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王孫括之亂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67
  魯襄公三十年(BC543)春正月,楚國使者薳罷來到魯國進行國事訪問。叔孫豹迫切地想要了解新任令尹王子圍的施政方針,打算從薳罷嘴裏套出些內幕。可是薳罷的罪相當嚴,他說:“我不過是個小人而已;不過是拿王室俸祿,執行長官的命令而已。哪裏了解令尹怎麽想的?”

  叔孫豹執意想知道,薳罷卻堅決不說。他的表現在叔孫豹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執政者上任之初都要通過各種渠道向諸侯大夫透露自己的執政思想,以方便日後溝通。把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當成機密予以保守,故意隱瞞情況隻有在耍陰謀詭計時才會出現。

  叔孫豹如夢初醒,他後來對大夫們說:“楚令尹要幹大事了,子蕩(薳罷)將要參與其中,他這是在替令尹隱匿陰謀呢!”

  夏初之時,蔡景公終於被他的太子謀殺了。原來蔡景公為太子在楚國娶妻,後來他與兒媳竟然發生了不倫之事。太子忍氣吞聲生活了幾年,蔡景公把兒子的忍耐當成懦弱,他為了將太子妃據為己有,竟然企圖殺死兒子,又向太子妃透露了陰謀。太子妃最終選擇了與丈夫站在一起,她將陰謀對太子和盤托出。太子忍無可忍,將蔡景公騙到郊外的行宮裏殺死了。蔡景公的死也使子產兩年前作出的預言得到了驗證。

  本年夏天,周王室也發生了一起動亂。原來周靈王有位兄弟叫儋季,儋季先於靈王去世。他的兒子王孫括除喪後去見周靈王,他進正殿大門時不用自主地發出一聲感歎。

  單愆期當時擔任周靈王禦士。他目睹這個場景後自言自語道:“哎呀,他的歎息中透出極大的不甘心,他這是要奪取大權呀!”

  王孫括向周靈王請求到擔任周靈王次子王子佞夫的老師後便離開了。

  單愆期對周靈王說:“王一定殺了這個人!您看他剛脫去喪服,臉上卻沒有一絲悲戚,反過來又急於攫取權力;他進來時東張西望,走路時腳抬得很高。他已經產生野心了,不殺他,必然產生禍患。”

  周靈王說:“年輕人不要亂說,你讓不穀殺自己的侄子要拿出罪證啊?哪有看人走路姿勢就能判處死刑的?如此東周裏還會有活人嗎?”

  周靈王於上一年去世,周景王即位。王孫括企圖把自己的學生推上王位,於是聯絡他的黨羽準備發難。

  但令人想不通的是,王孫括根本就沒有把篡位的意圖告訴佞夫;也就是說,佞夫根本不曉得老師的陰謀,完全是個局外人。

  四月二十八日,王孫括借口與單愆期有私仇而驅逐了他。單愆期逃亡期間向周景王發出警告,稱王孫括和王子佞夫要發動叛亂。周景王雖然相信單愆期的話,卻不想親自動手,從而背上殺害兄弟的惡名。周景王把這個髒活交給朝中五大夫。五月四日,五大夫殺王子佞夫,王孫括和他的黨羽們就跑到晉國去了。佞夫死得真是冤枉,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被殺的原因。

  本年宋國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

  五月的某一天,不知道是什麽活物在太廟裏大叫:“嘻嘻,出出!”不久亳社中也傳出鳥鳴之聲:“出出!”

  五月五日,宋國公宮失火,宋共公夫人共姬在大火中遇難。共姬是魯國人,她於四十年前嫁到宋國,六年後守寡,至今已經獨居三十四年。

  她所居住的房屋失火後,女仆催她立即逃生;共姬說:“我要等保姆來引導我才能出門,否則就是非禮的。”

  這個保姆是某位大夫的妻子,她負責引導監督君夫人的行為。保姆遲遲未到,共姬最終葬身火海。宋國人大為悲痛,因為共姬生前做過很多撫恤民生的事,是位慷慨慈祥的婦人。但是宋人也覺得她過於守舊了,因為貴族的未婚女孩的確需要保姆引導才能行動,但是已婚者卻可以行動自如,不受保姆約束。

  也有人分析,共姬老而體弱,又守寡多年,已經失去了對生命的渴望,所以找了個借口死在火場;否則以她的學識,怎能不知道以上的禮節?

  這場大火給宋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趙武於是召集了一次盟會,以向宋國提供援助。當時參加盟會的有齊國公孫蠆、魯叔孫豹、宋向戌、鄭罕虎、衛北宮佗和小邾國人。但是這場會議以鬧哄哄開始,以鬧哄哄結束:齊國人在會上表現得相當不配合;魯國人和邾國人不願意得罪齊人,所以都不吭聲。最後在趙武的強烈壓製下,援助方案勉強算是通過了。

  但是到了執行的時候,齊國人卻推脫說年景不好,齊國首先要展開自救,然後才能考慮救人。結果在齊國的阻撓下,各國都沒有履行承諾,盟約就變成了一紙空文。

  各國參會者心裏都很清楚,齊國人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壓製晉國的霸主地位罷了,齊國的每一任君主都不會容忍晉國人騎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他們隻要認為時機到了,就會幹任何損害晉國利益的事。

  但是君子們都認為齊國人這次做得太過分了:齊國怎樣對抗晉國都不過分,但是這次不但嚴重損害了第三國的利益,而且樹立了大國無信的惡劣形象。

  所以有君子說:“對信用不可不產生畏懼!諸侯上卿會盟而無信,拋棄了地位和名譽,真是沒有比他們更沒有信用的人了!《詩》說‘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說的就是信用。又說:‘淑慎爾止,無載爾偽。’說的就是不要無信。”

  叔孫豹回到魯國後對對孟孝伯說:“趙武就要死了!他的話語苟且沒有遠見,而且年齡還不到五十歲就嘮嘮叨叨地像個八九十歲的老太婆,肯定活不了太久了。趙武一旦去世,繼任者應當是韓起吧!夫子為什麽不勸季孫早早結交韓起呢?趙武死後,晉侯將要失去君權,韓起雖然是位君子卻懦弱不成事,政權將散落在大夫們手中;而大夫們貪婪墮落,奢求無度;齊國、楚國又都不可靠;我們應當感到恐懼了,所以應當早做防備,以應對未來的危險。”

  孟孝伯說:“人生幾何?誰人不苟且?朝不及夕,又防備什麽?”

  叔孫豹離開後對他人說:“孟孫也要死了!我說趙武苟且,結果他比趙武還要苟且。”隨後他又勸季武子結交韓起,但是季文子隻是一笑了之,並未當成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