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要離刺慶忌(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38
  前麵說過,吳公子光謀殺王僚之時季劄正在中原諸國進行訪問。季劄聽說國內發生政變,立即終止行程,匆匆趕回都城。

  闔閭坐在君主的位置上,突然看到季劄走進來,頓時像做錯事的小孩子見到嚴厲的師長,局促地低下頭,一句話也不敢說——季劄既是他的叔父,又是他的老師。

  季劄用平常慣用的說話方式向新王匯報了出訪情況。闔閭見他神色如常,這才稍稍安心,於是挺直身體和他交談。

  闔閭說:“寡人刺殺了先君,寡人有罪。叔父怨恨寡人嗎?叔父又將如何對待寡人?”

  季劄說道:“君王如果不廢社稷,國民也不會廢君王。如果社稷有侍奉,國家無傾覆,您就是我的君王;否則怨恨君王的將不止我一人。我有什麽理由怨恨?我會哀悼死者,侍奉生者,以待天命。動亂不是因我而起,追隨新君是古之道。”

  季劄複命之後到王僚墓前痛哭一場,回來後進入官署,繼續履行職務。

  在西北的戰場上,掩餘、燭庸和堅定王僚派被迫流亡,而絕大部分軍士最終還是返回吳國了。闔閭派出很多官員到城外迎接回歸者,救助疲敝受傷的人,撫恤安葬死難者。闔閭又驅逐貪腐昏庸的官員,啟用伍員等有能力的官員;減免國人的賦稅和債務,救濟孤寡,赦免囚犯;王僚生前正在建設的一座行宮也停建了,闔閭把它改建成練兵場;他還下令卿士大夫們停止建造私人項目,把錢花在扶弱救患上。闔閭以身作則,他遣散了一大批樂師、舞女、廚子、工匠和小臣,出居在簡陋的屋子裏,過著簡樸勤政的生活。

  闔閭篡位時國人心裏充滿了恐懼,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街上雖空無一人,但並不影響謠言的傳播。闔閭確認暫時獲得安全,隨即派出官吏滿城告知國人動亂已經平息,不要憂慮安全問題。國人的心稍稍平靜下來,接下來又開始為出征的家族子弟的命運擔心起來。

  但是闔閭不但妥善地處置了戰敗的善後問題,又向國人展現了仁慈英明的一麵。國人終於消除了不安情緒,為他們能夠迎來一位明君而慶幸,發自內心地讚美他,甘願為闔閭獻出包括寶貴生命在內的所有一切。

  闔閭最為忌憚的人有三位,除了掩餘和燭庸便是王僚的嫡長子慶忌(當時流亡在衛國)。這三人一日不死,闔閭的心一日不安。

  魯昭公二十九年(闔閭二年),吳國的局麵較王僚統治時期煥然一新,尤其是人民生活自由而富裕;闔閭見自己已經完全掌控住局勢,便決定除掉三個心頭大患。

  三人中最活躍的當屬慶忌,他長期遊走於衛、齊、宋等國之間,不厭其煩地遊說各國聯合起來討伐吳國。

  在中原國家中,宋國人是比較憎恨吳國的。敵對情緒來自八年前的華、向內亂,當時吳國人幫助叛亂者進攻宋國公室;而宋國又與楚、齊關係密切;吳國北擴的戰略已經給宋、齊造成了一定壓力(齊景公進攻徐國就是為了遏製南方勢力北擴)。

  闔閭之所以不敢首先解決離自己較近的兩個堂兄弟,就是擔心如果對徐和鍾吾動武,將會極大地刺激齊、宋兩國的神經,使慶忌的抗吳計劃得逞。

  但是慶忌無罪,吳國人不可能要求衛國人將慶忌引渡回國。如此看來,消滅慶忌就隻有靠暗殺了。慶忌從小酷愛格鬥術,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最終成為傑出的勇士;他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安全,出入行走身邊都有數名不可收買的死黨保護。看來要完成刺殺行動,隻能在國內選擇與慶忌關係親近的人。

  伍子胥便把目光轉向錫山腳下太湖邊的一個小村落。吳國有位著名的劍客名叫要離,他曾擔任慶忌和宮廷衛隊的劍術教師。要離身高不滿五尺,生的黑瘦幹枯,第一眼看起來就像個營養不良的難民。但就是這麽一個人,卻擊敗了全吳國所有敢於挑戰他的對手。

  闔閭發動政變後,要離逃出都城回到錫山老家,靠捕魚為生。要離發現,這個昔日寧靜祥和的小漁村已經被禍害的不成樣子:很多青年都被征發去服徭役,有些人被收為官奴或幹脆逃走了,村裏的老人與孩子相依為命,過著朝不保夕的艱難生活。

  闔閭上台後施行了一係列仁政,不單服徭役的人回來了,連官奴也恢複了自由身,逃亡的人也紛紛返回;落破的村莊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從這時開始,要離對闔閭的態度由敵視變為感激了。

  伍子胥悄悄找到要離,請他刺殺慶忌。但是要離心存顧忌:慶忌畢竟是他的學生,而且是對他有恩的人。

  伍子胥不想逼迫他當場做出決定,於是返回姑蘇。不久,伍子胥竟然把大神闔閭請到要離家裏來了。

  闔閭說:“寡人也是曾夫子的學生,慶忌又是寡人的堂侄,寡人本來不應當請夫子刺殺慶忌。可是,慶忌一日不死,吳國就一日不得安寧。吳國既要防備楚國,又要與中原國家作戰;大量子弟會戰死,婦孺淪為難民或奴隸。慶忌如果取得勝利,吳國還會回到王僚執政的年代;而你的村子就是整個國家的縮影。”

  要離考慮了片刻說道:“好吧,我可以去刺殺慶忌,但我是為了社稷,不是為某一人。但是慶忌勇猛過人又善猜多疑,想要接近他必須得動心思。”

  雙方接下來便製定了一條苦肉計。

  數日後的一個下午,闔閭身著便裝,帶著幾名隨從走出宮門巡視街道,這是他的一貫作風。國人遇到困難的,就會向他訴說,闔閭身邊的記事官會寫下概要交相應官署處理。

  正當闔閭傾聽幾個國人訴求之時,要離突然從隱身處縱身而出,他撥開平民,劍鋒直指闔閭心口。記事官反應神速,撞開闔閭,替他擋了這一劍,自己卻不幸身亡。隨從們拔劍衝上來,街麵頓時一片大亂。要離一擊不中準備撤退,卻在撤退時被砍斷了一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