為涼州人士之類的話語。

  如此一來,其用意就有了些端倪。

  莫非高子明想借機殺了孫堅,繼續削弱袁家勢力?

  事到如今,洛陽城內的局勢,早就有人傳報給了自己。

  算得上一個勝負未分吧。

  高家招惹了整個關東士族,甚至冀州、幽州、吳會三地的士族,也未必對高家再保持友好。

  袁家則是折了一老袁逢,威望大受打擊。

  高子明的確非常人,命自己統帥右軍,自有交好之意。若是能得其助力,亦是善事。隻是,害了孫堅,結怨袁家,也未必是好事情啊。

  懷著難以抉擇的心情,董卓先是調兵遣將,打算觀戰局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