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申城之會與慶封之死(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359
  楚靈王說:“我用齊桓之禮。”然後把向戌和公孫僑召來,詢問當年舉行召陵之盟的程序。

  向戌說:“大國將要演習,小國將要使用,哪敢不如實相告?”於是進獻了六種公爵會合諸侯的禮儀。子產也進獻了六種伯、子、男見公爵的禮儀。於是世人稱讚向戌善守先代之禮,公孫僑善治理小國。

  楚靈王命官員、小臣們在子產和向戌的指導下演習十二種禮儀,但是伍舉公事繁忙,他隻參加了其中的六項。

  儀式舉行前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原來徐子的母親是吳國人,他事先也不知道本次盟會的目的是伐吳,所以在各種場合說了些不合時宜的話兒;結果他就被扣上通吳的帽子關起來了。

  六月十六日,各國首腦舉行了歃血儀式。

  儀式進行過程中又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原來當時楚靈王命伍舉立在身後來提醒自己或糾正錯誤;但是楚靈王不熟悉或錯的都是伍舉沒參加的,他在台前不知所措,伍舉卻像泥塑木胎一般動也不動。

  儀式結束後,楚靈王麵帶慍色問其中緣故,伍舉說:“有六種禮儀臣沒有見過,不知對錯。”

  楚靈王雖然以隆重的禮儀對待本次盟會,但同時又向諸侯展示自身奢靡無度的嘴臉:他每天要換數套華美的禮服和禮冠,每餐都要擺上十幾口食器,服務人員多達數十人。諸侯們看著咂舌,想著痛心。

  伍舉勸諫道:“昔日聖王與周公、召公向諸侯展示的都是合於禮的一麵,所以諸侯才會聽命於王、公。君王雖然采用了召陵之禮,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合於禮的形象,否則也不會得到諸侯。當年夏桀舉行有仍之會,回國後有緡氏發動叛亂;商紂舉行黎城之蒐,回國後東夷發動叛亂。究其原因都是向諸侯暴露了奢靡無度的形象,諸侯於是拋棄王命。如今君王比桀紂做得更過分,還想得到好的結果嗎?”

  楚靈王不聽勸,子產於是對向戌說:“我們不需要擔心楚禍了,楚君奢靡而拒諫,挺不過十年了!”

  向戌說:“夫子說的在理,不足十年,他的惡行不足以遠揚,惡名遠揚後大禍就會降臨。善也是如此,美名遠揚後就會興起。”

  秋七月,楚靈王將楚軍和聯軍分為兩部,一部進攻賴國,一部進攻吳國。

  不久,楚靈王對進攻吳國的軍下達了滅亡朱方(今江蘇丹徒南)的命令。前麵說過,慶封流亡到吳國後,吳子將他封到朱方。慶封在那裏聚集族人、黨羽,控製漁、鹽貿易和造船業,大肆斂財,結果很快變得比在齊國時還要富有。

  楚靈王有數個理由討伐朱方:一是看中了朱方的富有;二是想為諸侯做出榜樣(慶封的名聲比楚靈王還爛),三是報複吳國;四是給晉國臉色看(晉國曾幫助吳國對抗楚國);五是朱方城小而易攻。

  朱方就這樣成了楚靈王大展威風的犧牲品。八月,聯軍攻陷朱方,俘虜了慶封,盡殺慶氏族人;又將吳國的造船基地破壞殆盡,把被俘的造船工匠交給楚軍。

  楚靈王打算將慶封行遊行示眾之後再處死,如此更能顯示自己的正義之舉。

  伍舉勸道:“我聽說隻有無瑕之人可以殺人,慶封背叛國家才逃到此地,他肯引頸就戮嗎?如果他胡言亂語,將會對君王不利。”

  楚靈王不聽。軍士們於是七手八腳將慶封捆綁起來立在車上,又在他身後綁著一柄大鉞;幾個奴隸拉著囚車在諸侯麵前緩緩通過。軍士命令慶封說:“諸位不要像齊慶封一樣,弑其君主,藐視孤弱,又要求諸大夫服從他。”

  慶封披頭散發,衣服已經被血汙染得認不出原來的顏色;他咧著大嘴,眼睛掃過諸侯大夫的臉(好像死後要化為厲鬼回來尋仇似的),表情痛苦而不屈,擠出幾聲幹笑、高聲叫道:“你們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圍一樣,殺害自己的侄子、侄孫以篡奪王位,又逼迫諸侯屈從暴君!”

  在場者心中五味雜陳,很多人心中暗稱:“痛快!”軍士立即將他撤下囚車,將他麵朝大地放倒,踩住他的後腦,使他無法發聲。楚靈王大怒,立即下令將他斬首,軍士抽出慶封背後的大鉞將他的頭砍掉了。

  賴國當時是隨國的屬國,位於今湖北隨州東北,正處在郢都到江、息的必經之路上,國雖然小地理位置卻相當重要。

  楚軍攻陷賴國後,賴子麵縛雙手,口中叼著玉璧,衛士們赤著上身,抬著棺材跟隨在他後麵;一行人保持著這種狀態從城門一直走進中軍大營。

  楚靈王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該如何對付這種場麵。伍舉說:“當年楚成王攻克許國(在魯僖公六年),許僖公就是采取這種儀式迎接成王的。成王親手揭開許僖公的綁繩,接受了玉璧,焚燒了棺材,又為他舉行了祓除禮。”

  楚靈王說:“不穀不敢不遵循先王的禮儀。”隨即也效仿楚成王的行為寬恕了賴子,之後下令將賴人遷到鄢地。

  楚靈王打算將許遷到賴,於是命鬥韋龜和他最小的兄弟王子棄疾在賴城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城市規模。

  楚靈王本次會合諸侯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俘虜了大量奴隸,搶劫了無數財物。但是大多數戰果都被他據為己有了,其餘的財物被賞賜給權臣大夫;士兵們奮勇作戰的回報卻是個零,而且徭役賦稅一點都沒有減少,國人的狀況就更不要說了。

  大夫申無宇說:“楚國之禍將從此開始!召諸侯而來;討伐國家而克;在邊境築城也沒有其他國家敢於爭奪。我王究竟有什麽樣的美德,使得自己任何心願都能夠實現?為了使他如願,國人還能過上一天安居的生活嗎?國人離散,誰又來承擔惡果呢?民不堪王命,禍亂必至!”

  冬季之時,吳國人對楚國展開猛烈報複。夷末把吳師分成三部分,同時對棘(今河南永城縣南)、櫟(今河南新蔡縣北)、麻(今安徽碭山東北)發動進攻,很快攻克了三城。

  沈尹射奉命帥師禦敵。他見敵軍來勢凶猛,不敢以硬碰硬,隻好占據有利地形以阻止吳軍繼續前進。楚靈王又命箴尹宜咎加固鍾離(今安徽鳳台北)的城牆,命薳啟強加固巢(今安徽壽縣南一百裏),命然丹(鄭穆公之孫,當年因公子嘉之亂逃到楚國)加固州來(今安徽鳳台)的城牆。但是當時無情的冬雨下個不停,築城工作基本上沒法進行;但是在另一麵,冬雨也阻止吳軍繼續前進的腳步。結果當年戰事就在一方無力進攻,另一方也無法建立有效防禦的狀態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