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孫蒯伐曹 華臣作亂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905
  本章追述的是魯襄公十七年和十八年發生的其他事件。

  第一件,十七年春,宋人奉晉平公之命入侵陳國。這是一場低級別的行動,宋軍數量不多,指揮官莊朝地位也不高,陳軍又處於優勢,因此陳軍指揮官司徒卬沒將對方放在眼中。結果呢,他就被宋軍俘虜了。

  第二件還是當年春天發生的事。孫林父的兒子孫蒯帶著一群紈絝子弟外出狩獵,隊伍一路南下,不久便來到衛、曹邊界。邊邑的官員告訴他說,穿過前麵一條小路便是曹國領土;同時提醒他不要越界,以免引起兩國糾紛。

  行事一貫張狂的孫衙內就跟沒聽見似的,他兩眼直視遠方,駕車繼續前行,很快由於追逐獵物闖進曹國境內。

  曹國的邊邑名叫重丘,孫蒯見馬匹已經十分饑渴,便向當地人借來幾個水瓶盛水飲馬。衛人在歸還水瓶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他卻傲慢得連句道歉的話都懶得說。

  重丘人怒,但是他們不敢當場招惹全副武裝的衛人,於是轉身跑進家中,關上房門,對著門縫大罵道:“你驅逐了衛國君主,老爹又作惡多端;你不為自己的小命擔心,跑到這裏來耍什麽威風?”

  孫蒯拔出劍,大踏步走向房屋;他的車右緊跑兩步,抱住他說:“殺賤民有失您的身份,不如名正言順地討伐曹人!”孫蒯這才沒有把事情鬧大,隻是恨恨地砍碎了其餘的水瓶,然後就返回衛國了。

  孫蒯回到帝丘,在父親麵前恨恨告了曹國人一狀,說曹國人把孫林父比喻成小肚雞腸的惡棍和無法無天的亂臣賊子。孫林父大怒,命石買和孫蒯集率軍侵曹。夏天,衛軍攻陷重丘。

  曹成公日夜兼程地跑到晉平公麵前控告衛國人。曹國雖小,卻是華夏聯盟的一份子;晉人就在第二年夏天拘捕了石買和孫蒯。結果衛國人花費了巨額金錢才把兩人贖回來。

  第三件是發生在宋國的一場內亂。華元最出名的兒子有兩個,分別是華閱和華臣。華閱是華元的嫡長子,但是次子華臣更得華元喜愛。華臣從小被父親嬌慣得不成樣子,什麽好事都要跟兄弟們爭。

  華元病重期間,宋平公去府中探病。華元考慮到,按正常程序進行,華閱將會繼承自己的祿位,但是如此一來華臣這輩子就隻能停留在士人階層了。他不得不厚著臉皮,請求宋平公看在自己三十餘年為宋國效犬馬之力的份上,賜給華臣一個高級地位。

  華元不久去世,宋平公任命華閱為右師,當時宋人根據華臣的脾氣秉性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瘈狗(瘋狗)”;宋平公不久把華臣提到大司徒的職位上。

  魯襄公十七年秋,華閱去世,他的嫡長子華皋比被立為華氏族長。

  華臣看不起華閱,也就更不把華皋比放在眼裏了。華臣領著氏族子弟前去吊唁,一群人鬧鬧哄哄闖進靈堂,華臣大聲斥責守靈的華皋比“不孝”。至於如何不孝,華臣也說不出個所以來。華皋比可惹不起那位大神,生怕他借題發揮再把棺材掀了,隻得忍氣吞聲低頭不語。

  但是華皋比的室老華吳卻跳起來把華臣趕出靈堂。華臣氣哼哼走出大門,轉頭對左右說:“找機會把那個老家夥殺了!把大寶璧奪回來!”

  十一月初的某天夜裏,華吳與妻子一同回家,兩人所乘車輛在盧門附近遭到六名暴徒的襲擊;華吳拔劍反擊,結果當場就被刺死了。

  就在此時,凶手們聽見拐角的街麵上響起馬蹄和車輪聲。兩名暴徒立即握緊武器衝過去準備滅口,但是他們一見來人卻立即把武器藏在身後——路過的正是如日中天的合左師向戌。

  向戌借助車前的燈光大概看到了命案現場的情況,失聲叫道:“你們要殺老夫嗎?老夫可沒有罪!”

  暴徒頭子清清嗓子說:“夫子不要擔心,皋比命我們討伐家臣吳。讓您受驚了!”向戌於是命車夫調轉車頭,從另一條道溜走了。

  劫難仍然在繼續,暴徒們囚禁了華吳的妻子,逼著她交出華氏祖傳的大玉璧(那塊玉璧是族長的象征),那個聰慧的女人借著凶手的貪婪,略施小計就擺脫了危險,最後得以安全逃進家中。

  這起凶案第二天便傳遍全城,宋人在痛惜華吳的同時(因為華吳非常喜歡幫助國人),對凶手充滿了仇恨,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華臣。

  宋平公把向戌召來說道:“華臣不僅對家族犯下嚴重的罪行,而且是大亂宋國之政!寡人必須把他驅逐出去!”

  但是向戌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原來華元是他的老師,又把他提升到亞卿的位置,對他有天大的恩情。向戌並不喜歡華臣,甚至非常反感那個惡棍;但是如今華皋比年少,還沒有達到出仕的年齡;如果再驅逐華臣一支,華氏在宋國就會沒落了。

  基於上述原因,向戌說道:“華臣畢竟還是卿士,卿士貪利殘害同族,乃是國家的恥辱。與其把他的罪行公之於眾,不如就將真相蓋住吧!死的不過是個家臣,華臣的罪也不嚴重,而且我會使他變規規矩矩的!”

  宋平公也懶得卷入華氏內部紛爭,索性就把處理權交給向戌了。向戌命令華臣交出凶手,但是華臣已經放那些人跑路了;向戌又調和兩家的關係,使雙方言歸於好。

  宋國人對這個處理結果深感不滿,有好事者說:“原來權貴(華皋比)也有忍氣吞聲的時候啊!小人們知道了,以後被人打死也不叫屈了!”

  事件平息後,向戌為自己定製了一條短馬鞭,乘車時就收在袖口中。車輛隻要經過華臣家門,他就亮出馬鞭抽打馬匹,助車夫一臂之力,以便盡快離開那個不祥之地。

  但是,華臣雖然沒有受到刑律懲罰,卻被自己的綽號嚇跑了。原來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在商丘城的大街上不知從何處突然竄出一條瘋狗。瘋狗見人就咬,轉眼間便咬傷了數人。宋人紛紛抄起家夥事兒,大呼小叫著追殺瘋狗。

  那條狗還沒有全瘋,仍然知道逃命。它一路狂奔、跑過一個街區,突然見右側有兩扇朱漆大門正敞開著,於是慌不擇路,縱身竄進院裏。追逐者隻顧低頭追狗,也沒管這是誰家,也跟著衝進去了。

  這座院落的主人正是華臣。他此時正坐在正堂,忽然隱隱聽見遠處有洶湧的人聲;聲音由遠及近,正是對著他所處地點來的。然後他就聽清了國人的呐喊聲:“瘋狗!不要放過瘋狗!”“就是這裏了!快進去打死它!”

  華臣以為仇家來討伐自己了,他連鞋都沒顧得上穿,跳起來破窗而出,翻出後牆逃走了。華臣一路逃到陳國,這才弄清真相;但是他一旦選擇出逃,就不可能再回去了。

  宋人終於出了一口惡氣,隨即又嘲諷向戌道:“合左師的能力不如一條狗,瘋狗尚且能為公室清除奸佞。”向戌的屬下請求處罰那些傳閑話的人,向戌說:“國人說的都是實話。說實話也要受到懲罰,國人就會另立一個左師了。”

  宋國太宰名叫皇國父,是個以善拍君主馬屁著稱的人。宋平公命他修建一座高台以供自己享樂,皇國父大大吹捧了這個命令一番便忙不迭地執行命令去了。

  大司城樂喜說:“現在正是農田收獲之時,民以食為天,君上可不能為了私欲耽誤國家大事!”

  宋平公說:“君主的事永遠大於國人之事。夫子不要再說了。”

  稍後,樂喜路過施工現場,他聽到徭役們唱道:“澤門之皙(皇國父長著一張大白臉,住在澤門附近),時興我役;邑中之黔(向戌膚色黝黑,住在城市中心地帶),實慰我心。”

  樂喜從監工手中搶過鞭子,開始巡視工地;他親手鞭笞消極怠工的徭役,同時說道:“我們都有房屋以避風雨寒暑,如今為君主修建區區一座台子還牢騷滿腹,要你們這些懶鬼有什麽用?”

  結果徭役們連樂喜也恨上了,就不再唱那些段子了。後來有人問樂喜那麽做的原因,樂喜說:“區區一個宋國,有被憎恨的,有被讚揚的;那歌謠將會給我帶來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