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平陰之戰(五)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48
  數場大火不但對臨淄造成嚴重的破壞,也激起了起國人巨大的恐慌情緒。街道開始發生騷亂和暴力事件;別有用心的人到處宣揚世界末日,罪犯們則不停製造混亂、趁火打劫。

  而齊國的卿大夫們則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清醒和冷靜。城市衛隊日夜巡邏,就地處決現行犯和煽動者;行政官發布宵禁令,又禁止三人以上在白天裏結夥同行。但要命的是,大臣們不但要安撫人心惶惶的民眾,而且要哄那個被嚇破膽的懦弱君侯。

  晉國人以雷霆手段徹底擊碎了齊靈公稱霸華夏的春秋大夢,他終於暴露了外強中幹的懦夫本性。齊靈公終日坐立不安,他除了像得了癔病似的喋喋不休,就是對大夫小臣耍脾氣,展示他那毫無威嚴的權力。

  幾場大火過後,齊靈公打的心理狀態已經接近崩潰,他驚慌失措的大叫:“我們都會被燒死!”他一刻也不想留在城中了,於是集合起衛隊,跳上戰車,想要從逃到棠城(今平度東南)去避難。軍士們站在他周圍,用情緒複雜大的目光注視著他,心中無不感到憤慨和無奈。

  太子光和勇士郭榮聞訊後匆匆從前線趕來,兩人跳戰車,一左一右拉住馬鞅。太子叫道:“敵軍攻勢強烈而迅猛,這是撤軍的前兆。敵人很快就要離開了,君父又懼怕什麽呢?況且您作為社稷之主,不可以輕易行動,否則將會失去民眾;您還是留在城內吧!”

  齊靈公可不害怕自己的兒子,他口中大罵“不肖子”,催促禦戎立即出發。可是太子也不怕齊靈公,他在盛怒之下抽劍斬斷馬鞅;齊靈公怒不可遏,抽弓搭箭瞄準太子,郭榮搶前一步擋在太子麵前。太子伸手將他推開,昂首而立,對著齊靈公怒目而視。

  這時齊靈公的禦戎轉頭輕聲說道:“君侯,一人可犯,眾怒不可犯!”

  齊靈公掃視一圈,見周圍的軍士無不目眥盡裂,有些人已經緩緩將手放在劍柄上。齊靈公大恐,他生怕還沒有逃走便死在自己人手裏,隻得拋下長弓,悻悻跳下戰車,返回宮中。

  聯軍放火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進攻,不如說是為了泄憤。臨淄內城的防禦固若金湯,燒掉外城後,聯軍再也無法進一步取得戰果,於是在正月八日解除了對臨淄的包圍。

  聯軍繼續向齊國縱深進發,向東侵至濰水一帶,向南侵至沂水流域。

  就在此時聯軍接到從中原傳來的消息:楚國大軍已經入侵鄭國,不日便會進攻新鄭。

  前麵說過:鄭國五氏族作亂時,公子嘉不但沒有鎮壓犯罪,反且躲起來坐等兄弟們被害,又從他們的死亡中攫取了上卿的權力。但是他仍然沒有滿足現狀,繼而竟然企圖把公室變成自己的一言堂,把自己變成淩駕於君主和周禮之上的獨裁者;但是由於遭到公孫僑等大夫們的強烈反對,他的野心沒能得逞。

  公子嘉的野心一天得不到滿足,他就一天不能死心。晉國人發出伐齊令後,公孫蠆等卿大夫率軍出征,國內呈現出空虛的狀態。公子嘉認為機會到來了,立即派密使去見楚國人。

  密使找到王子午,將公子嘉寫的一封親筆信交給他,信中說:“我的母親和內子都是楚國人,我雖然親附楚國,又貴為鄭國執政,但是始終受製於公孫蠆、公孫舍之等人,因此一直不能得誌。現在公孫蠆、伯有、公孫黑肱跟隨寡君伐齊,我與公孫舍之、公孫夏守國,國內空虛。如果大國能出師伐鄭,我在國內作為接應,則鄭國可得。”

  王子午皺著眉頭道:“我的老師教導我說:‘不要參與陰謀,否則必被陰謀所害。’如今子孔背叛鄭伯,禍害公室,荼毒國人,這種事我是不敢參與的。”說罷把信還給來人,把他打發走了。

  密使悻悻離開,但是仍不甘心,於是通過其他途徑把陰謀透露給楚康王。楚康王大喜,他把王子午召來說道:“國人埋怨不穀說,君王主持社稷卻不敢對敵國用兵。不穀已經即位五年,卻從未出師北伐,國人都以為不穀貪圖享樂而忘記先王的事業了。令尹大人考慮考慮吧,不要再使不穀背負罵名了!”

  王子午歎道:“君位以為我甘於安逸嗎?我也是為了社稷安危呀!諸侯正與晉國打得火熱,伐鄭恐怕不能成功。但是君王如果執意堅持,那就讓臣作為先鋒試探鄭國。如果可戰,君王就率軍繼續進攻;不可,就收師而退。軍隊不會遭受失敗,君王也不會蒙受恥辱。”

  楚康批準了計劃,於是王子午、王子罷戎、薳子馮、王子格等率左右兩軍先行出發;三日後,楚康王才率中軍出發。此時華夏聯軍正聚集在平陰進攻防門。

  楚三軍在汾陘(今許昌西南、穎水南岸)會師,王子午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練兵式。然後王把軍隊分開,向著不同目標進發。

  王子罷戎帶領的右軍在上棘修建了一座要塞,以作為進退依托之用。要塞竣工後,右軍渡過穎水到達旃然(今滎陽縣西南)。

  大司馬薳子馮率領中軍精銳部隊大舉蹂躪鄭國領土。中軍首先攻陷費滑(今河南緱氏鎮),然後折向西北掃平了胥靡城(今偃師東)、獻於和雍梁城,到達新鄭東北的梅山;又在東北郊劫掠一番,一直到達蟲牢(今封丘縣北)才踏上返程。

  王子午率左軍直奔新鄭。在鄭國方麵,公子嘉把楚國人招來後便一直伺機發動叛亂,殺掉公孫舍之等人,再逼著鄭簡公與楚國簽訂同盟條約,但是他的一個敗事有餘的同黨卻不慎走漏了風聲。收到楚軍北上的消息之初,公孫舍之和公孫夏就懷疑公室中出了內奸;但是當他們得知嫌疑人竟然是執政大人時,也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兩人沒有打草驚蛇,而是暗中嚴密地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認為隻要切斷公子嘉與楚國人的聯係,就能粉碎他的陰謀。

  公子嘉試圖把情報送出城去,為此派出了一名老牌間諜。間諜在夜半三更時分摸到城根下某個排水溝處,準備通過那條溝溜出去,結果卻發現入口被封死了;他試圖撬開蓋子,卻不慎弄出了響動。巡夜的士兵們聽到異動,立即飛奔過來查看情況,但是那個家夥卻靠著靈活的頭腦和敏捷的行動消失在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