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郢都淪陷(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066
  魯定公二年(BC508)春,桐人終於忍無可忍,宣布斷絕與楚國的外交關係,廢除一切同盟條約,不再向楚國納貢。這起事件幕後有沒有吳國人的黑手操縱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從桐人背叛的時機來看,其中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囊瓦受命討伐桐國。正當他在集結軍隊之時,舒鳩人又匆匆忙忙地趕來了,並直言說他們是受吳國人所托而來。吳國人請使者轉告楚國人說,根據兩國近期簽訂的盟約,伐桐的事情交給吳軍就可以了;吳軍攻陷桐城後會把它原封不動地交給楚國。

  當時在場的還有左司馬戌、大夫武城黑(囊瓦的妹夫)和史皇等人,囊瓦請舒鳩人下去休息,撇著嘴說道:“吳國人害怕了!闔閭將軍力集中在吳、越邊境,因此造成西麵防線空虛。他們害怕我軍借機東侵,所以才派舒鳩人來示好。對此我們應當如何對待呢?”

  左司馬說道:“我曾經做過吳光的家臣,非常了解他的秉性。有人如果認為闔閭竟軟弱到向楚國人示好來求得安全,那就大錯特錯了!楚國人已經領教過他的勇敢和大膽,吳國人也領教過他的狡詐和凶殘;伍員對楚國恨之入骨,孫武狡詐多變。因此吳國人給我們看的都是假象,他們正用各種方法來測試我們的反應,了解我們的思想,削弱我們的力量。我們不能相信吳國人所說的每一個字,不能按照他們的思路製定計劃、展開行動。”

  囊瓦顯然也有這方麵擔心,他問道:“以夫子的意思,應當如何應對?”

  左司馬說:“應當告知吳國人:桐國是楚國的屬國,桐國叛變也應當由楚國來解決;吳國人如果遵守條約,就應當把軍隊留在在江東,不要介入楚軍的收複行動。”

  囊瓦那還沒有壞透的腦子終於聽了一次勸,但是他還想要顯示下自己那“高人一頭的戰略思想”,於是說道:“這些情況我都考慮過,既然吳國人一直在研究我們,我們為什麽不借機也研究研究他們?況且兩國有盟約在先,我們不能背上‘主動破壞關係’的罪名。我認為可以限製吳國人出師的數量,使我軍數量處於優勢地位,如此才是完全之策。”

  左司馬說:“有孫武在,一千人也能生出一萬人的效果!絕不能允許吳國人過江!”囊瓦不允許他繼續反駁。囊瓦把舒鳩人召來,請他們轉告吳國人,他接受吳國人的好意,但是也請闔閭不要為了楚國人的事興師動眾,最多派一個軍就可以了——就像吳國人之前騷擾楚國那樣。

  囊瓦決定從水路進軍,旋即下令集結戰船。左司馬又勸道:“巢、庸浦一帶水道複雜、地形多變、道路崎嶇,是敵人設伏的理想地帶。為了安全起見,我建議還是從陸路穿過大別山進攻桐國。那條路寬闊平坦,並且有潛、六和群舒城市做為依托,肯定不會遭到吳軍襲擊。”

  囊瓦倏然沉下臉來,斷然拒絕了建議。原來乘坐戰船是囊瓦一貫的出征方式,這種方式既舒服又便捷,既能喝酒又能欣賞風景。於此相反,陸路行軍卻既緩慢又辛苦;平時養尊處優的令尹大人根本遭不起那個罪。

  秋九月,楚國的伐桐艦隊從渚宮水軍基地出發,順長江而下。十日後,楚軍在豫章一帶登陸。囊瓦信心滿滿地走下旗艦,趾高氣昂地蹬上他那輛油光可鑒的豪華戰車。

  在另一麵,吳國人從去年就開始製造一種比普通運兵船要大一些的船隻。這樣一來,吳國人的每艘船實際上比原來的運載數量多出四成,結果楚國斥候根據對方船隻數量判斷出吳軍隻有一萬人,但實際上多出了四千人。

  吳國的運兵船秘密地把四千人卸載到巢,船隻然後繼續逆流而上,並在豫章靠岸。吳軍的一萬人登上陸地,楚軍此時正駐紮在前方十五裏的地方。吳軍的總指揮是闔閭的兄弟夫概,他派使者去見囊瓦,囊瓦給吳軍指定了一條進軍路線,然後兩軍便按照各自的路線、保持著一定距離向桐進發。

  直到遭遇吳軍進攻前,楚軍一刻也沒有察覺出任何異樣,軍士真心實意地以為這將是一次載入史冊的吳楚聯合作戰。楚國人之猜對了一半,這場戰事確實被載入史冊,結果卻是楚軍中了埋伏,被“友軍”前後夾擊,最終慘遭失敗。

  吳軍發動突襲時左司馬的營地距主營還有幾裏地,因此在敵軍攻擊範圍之外(這是左司馬采取的一種防範措施)。左司馬收到主營遭到敵軍進攻的消息,立即把軍隊分成兩支,由自己和副手各率一支對吳軍背後發動進攻。吳軍猝不及防,隻得狼狽逃竄,把高貴的令人大人從生死線上就出來。囊瓦把他那輛華而不實的戰車也搞丟了,他歪頂著頭盔、表情慌亂、氣喘籲籲,被一群部下簇擁著逃進左司馬的軍陣。

  楚軍敗逃後,吳軍合兵一處包圍了巢邑。巢邑大夫王子繁當時什麽軍事防備都沒做,他當時還以為吳軍正與楚軍協同作戰呢!結果吳軍在三日內便攻陷巢,俘虜了王子繁。

  楚國就這樣遭到有史以來最丟人的失敗。之所以說最丟人,是因為楚國人從開始就像個傻瓜似的被吳國人耍地團團轉,對吳國人懷著感激之心,稱他們為“親密的戰友”;而且直到最後也沒有察覺出來。

  因此楚國人實際上是敗在統帥的愚蠢上,楚國人憤怒地說:“令尹純粹就是個酒囊飯袋!他的‘囊’真是沒有白姓!他除了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可真是沒有別的本事!最後還要靠吳國的羈旅大夫(左司馬曾流亡吳國)拯救我們的軍隊!難道好人都跑吳國去了嗎?”然後他又自問自答道“沒錯,闔閭利用楚人進攻楚國,囊瓦則用吳人抵抗進攻!這究竟是個什麽世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