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楚昭王去世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1-03-02 22:43      字數:2194
  魯哀公六年春,吳王夫差帥師大舉進攻陳國。陳閔公大為震恐,立即向楚國求援。楚昭王說:“楚國先王與陳國訂立過盟約,不穀不可以見死不救!”夏四月,楚昭王親率大軍北上救陳。

  夏五月,吳軍攻陷了陳國的幾個邊邑,然後包圍了陳國都城;楚軍則進駐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截斷了吳軍的歸國之路。

  夫差感到大事不妙,隻得暫停進攻行動,把軍隊帶到大冥(今河南項城)。楚令尹子西、大司馬子期、右尹子閭(楚昭王的庶兄王子啟)開始在大冥以東構築防線。

  就在兩軍相峙期間,天空忽然出現了罕見的異象:某日傍晚,天邊的一片紅雲忽然碎成密密麻麻無數的赤色大鳥,群鳥夾日向西而飛,最終與夕陽一同沉入地平線下;一連三日皆是如此。

  楚昭王大為迷惑,他召來太史,詢問此種奇異的天象預示著將要什麽大事。太史頭上冒汗,表情窘迫,誠惶誠恐地回答不知道。楚昭王於是派使者到成周去,向東周太史請教。周太史回複說:“死亡馬上會降臨到楚君頭上,但是他如果舉行禳除儀式,死亡則可以轉移到令尹、司馬之身。”

  子西、子期極為不安,兩人請求楚昭王立即舉行禳除儀式,但是楚昭王說:“楚國腹心(楚王)得了疾患,怎麽能轉移到股肱(大臣)之上?不穀如果沒有罪,上天怎會使我夭折(本年是楚昭王二十七年,楚昭王此時大概在三十四、五歲)?如果因罪受罰,轉移了又有什麽意義?”無論大臣們如何懇求,他就是不肯答應。

  楚人決定在八月到來之前結束軍事行動。楚昭王下令占卜交戰日期,可是對每一個選定的日期的占卜結果都是“凶”。不得已,他又下令占卜撤軍日期,然而詭異的是,每一個結果仍然是“凶”!

  楚昭王說道:“戰不吉,退不吉。剩下的就隻有死了吧!戰也是死,退也是死;不穀寧願戰死!”

  眾大夫都傷心不已,楚昭王卻十分坦然地開始交代後事。他說:“太子章年少,沒有威望,更沒有治國經驗,因此不穀不能立他,否則楚國將會變得比齊國還亂(陳、鮑前一個月剛剛驅逐了高、國)。因此不穀決定把君位傳給令尹。”子西大為驚恐,堅決不肯接受。

  楚昭王無奈,又命子期為王,子期同樣拒絕接受。楚昭王隻好再命子閭為王,子閭推辭五次後終於同意了。

  安排完後事,楚昭王再無牽掛,於是決定親自指揮進攻行動。然而他在準備換上戎裝時卻感到胸中絞痛不已,他麵色煞白,冷汗直流,不禁捂住胸口,連站都站不住了。

  稍後,楚昭王感到情況有所緩解,但身體一直處於虛脫狀態。楚昭王心中清楚,自己已經無法參戰了,他不能把自己變成楚軍作戰的累贅。因此楚昭王隻得心有不甘地把總指揮權交給大司馬子期,並且囑咐他說:“不穀會把自己的生命當成祭品獻給上天,以換取對吳軍的勝利。你放心去作戰吧,不穀的在天之靈會保佑楚國將士!”

  七月十四日,楚三軍從城父開拔,當時子期率中軍、子閭率右軍、子西率左軍。七月十六日,楚軍對盤踞在大冥一帶的吳軍發起總攻。吳軍人數雖然處於劣勢,但吳國正處於全盛時期,加之夫差親自指揮戰鬥,結果楚軍一度被打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夫差大喜,他發出反攻命令,吳軍如虎狼一般哇哇大叫著從防線後麵衝出來,拚命把楚軍推回去。麵對敵人一貫的凶殘打法,“恐吳症”又漸漸從楚軍士兵心中升騰起來了。

  眼見楚軍潰敗在即,子期突然下意識地轉頭向城父方向望去,他似乎看見一道白光自蒼穹之上射入城父,楚昭王的靈魂順光而起,瞬間布滿了整個天空;靈魂的麵容安詳平靜,眼睛注凝視著戰場。

  子期心中大慟,淚水奪眶而出;他劍指敵軍,高聲叫道:“今日要麽戰勝,要麽戰死,絕不能再次戰敗!卿戰死,大夫領軍;大夫戰死,士領旅;百夫長死,什長領隊!不戰勝,絕不收兵;不戰勝,則全軍赴死!”

  子期說罷奮力擊鼓,戰馬狂縱不能止;各軍戰鼓回應著主帥的命令,戰車瘋狂馳騁,步兵刹那間化為虎狼,戰場形勢頓時變得混亂之極。吳軍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夫差再怎麽擊鼓、叫喊、殺死逃兵都不能阻止潰敗,便隻得撤進大冥城裏了。

  戰鬥結束後,三兄弟聚在中軍帳裏,子期屏去左右,對兄弟們說起他在戰場上做見異象。子西和子閭驚詫地跳起來說他們看到了同樣的幻象;三人這才意識到楚昭王或許真的已經去世了。子期立即下令回師城父,他在途中遇見了前來報信的小吏。三人的猜想沒錯,楚昭王正是在雙方交戰正酣之時歸天的。

  進入城父之後,三兄弟決定秘不發喪,而子西和子期已經準備向子閭行見新王的跪拜之禮了。子閭跳起來躲在一邊道:“先王舍棄太子而立兄弟,每位臣子都不敢忘記先王的美德。遵從王命是順,立先王太子也是順,我看還是立太子更順。”

  三兄弟經過一番密謀,當晚秘密撤軍回國。軍隊每進入一個關口,守軍便將其關閉。回國之後,三兄弟立楚昭王與越國籍夫人所生的太子章為君,太子章是為楚惠王。

  其實楚昭王的心病數年前就猛烈發作過。他為發病的原因進行占卜,結果顯示:“(黃)河神作祟”。大臣們勸他去祭祀河神,楚昭王卻不同意。他說:“每個國家都有本國的地望,數代君王命祭,也不會超越國家地望。江、漢、睢、漳屬於楚國之地望;福禍之源,不過發於四水。大河乃屬秦、晉、鄭、衛。不穀雖然沒有德行,也輪不到河神來懲罰我。”結果最終也沒有舉行祭祀。

  楚昭王去世後孔子評價他說:“楚昭王可謂明天地大道!他能帶領楚國走向強盛也就不足為奇了!《夏書》說:‘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底滅亡。’又說:‘允出茲在茲。’他能為國民做出表率,真是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