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崔杼 慶封之亂(八)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98
  此時慶封率領其餘軍隊也趕到北門並登上城牆。天亮後,慶氏從封邑調集的兩千族甲也趕到了。慶封向齊景公下了戰書,要求在城外展開一場堂堂之戰。

  鮑國回信說:“第一,對慶氏的軍事行動叫做‘討逆’,而不是‘作戰’;第二,大國之君不可能把自己降到把一個奸夫當成對手的地步,因此不接受挑戰。君侯要求你馬上投降,否則晉國的欒氏就是你的榜樣。”

  慶封不能把齊景公引出來,他又不甘心,隨即發動了幾次毫無成效的進攻。但是當他看到支持公室的地方武裝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而且整個城市的民眾都武裝起來時,他就掉頭逃跑了。

  慶封向南一直逃到魯國,他為了尋求庇護,不惜把自己的豪華軒車送給季武子。大夫展莊叔說:“車真是華美啊!人卻醜惡不堪,能夠逃亡算是便宜他了。”

  叔孫豹雖然不喜歡看慶封那副無知相,但是出於禮節仍然為他設下私宴。也許是因為慶封已經得到了被叔孫豹戲弄的教訓,所以他這次學得很乖;但是他對各種禮節的理解也隻是個皮毛,因此在叔孫豹看來,他隻是換了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無知。原來慶封在宴會前進行祭祀時把祭品擺的到處都是。這種禮儀稱為“氾祭”,是不合於《周禮》的。

  叔孫豹不住搖頭歎氣,而慶封的動作則更加慌亂了。叔孫豹命令樂工演奏《茅鴟》,這是一首逸詩,其中意思(據猜想是諷刺不恭敬行為的)既然連史學家都不知道,慶封就更不知道了。

  慶封現在成了魯國人的大麻煩,好在齊國人不久就把魯國人從麻煩中解救出來:齊景公派使者來譴責魯國人,說他們收留這個亂臣賊子是對兩國“世代友好”關係的大破壞和對齊侯的巨大侮辱。

  魯國人便高高興興地順水推舟、把那位瘟神送走了。慶封逃到吳國,吳子餘祭將朱方城(今江蘇鎮江東)封給他。朱方城鎮守著長江渡口,也是吳國的造船基地和水軍基地。慶封在那裏聚集族人擴充實力,不久以後竟然比在齊國更加富有了。

  子服椒(孟椒)說:“都說天殆富淫人,可是慶封現在卻更富啦!”

  叔孫豹說:“善人富有稱為‘賞’,淫人富有稱為‘殃’。上天恐怕要降禍於慶氏吧?是不是要把他們聚集起來一同消滅呢?!”

  為了慶祝鏟除國蛀的偉大勝利,齊國舉行了為期三天的盛大的慶祝活動;齊景公還向國民分發了大量財物;有功的平民和在動亂中死去和受傷的無辜平民也都得到了獎賞與撫恤。齊景公沒收了慶氏的全部封邑和家產,然後又把它們賞賜出去。他賜給晏嬰邶殿之地,其中包含六十個小邑(大概就是村落)。晏嬰堅決推辭不受。

  子尾問:“人們都希望得到財富,你為什麽不呢?”

  晏子說:“慶氏的封邑超過了禮製,所以滅亡了;我的封地還在規定之內,加上邶殿就超過了,晏氏就亡族無日了。所以我拒絕邶殿不是厭惡財富,反而是害怕失去財富。”

  齊景公賜北郭佐六十邑,北郭佐接受了;賜子雅六十邑,子雅隻接受了十幾個;賜子尾六十邑,子尾先是接受下來(為了不使自己的行為看起來特立獨行),不久又全都交上去了。通過此事,齊景公認為子尾最忠於公室,因此將他視為股肱之臣。

  陳氏、鮑氏兩家也得到巨大賞賜,其中陳氏所得比“一百車木頭”還要多些。之後齊景公召回一些流亡的人,又放逐了另一些人。

  其中最有戲劇性的就是盧蒲嬖,他先是因為盧蒲癸的關係成為慶封的得力幹將,現在又因為慶封的關係被趕出去,他先是被趕出臨淄,後來又被趕出齊國——其實盧蒲嬖本來可以在齊國終了一生,但是由於不安於現狀,所以就被趕到了苦寒之地。

  原因是這樣的:有一次齊景公到盧蒲嬖流放的邊邑狩獵,盧蒲嬖帶著自己的兒子匆匆趕來迎駕。盧蒲嬖匍匐在戰車前,看起來消瘦蒼老了很多:他頭發花白稀疏,都快掉沒了,於是幹脆剃了個光頭;牙齒也快掉光了。

  盧蒲嬖完全失去了昔日裏不可一世的模樣,他老淚縱橫,伸出雙手向齊景公哀求道:“君侯看看老臣的頭發,我都老弱成這個樣子了,還能做什麽壞事呢?我沒有嚴重的罪行,而且崔氏可是臣一手毀滅的啊!這裏貧瘠荒涼,老臣的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就請準許臣回到臨淄了卻殘生吧!”

  齊景公見他的慘狀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他把情況轉告子尾和子雅。子尾表示同意,但是子雅卻堅決反對:“這個人那!頭發短賊心長,難道君侯忘了他對慶封說的話?恐怕他還在惦記吃我們的肉穿我們的皮呢!這個人不但不能召回臨淄,而且不能留在齊國。”結果齊景公就把他流放到燕國去了。

  齊景公又把齊莊公從簡陋狹小的墳墓裏挖出來,按諸侯下葬的規格重新為他舉行了葬禮。

  接下來開始追究崔杼的罪行。齊人想要斬棺戮屍,卻找不到崔杼的埋屍地,齊景公於是發出懸賞通告,稱“告發崔杼葬身之處的人,將得到一百頭牛的獎賞。”但是告示貼出去好長時間都沒得到回應——因為知情者都是和崔杼關係很親近的人,他們不忍透露他的葬身處,要麽就是跑到外國去,短期內趕不回來。

  魯國人也很想知道結果如何,大夫們聚到一起,就能否找到崔杼的屍體爭論不休。

  叔孫豹說道:“肯定會得到。武王有十個忠臣,崔杼有嗎?他沒有。不夠十人不足以得到安葬。”

  不久,崔氏的一個流亡的家臣回到臨淄撕下通告,士兵們立即帶他去見齊景公。他當著公室君臣的麵獅子大開口,竟然要求賞給他崔氏家傳的大玉璧。齊景公將玉璧交給他,他便帶人指認了崔杼的埋葬地。

  人們從偏僻荒野中挖出來一口普通的薄皮棺材,棺材與安葬國佐的那口沒什麽區別。然後棺材就被拖到集市上,前來觀看斬棺戮屍者將現場圍得水泄不通,附近院牆和房頂上也擠滿了人。

  甲士們劈開棺木,把崔杼的屍體從裏麵鉤出來。那是一具高度腐爛的、已經白骨化的恐怖屍體,人們從屍體的穿戴和殘留的花白胡子上還能認出死者的身份,有人說:“它確實就是崔子。”崔杼的屍體展示三天之後就被搗碎了拋到野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