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楚靈王滅陳(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509
  本年度發生的最大事件便是楚國滅陳。

  從前陳哀公夫人鄭姬生下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三妃生公子勝。二妃最受寵幸,公子留也最得哀公歡心。

  慶氏兄弟橫死後,陳哀公就把自己的兩個兄弟公子招和公子過提到最為顯赫的位置,並將公子留交給兩人進行教育;太子偃師則與公子勝結為同黨。陳哀公數年前患上了嚴重的結核病,身體從那時起就開始變得虛弱,如今甚至連出門都很困難。他不能勝任繁重的工作,就把政務交給兩位兄弟處理。

  兩兄弟見陳哀公行將就木,便決定在他死前除掉太子,改立公子留。太子預感到危險迫在眉睫,可是苦於勢單力孤,無力發動反擊,隻好決定逃到郢都去,向楚國人尋求幫助。但是他剛逃出城門不久便遭到了刺客們的襲擊,身中數箭而死。

  幕後元凶宣布太子被盜賊所殺。他們來不及彈冠相慶,立即宣布立留為太子。陳哀公忍受不住頑疾和喪子之痛的雙重打擊,夏四月某日,他用一條白綾吊死了自己。二公子立公子留為新君,又派使者到楚國去報喪又報喜。

  公子勝心中有恨,他不甘心見陳國的江山社稷被一群惡棍、篡位者所占據,於是保護著故太子的兒子公孫吳逃到楚國,向楚靈王控訴二公子的罪行。

  楚靈王正愁沒有機會對外發動戰爭,聽到公子勝哭訴後不禁大喜過望;但是他表麵上仍然裝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正義嘴臉,表示一定要還陳國人天理公道。

  楚靈王請公子勝到驛館去休息,然後對大臣們說:“陳國人的墮落已經不是兩代、三代的事了。國家君主無能,大臣專權,民不聊生,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天下諸侯都清楚‘推亡固存’的道理,恐怕都有滅亡陳國的打算,隻是無力實行罷了。陳國是楚國的北大門之一,是通往鄭、宋的重要門戶,一旦被其他國家占領,楚國將麵臨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

  “晉國在最強盛的時候也無法與楚爭奪陳國,現在和以後更不可能了。但是吳國一直在向北、向西擴張。州來(今安徽鳳台)地區在共王時期還屬於吳、楚緩衝地,現在已經成為主戰場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時機成熟,吳國必將吞並陳國。

  “因此,為了防止吳國人搶先下手,為了保衛楚國社稷,也為了把陳國人從苦難之中解救出來,不穀決定趁討亂的機會滅亡陳國。不穀心意已決,大夫們不要說服不穀收回成命,隻要討論滅亡計劃就可以了。”

  薳罷說:“陳國二公子無道,兩人在公室中勢力雖大,但是卻遭到國人普遍憎恨。臣以為可以先殺掉陳國使者以向陳人表明我國的立場,然後打著討逆的旗號進攻陳國。陳人以為我軍的目標隻是二公子,必然不會拚死抵抗,如此一來陳國可得。”

  楚靈王頻頻點頭,他就把陳使扣上“叛國罪共犯”的帽子處死了。做完這件事後,楚靈王就開始征集軍隊,聚集糧草和輜重,又命宋國人共同出師伐陳,造成一種“不殺二公子誓不罷休的”強大氣勢。

  二公子和黨羽們可是嚇得不輕,他們心裏清楚,以陳國那支臨時拚湊起來的弱旅,根本無法與楚國雄獅抗衡,生存之路隻有兩條:一是流亡;二是與楚人達成和解。

  當時公子招的權勢要大於公子過,公子招為了求得楚國人的諒解,便以公子過涉嫌“謀殺故太子,逼死陳哀公”的罪名處死了。公子招將兄弟的首級送到楚國去,又極其無恥寫了一封求饒信。信中把所有罪行都推到公子過身上,又將自己摘得一幹二淨。他的這種欲蓋彌彰的卑鄙行徑無異於火上澆油,反而激發了敵人更大的憤怒。

  九月,楚王子棄疾帥師簇擁著公孫吳開進陳國,駐紮在淮陽南郊;宋大夫戴惡率軍駐紮在北郊。

  公子招此時已經陷入精神分裂狀態,他時而揮舞著利劍,瘋狂叫囂著要消滅一切來犯之敵;時而靠著楹柱癱坐在地上,垂著頭唉聲歎氣,仿佛整個天都塌下來了。大夫們全都離開宮殿,新君也不知所蹤,連仆役奴隸也全都逃走了。

  公子招終於恢複了正常,他兩手下垂,頹然獨自走出宮門。街上滿是惶恐不安、四處奔跑的國人。突然見有人看到了他,大叫道:“快看!那個禍國殃民的惡棍在這那!”

  國人聞訊紛紛怒吼著向他逼過來。公子招聳著肩哼道:“隨便吧!你們這幫賤民!殺了我也不能阻止陳國滅亡!”國人立即圍上來,瞬間將他撕成碎片,最後連一點殘骸都找不到了。

  十月十七日,陳國都城陷落,楚、宋聯軍開進淮陽。公孫吳帶著流亡者打算進入宮城,但是遭到了楚國人的阻止。他憤而去見王子棄疾,要求立即為自己舉行加冕儀式。

  王子棄疾說:“計劃不是這樣的,陳國已經滅亡,它的人口和土地都已經成為楚國的一部分。夫子可以選擇流亡,也可以接受一個縣城以延續對先君的祭祀;請夫子快些做出決定。”

  公孫吳說:“國家雖然滅亡,但是先君子孫猶在;天下之大,豈能沒有子孫祭祀先人的的地方?我寧可流亡,也不願苟活在被楚人統治的土地上!請允許我帶著先君的神主離開故國!”

  王子棄疾說:“夫子有一個時辰離開。時限一到,夫子如果還在城內,我將對夫子執行寡君的命令!”

  公孫吳立即帶人衝進太廟,將裏麵供奉的牌位取出來放在車上,然後驅車逃離了故都。

  王子棄疾布置完防務工作便進入公宮。他將原陳國的大夫官員們召進來,承諾說如果他們能夠安分守己、各司其職、不做出傷害楚國的行為,則仍然可以保有自己的祿位和財產。

  陳國人非常了解棄疾,知道他言出必行,不是那種奸詐邪惡之徒(公孫吳卻不這麽認為),所以心情稍稍安定了些。棄疾又向大夫們索取了地圖和戶籍,要求大夫們配合楚人維護淮陽城內秩序。棄疾在發布命令時始終坐在君位的旁邊,這個舉動在很大程度上安撫了陳人的情緒。

  陳哀公死後,國家一直處於動蕩之中;七個月過去了,陳人甚至沒有為他挖好墓穴,因此他的靈柩始終停放在靈堂之中。

  大夫袁克害怕哀公得不到妥善安葬,他就編了一個謊話,從楚國人那裏騙到一張通行證。他拉著陳哀公的棺槨來到墓地,殺馬毀玉(陪葬的馬要殺掉,陪葬的玉器要毀壞)將它安葬到那個還沒有挖掘完工的墓穴之中。

  楚人得知真相後大怒,立即將袁克逮捕,並要將他當成“亡國餘孽”處死。

  袁克說:“當年在楚國攻宋的戰爭中,晉國大夫解揚欺騙楚國先君莊王,向宋人傳達了晉景公的命令。莊王想要殺掉解揚,但是又被他的忠誠所打動,於是說道:‘殺忠臣不祥。’我今日所作之事與解揚如出一轍,楚國也從未殺過忠臣,為什麽要以我為開始破壞先例和楚君仁慈博愛的美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