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齊景公去世(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1-02-12 17:23      字數:2417
  齊景公在位共五十七年,他是齊國曆代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一生經曆了各種各樣的事件、充滿了傳奇色彩。

  八十五年前(魯成公十六年),魯國卿士叔孫僑如流亡到齊國。為了在齊國站穩腳跟,他把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兒獻給齊靈公,她在數年之後生下公子杵臼。齊靈公去世後,原太子光登上君位,是為後齊莊公。

  魯襄公二十五年,崔杼與慶封發動政變謀殺了後齊莊公。為了便於控製國政,兩人將地位低下、默默無聞的杵臼推上君位。

  但是崔氏不久發生內亂,慶封趁火打劫消滅了崔氏,遂成為齊國事實上的獨裁者。然而好景不長,“二惠”與陳、鮑四大強家又發動政變,驅逐了慶封。齊景公這才從小兒君過渡為真正的一國之主。

  二惠是忠於君主的,也獲得了齊景公的信任和重用。兩人的後代(欒施和高強)如果保持父輩的行事風格,將有希望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勢力。但是兩個惡敗家子卻不爭氣,不但驕奢淫逸過了頭,而且企圖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權力,結果被公室驅逐,不得不流亡國外求食糊口。

  從平定二惠之亂到齊景公去世,齊國內部再無紛爭,竟然出現了四十餘年的和平時期,這在他國看來真是不可想象。

  但是難得的和平並沒有給齊國帶來什麽發展——這倒不是因為國外敵對勢力進行阻撓破壞,而是因為統治者的奢靡墮落和肆意妄為。

  齊國公室陸續製定了一係列嚴刑苛法,頒布了很多先君、先大夫想都不敢想象的嚴苛規定,借以盤剝民利和懲罰不守“規矩”的人。那些年齊國頒布的法律一半是關於增加苛捐雜稅的,一半是關於如何懲罰逃避稅收行為的。

  公室首先剝奪了本應屬於民眾的眾多權利,然後再放一點給民眾,同時無恥地宣稱正是由於君主格外“開恩”,才使得民眾享受到不應享有的恩惠。

  公室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來揮霍,少部分用來招募豢養打手、狗腿子。公室發給打手們的薪水並雖然不能滿足他們的日常開銷,但是也不會影響他們穿著名貴的絲綢、佩戴做工精美的利劍——很顯然,公室是默許身穿官服的惡棍以公室的名義打劫民眾的。

  那些無良官員便各顯神通、畫地為牢,搖身變成統治各片街區的惡霸,幹著敲詐勒索打砸搶的無恥勾當。平民一旦反抗,被打死打殘也就算了;如果打死打傷那幫惡棍,則要受到嚴厲懲罰,輕則砍腳,重則被絞死棄市。

  因此無法忍受的民眾紛紛逃離臨淄,流亡外鄉。孔子這才發出“苛政猛於虎”的感歎。

  當時頭腦清醒的大臣隻有晏子和陳氏,但是兩人的理念完全相反:晏子是保守的傳統派,竭力維護君主利益;陳氏則是激進的野心家,執著於擴充家族勢力,大有取公室而代之的趨勢。

  在晏子的幹預下,齊景公不得已取消了一些嚴苛的政令。但結果經常是:不久之後,在梁丘據等無恥之徒的慫恿下,新的苛政很快又被製定和公布出來了,而且新政令比已經取消的還要招人痛恨。因此國人說:“拜托君侯不要再取消苛政了,我們還受得了現在的發令。”

  陳氏則在臨淄展現“忠君愛民、團結同僚”的溫和形象。他勤於政務,表麵上迎合君主的一切想法,但實際上卻在收買人心。陳氏從不為自己樹敵,因此齊景公寵信他,國人愛戴他,權貴們也喜歡和他交往。

  陳氏在封地內施行了一係列籠絡民眾的政策。如果有人向陳氏借糧,陳氏就大鬥出貸、小鬥回收;領地內魚鹽林木的價格與產地相同;陳氏減賦稅、輕徭役,甚至在沒有經過公室的的同意下擅自召回流亡大夫,分給他們土地。於是民歸之如潮水。

  但是齊景公不但沒有加以提防和采取抑製措施,反而不聞不問、任由其自由發展。

  齊景公飼養了大量駿馬和獵犬,他的儀仗車隊由上百輛軒車組成,隨從也高達數百人——這還沒包括衛隊的人數。他每次出行都要提前數日開始準備,每次都搞得臨淄城烏煙瘴氣、雞飛狗跳。

  齊景公養的馬要吃粟米,狗要吃肉,死了也要裝入棺材以士級待遇進行安葬。在另一麵,民眾卻經常吃不飽肚子,人們隻好逃走或用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謀生。

  宮中的生活奢靡腐化,各種開銷都是從包括“房頂鋪草稅”、“房屋上梁稅”等稅種中征收出來的。有一次,齊景公竟然下令為自己製作一雙純金靴子,他蹬上靴子沒走兩步便重重摔到在地,結果還磕掉了一顆大牙。

  齊景公一生中能夠為國人所稱道的行為,也就是他扛起反晉大旗、為齊國的複興而戰鬥了。

  齊國是個神奇的國家。齊國從踐土之盟開始成為晉國領導下的華夏聯盟的一員,聯盟中隻有齊國豁免向晉國納貢。但是僅僅過了三十餘年,齊國新君——齊頃公——就開始刻意製造與晉國的摩擦、挑戰晉侯的權威(他曾戲弄過晉上卿郤克)。而晉景公卻保持著極大的克製忍耐,數次否決郤克提出進攻齊國的意見,不願承擔挑起站端的責任。直到齊國把周邊國家得罪個遍,而且多國跑來尋求軍事幫助時,晉景公才同意出師,於是爆發了鞌之戰。

  齊國在鞌之戰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齊頃公終於認清現實,轉而向晉國表示服從,甚至屈尊到新絳去朝見晉景公。但是齊頃公回國後便明目張膽地踏上了擴充軍力之路,他的意圖非常明顯:“寡人就是要與晉國一決高低!”晉景公嚇得不輕,不久便命魯國割讓給齊國一塊土地。

  齊頃公去世之後,繼任者齊靈公雖然改變了敵視晉國的國策,但是他非常不尊重晉國人——他幾乎缺席了所有由晉侯主持的聯盟大會。齊靈公死後,繼任的齊莊公窮兵黷武,竟然趁晉國發生內亂之機發動戰爭,摧毀了數座城市,一直打到太行山西,終結了晉國“表裏山河”、堅不可入的“豪言壯語”。

  齊景公繼承了先君骨子裏的高傲不屈的基因,於是在鄭國叛晉後立即扯起反晉大旗,把衛、鄭、魯拉到本國麾下,不遺餘力地打擊晉國。由於經常外出作戰,齊景公收斂起墮落無度的生活,開始變得勤政勤奮起來。

  齊景公本來想借晉六卿之亂將晉國一分為二,並不遺餘力地支持範、中行。可是隨著衛靈公的去世和自己突然中風,這個宏偉的願景終於破滅了。

  萬念俱灰的齊景公重新開啟了極度奢靡的生活。在去世的一年前,他對宮裏那些千篇一律的建築產生了厭倦,於是離開喧囂的城市,搬進了一處矗立在山水之間的行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