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鐵之戰(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1-02-01 08:39      字數:2278
  蒯聵看到如此震撼的景象,又看看自己身邊“少得可憐”的軍隊,不禁嚇得肝膽俱裂;他頭皮發炸、雙腳一軟,竟然從戰車上栽了下去;他四體著地,連頭盔都摔飛了。蒯聵灰頭土臉地爬起來,郵無恤伸出馬鞭將他拉車,嗤之以鼻地哼道:“你就是個娘們兒!”

  鄭軍見敵軍占據了有利地形,不敢貿然通過,於是開始調整隊列。

  趙簡子巡視軍陣,做最後的動員,他喊道:“畢萬(魏萬)年輕時就是個匹夫,但是他跟隨先君獻公作戰,七戰均立下戰功,最後被封為大夫,擁有戰車百乘,壽終正寢。弟兄們努力吧!我們都不會死在這場戰鬥中!你們都有成為下一個畢萬的可能!”

  晉**士鬥誌昂揚,但仍有極少數人嚇破了膽,出盡了洋相。

  溫邑大夫趙羅就是其中一人,他剛開始時臉色慘白、渾身篩糠;不多時竟然兩眼一翻,如同爛泥般癱倒在車中。任憑禦戎和車右怎麽拽都不能使他恢複正常狀態。兩人情急之下隻得用繩子將他綁在旗杆上,這才勉強使他立在車中。

  軍法官巡視到此,疑惑地問道:“你們為什麽把指揮官捆起來了?”禦戎回答:“趙大夫突然打起擺子,忽冷忽熱站不住了。”軍法官看看趙羅那副可憐兮兮的尊榮,冷笑一聲便離開了。

  軍士們開始做戰前禱告。蒯聵下了戰車,麵向帝丘單膝跪下祈禱道:“曾孫蒯聵鬥膽祈求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鄭勝(鄭聲公名)作亂,晉午(晉定公名)有難;為平息禍亂,晉午命趙鞅帥師東進。蒯聵投在趙氏門下,不敢自佚,因此持矛戈追隨趙鞅來到此地。敢請先祖保佑我不要折斷筋骨,不要破相毀容;作戰能夠勝利,無使三祖蒙羞!大命不敢請求,玉帛不敢自愛!”

  趙鞅聽著他那有趣的衛國口音和新奇的祈禱詞、不禁露出會心的微笑。他感覺蒯聵的自信心在大戰一觸即發之時終於回來了,於是緊握蒯聵的手將他拉上戰車。

  趙鞅開始擊鼓,罕達也擊鼓回應著他的鼓聲。鄭軍開始緩緩前進,但是趙鞅卻絲毫未動,似乎在等待敵軍仰攻。就在鄭國人感到奇怪之時,陽虎率領的先鋒軍從高處向著敵軍側麵衝下去了。

  十二年前,陽虎率軍伐鄭國匡邑時曾讓鄭國人吃過大苦頭。在鄭國人眼裏,陽虎是個能夠上天入地、凶狠無情的殺人惡魔;在國內,父母嚇唬不聽話的小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陽虎來了!”

  十二年前的小孩子們長大成人後此刻終於見到了童年時期的心理陰影;軍士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禁驚恐萬狀,紛紛後退。晉軍的戰車橫衝直撞,步兵緊隨其後大砍大殺,受攻的鄭軍頓時亂作一團。前麵的軍士不曉得發生了什麽事,紛紛回頭,罕達也不禁麵露驚慌之色。

  趙鞅見陽虎已經得手,立即發動總攻,於是雙方車對車、人對人、弓箭對弓箭、長矛對長矛混戰成一團。

  作戰初始時形勢對晉軍是有利的,但是鄭軍人數優勢巨大,很快就站穩腳跟並開始反擊。要知道在吳、越崛起以前,鄭國的軍事力量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從春秋開始到晉文公始建三軍的八十多年裏)都領先於晉國。後來即使被晉國超越了,實力也沒有掉過中原前五(僅排在晉、楚、齊、秦之後)。晉、鄭這對老冤家一百多年間大大小小打了數十仗,雙方都把老對手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實際上,鄭國本就是好戰之國,罕達、駟弘既然敢於接受押運任務,就不會對老冤家生出畏懼和憐憫之心。

  罕達奮力擊鼓,鄭軍全麵出擊,晉國的戰車開始四散奔逃,大部分步兵被迫又退回到山坡上。最慘的還是趙羅,這個膽小鬼眼睜睜看著車右和禦戎雙雙戰死在眼前,他撕心裂肺地大喊大叫、奮力掙紮,卻被綁在旗杆上始終動彈不得。最終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將自己俘虜。

  罕達聞訊大喜,他高聲叫道:“擒趙鞅者,賞上大夫,賜五縣!”鄭軍歡呼雀躍,奮勇爭先,大喊大叫著直奔趙鞅殺去。趙鞅大為驚恐,隻得狼狽逃竄。但是戰車瞬間就被敵人追上了,一名敵軍揮起長殳直擊趙鞅頭部;趙鞅猛然低頭躲過,肩頸之間卻受到重重一擊,驀然撲倒在車上。

  郵無恤臨危不亂,及時改變了車行方向;蒯聵奮力揮舞長戈,使敵人無法靠前半步。趙鞅神情恍惚、目光迷離、搖搖晃晃地拉著帶子站起身來,又噴出一口淤血,這才回複了正常。敵人見無法繼續傷害趙鞅,於是虛晃一槍,側身拔掉了趙鞅戰車上的蜂旗。

  趙鞅軍旗被奪,不禁怒火攻心。他大喊道:“中軍軍旗被奪走,豈是我一人之恥?乃是全軍的恥辱!奪不回大蜂旗,還談什麽縣郡土地?你我都給鄭國人當奴隸去吧!”說罷使出畢生力氣猛擊戰鼓,掉轉車頭向敵軍衝去。

  軍士們受到主帥激勵,無不爭先恐後重新投入戰場,奮勇殺敵。陽虎聽到猛烈的鼓聲也拚著命向前衝殺。在晉軍不要命打法的震懾下,鄭軍終於出現了退卻的跡象。蒯聵抑製不住自己的瘋狂舉動,凶神附體一般進攻敵軍。於是鄭軍先是一點地地、逐漸變得迅速地、最後就狼狽不堪地丟下運糧車逃跑了。

  趙鞅下令追擊,罕達命駟弘和公孫林率軍先行,自己負責殿後。兩人怒道:“我們寸功未得,卻逃命在先;活著被人恥笑,死後都不得進入明堂!我們才是應當負責殿後的人!”罕達說道:“好,要死死在一起!”三位將領便聯手阻擊追敵軍。

  二卿都是鄭國首屈一指的神箭手,公孫林則是鄭軍強弓部隊的指揮官。殿後部隊行列整齊,行動穩而有序。當追擊者雜亂無章、毫無秩序地衝向鄭軍後陣時,鄭軍射出的箭如飛蝗一般迎麵撲來,跑在最前麵的晉人頓時栽倒一片。晉人速度不改,繼續衝鋒,結果迎來第二輪、第三輪箭雨。追擊者被敵軍的頑強震懾住了,這才放緩腳步。

  趙鞅下令停止行動,他說:“鄭國雖小,但不可輕視。”

  此時天色已經開始變暗,趙鞅長出一口氣,麵露喜色說道:“我們取得了一場幾乎無望的勝利,範氏的黴運馬上就要到來了。”大夫傅傁說:“雖然戰勝了外麵的敵人,但智氏還國內,夫子不能不嚴加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