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華 向之亂(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41
  衛國的動亂結束了,現在把視線轉向他國。

  本年的二月初二由於曆法的原因,竟然成了本年的冬至。叔孫婼和祭司梓慎登上曲阜城的南牆,梓慎極目放眼,觀察了一會說道:“今年宋國要發生動亂,國家幾乎滅亡,三年以後國家才能安定。而且蔡國將有大喪。”

  叔孫婼說:“宋國的大亂,應該是戴族和桓族挑起的吧!兩族奢侈無禮已甚,這就是禍亂產生的根源。”

  華氏、向氏是宋國勢力最為龐大的兩個家族,他們的繁盛和榮耀皆因他們的祖先——華元、向戌——對宋國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而得來。但是在當前這種無所事事的太平年代裏,他們既然沒有機會為國家排憂解難,就隻有為國家製造災難、為別人創造建立功勳的機會了。

  從前,宋平公特別寵信寺人柳,而太子佐(後來的宋平公)卻十分討厭他。原來寺人柳不但長著一副十足的奴才相,而且粘上假胡子看起來竟然與太子生得一模一樣,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宋國的好事者暗地裏沒少拿兩人尋開心。

  右師華合比在與左師向戌爭奪權力過程中一直處於下風,他得知上述情況,就希望通過除掉寺人柳來討得太子歡心;這樣等太子登基,他的地位就會超過向戌。但是消息泄露了,寺人柳決定先發製人;他雖然沒有實力與華合比對抗,但是他有宋平公做後台,又善於耍陰謀詭計,最後竟然把那位公室亞卿搞掉了。

  下麵敘述寺人柳陷害華合比的過程。

  前麵說過,華元死後華氏家族分為華皋比和華臣兩支。華皋比於魯襄公十七年去世,華臣企圖控製整個華氏,竟然喪心病狂地謀殺了華皋比的室老華吳,而且還差點誤殺了向戌。華臣雖然暫時沒有受到懲罰,後來卻受到一隻瘋狗的連累而逃出宋國。

  華臣得知真相不禁後悔不迭,可是一旦流亡國外就很難再返回去了。他不敢直接向宋平公請求,想要試圖聯絡國內族人、黨羽,卻發現人們都對他避之不及。

  寺人柳決定利用華臣來做文章。魯昭公六年夏天,寺人柳在都城北牆外挖了一個坑,宰了一隻羊放進去,又在羊身上放置了載書,最後將坑填平,偽裝成殺牲盟誓坑的樣子。

  寺人柳的黨羽勸他:“上一個采用這種辦法除掉故太子的人(伊戾)早就被製成了風幹肉,您怎麽還要效仿他的做法?您還是收手吧!”

  寺人柳說:“方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君主寵信我卻不信任伊戾;而在君主眼裏,華合比又不如故太子重要。”

  寺人柳向宋平公告密說:“華合比企圖接納逃亡的華臣等罪人,雙方已經在北城外殺牲盟誓了!華臣如果回國,哪裏還有他的官職呢?他又不甘居人下,肯定會再次掀起血雨腥風,如此才能搶到位置。”

  宋平公就像上次被騙一樣,在寺人柳的帶領下匆匆趕到事發地,挖出了載書和犧牲。載書上的內容與寺人柳說的差不多(本來就是他寫的)。那位愚鈍的君主平生第二次被人用此種並不高明的雕蟲小技騙到了。宋平公不勝其怒,他想要驅逐華合比,卻又畏懼華氏的勢力。

  華氏內部就像個小公室,早已分裂為幾個派係。華合比的侄子華亥與叔叔素來不和,他聽到風聲,又想要取得右師職位,竟然主動站出來揭發華合比的罪行。稱華合比“很久以前就策劃著要把流亡者召回來了,並想要奪取司城的位子。”接下來他又與華合比劃清界限,“堅定地”站到了公室一邊,表示“堅決支持公室對華合比做出的正義行動”。

  有了華亥這個實力派的支持,宋平公的勇氣又回到了身邊:他把華合比流放到衛國,繼而把右師賜給華亥。

  華亥上任後首先去拜訪合左師向戌。向戌沒有對他顯示出官場上同僚相見的、通常顯示出的虛偽笑容,而是表情冷淡、措辭嚴厲地說道:“你呀!你呀!最好的結局就是逃亡了吧!你毀壞宗室,心裏還有族人嗎?沒有族人,族人心裏還會有你嗎?《詩》說:‘宗子維城,毋俾城壞,毋獨斯畏。’你很快就會感到恐懼的!”

  前麵說過,宋元公是因為特殊原因才被立為繼承人的,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為:他的政治根基不是很牢靠。

  宋元公成為太子以前,因為相貌醜陋地位低下而受到一些人的蔑視嘲笑,而他又特別自卑偏激,報複心強;因此他一旦登上高位,有些得罪過他的人就要走黴運了。

  宋元公即位之初即開始小試牛刀,接連搞掉了很多蝦兵蟹將。那些人多是依附於大家族生存的,宋元公此舉被認為是傳遞出一個危險的信號——他要對那些顯赫家族動手了。由此便引發了華、向兩家的強烈不滿。

  宋元公最恨的就是向戌。前麵說過,向戌與伊戾都是害死太子痤的元凶,當時還是太子的宋元公通過父親治了伊戾的罪。但是,由於需要得到向戌的支持,他不得不繼續對那個凶手繼續擠出一副笑臉。

  向戌去世後,向寧繼任左師。向寧的言行舉止與處事圓滑老道的父親相反,特別囂張跋扈。向寧對宋元公也很不恭敬,因為他看慣了宋元公即位前對父親低三下四的樣子。

  宋元公大力培養安插自己的黨羽,甚至假借公權幹涉大臣們封邑的私事。但是由於他和手下人的無能,他們通常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原來君主賜予大臣封邑土地時的同時也規定了應當上繳供奉的額度;征收是大臣家族的內部事務,君主隻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但是宋元公卻派出一幫酷吏繞過大臣,直接到各封地索取供奉,而且額度也漲了很多。

  要知道,家臣隻忠於主人,不忠於公室(齊景公對南蒯說的那句話最能說明問題);沒有主人的命令,天王老子也拿不走一粒糧食。結果雙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原住民越打越多,官吏們不得不丟下死傷者抱頭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