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楚共王殺王子申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187
  原來鄭人也得知了華夏聯盟內部不和的消息,人們又聽說楚國準備聯合秦國共同伐晉(楚人害怕鄭人在鄭成公死後改變立場,所以放出這個消息以增強鄭人的信心),於是說道:“南方有楚、河西有秦、濟東有齊、北方有狄;晉國有什麽?隻有中原諸侯而已。晉國雖然出現了明君,但是以中原之力對抗天下四方,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嗎?”

  但是晉人行動的速度相當快,晉悼公馬上把使者派到列國去,要求對方派出雜役修築製邑。齊靈公大怒,他不停地咒罵晉國人,又說了很多威脅性的話。

  晏弱說:“晉人的意圖再明顯不過,齊國如此再次拒絕要求,將會首先受到打擊。齊國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滅萊,沒必要節外生枝,更不要說替鄭國人擋箭了。”

  齊靈公這才放下身段,他把崔杼派出去參加諸侯會議,也不再幹涉其他小國的行動了。

  冬季之時,諸侯大夫第二次在戚會麵,晉人對結果感到滿意,隨即下令擴建製邑。工程竣工後,晉人便在製邑駐紮了大量的軍隊,以向鄭人顯示不可更改的決心。

  鄭國人見齊國已經屈服,楚、秦又沒有動靜;麵對敵人咄咄逼人的姿態,隻好選擇了求和。

  楚國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因為王室內部發生了動亂。

  前麵說過,子重有兩個最重要的黨羽、分別是王子壬夫和王子申,那兩個人都是楚共王的兄弟。大司馬子反戰敗自殺後,楚共王打算從兩人中選擇一位來填補大司馬的位置。

  王子申認為自己功勞比對方大(當然,王子壬夫也是這麽認為的),而且比對方年長,因此當仁不讓地把自己當成不二人選。

  但是當楚共王向子重征求意見時,子重卻推薦了比較聽自己的話、行事也不那麽張狂的壬夫,並提議由王子申擔任右司馬。大司馬是亞卿,右司馬不過是末尾之卿(排在左、右尹之後),希望一朝落空,王子申不禁大怒,繼而竟然跑到子重家裏去發泄怒氣,還要求子重認清現實,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子重語氣平和地告訴他:“老夫死後,你當然會成為大司馬;但是,如果你不收斂自己的脾氣,你到死也就是個右司馬。”

  這是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威脅,但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王子申卻絲毫沒有聽出其中含義。

  從此以後,王子申便繼承了子反未竟的事業(反令尹子重),並在反對子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年輕的王子申擁有了與自己德行不匹配的高位,於是變得特別奢靡無度。當他的食祿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奢侈開銷時,他就厚顏無恥地向國王索取土地和財物。

  當他的封地即將超過大司馬時,楚共王就嚴厲地警告他不許再要求封地。王子申隻好把目光對準了周邊小國,貪得無厭地從小國人那裏無休無止地索取財物。

  宋國五大夫在楚國期間,子重因為與華元的親密關係非常敵視他們。王子申見狀便主動與五大夫接近,成為他們在楚國的保護者。子重不能容忍這種事在他的眼皮底下發生,便說服楚共王,將五大夫送到彭城去了。

  不久諸侯進攻彭城,彭城守軍擅自撤軍,王子申認為他抓住了子重的小辮子,於是在楚共王麵前強烈抨擊彭城守軍的逃跑行為,企圖借此打擊子重的勢力。但是楚共王已經對這個兄弟感到厭煩透頂,他說道:“守軍雖然沒有執行命令,但是諸侯勢眾,指揮者挽救了數千名楚國子弟的生命,也算功過相抵了。”

  本年秋天,有個宋國商人專門拜訪了子重。商人受華元所托,給子重送去一座名貴的寶鼎,希望子重在對宋問題上高抬貴手。結果這個消息就被探聽到了。

  王子申大喜過望,他立即去見子重。當時那個價值連城的贓物正擺在客廳裏,王子申不時用貪婪的目光掃視著它,並且再次提出廢黜壬夫之事。

  子重耐心地傾聽著他的話。他的臉上堆滿了慈祥,語氣中充滿了溫暖,他說:“申啊,王和老夫最近也在考慮此事——壬夫不敏,簡直要成為第二個鬥椒了。如果你掌握了壬夫的任何罪證就一並交給我,老夫會在今年結束前給你答複,你隻要做好接替他的準備就好了。”

  結果那個自以為聰明的傻瓜信以為真,竟然真的把壬夫犯罪的證據交給子重,回去等待消息了。

  不久,周邊一些小國的使者來到郢都,他們受到子重的指使對王子申發出控告。使者們甚至說,王子申的訛詐比楚國要求的供奉還要多,國家已經不堪忍受,君臣們已經團結起來準備等待亡國的那一刻。

  由於王子申勒索的事實確實存在(隻不過被誇大了而已),楚共王便對他動了殺心。冬季之時,楚共王命子重和王子壬夫攻殺王子申,並抄了他的家。楚共王來到抄家現場,對著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頻頻咂舌,他又發現了十幾個操著各國口音的妙齡少女,不禁搖頭說道:“申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啊!”

  這一年,魯成公的夫人齊薑去世了(但不是魯襄公的母親)。當年穆薑(魯成公母親、魯宣公夫人)嫁到魯國時為自己種下數棵楸樹,想用木材為自己做古琴和內棺。後來她和叔孫僑如勾結在一起企圖發動政變、驅逐孟氏和季氏,改立新君。事敗後叔孫僑如逃走,穆薑也被軟禁起來,那些樹木就無人過問了。

  齊薑去世後,季文子命人砍了樹木為齊薑製作棺材。有人勸他說:“這不合禮製。宣夫人為姑(婆婆),成夫人為婦(兒媳)。婦應當供養姑姑,夫子卻用損害姑姑的方式成全兒媳,就是逆周禮而行。夫子取走了宣夫人的棺木,而宣夫人一旦去世,夫子將如何安葬她?《詩》說:‘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夫子真是不哲(智慧)呀!且宣夫人是君侯的祖母,《詩》說:‘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偕。’夫子製造不偕,必會遭到懲罰。”

  魯襄公三年(BC570)春,楚吳爆發了曆史上第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