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彭城歸宋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592
  晉悼公創造了晉國的極盛時代,也為中原地區帶來經久不息的巨大戰亂。持續的戰亂源於晉國爭霸天下的雄心壯誌,源於楚國頑強不甘的抗爭精神,也源於天下諸侯紛亂錯雜的恩怨情仇。

  魯襄公元年(BC572)春正月,晉欒黶、宋華元、衛寧殖及曹、莒、邾、滕、薛國大夫率領軍隊包圍彭城。

  前麵說過,楚、鄭兩國大張旗鼓地攻占了宋國的彭城,然後把桓族的魚石等五大夫安置在城中,楚國還派出三百乘戰車和相應步兵常駐彭城,以抗擊敵人的收複行動。

  楚國的這招棋與其說是楚人智慧的結晶,不如說是王室內鬥的結果(關於內鬥的過程和結局,我在後麵還會詳述)。

  楚國守軍在聯軍到達之前就撇下五大夫逃走了。楚軍指揮官臨行前要求五大夫跟著楚軍回國,魚石把流亡者召集到一起說:“我們在宋國得罪了右師才逃往楚國,在楚國又得罪了君王大夫才被遺棄到彭城。天下已經沒有容納我的地方,諸位想走就走吧!而我決定留在這裏,等待上天來處置我。”

  流亡者全都掉下眼淚,他們說:“上天容不下的豈隻你一人?我們要和夫子在一起!我們已經拋棄蕩澤了,不能再拋棄夫子了!”

  五大夫於是謝絕了指揮官的好意,楚國人隻得搖著頭離開了。五大夫送走楚國人,就像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似的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也沒有進行抵抗。

  聯軍順利收複了彭城,五大夫也被軟禁起來。當初晉人的想法是:如果五大夫敢於抵抗,就將他們送上西天。但是人們麵對眼前的情況,竟然不知道應當如何是好了。

  華元去看望了幾位老同僚,回來以後眼圈紅紅的。他對欒黶說:“五大夫無罪,他們隻是受到罪臣蕩澤的牽連才逃往楚國,況且桓族有大功於宋,所以就不要過於懲罰他們了!”

  欒黶後來請示了智罃,智罃又向晉悼公匯報。晉悼公說:“彭城是為宋人收複的,五大夫也是宋人。既然華氏為他們求情,就不要傷害那些人,把他們軟禁起來算了。”晉軍於是把五人帶回晉國,並將他們安置在瓠丘城(今垣曲縣東南)。

  聯軍解除對彭城的包圍後轉而北上伐齊。原來晉人去年向齊國乞師同伐彭城,齊靈公當時拍著胸脯打包票,後來卻食言了。

  原來齊靈公對晉國新君的看法與欒書相同:“一個從沒到過晉國的毛頭小子能興起多大風浪?晉國數年之內恐怕是沒法東進了。”但是這個在東方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在見到鋪天蓋地的敵軍開進邊境時才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不敢怠慢,急忙把崔杼派出去求和。

  齊國人爽約本來屬於意料之外的事件,諸侯也沒有進攻齊國的打算,結果這場矛盾就以和平方式解決,齊靈公又把公子光送到晉國去做人質;諸侯們還約定在夏天共同伐鄭。

  夏五月,晉韓厥和中行偃、齊崔杼、魯仲孫蔑、曹人、邾人、杞人出師伐鄭。當時晉軍獨自進攻新鄭西門,東方諸侯的軍隊駐紮在鄫(今河南睢縣東南)。晉軍攻陷了新鄭外城,又擊敗了從城裏衝出來的步兵。但是鄭人接下來便專與防守、不再主動出擊了。

  晉軍見不能再進一步,隻得放棄新鄭,會同鄫地的諸侯之師向東南進軍,劫掠了陳國的焦和夷;晉悼公和衛獻公各率中軍在戚地做為聯軍的後援。

  在行軍期間,仲孫蔑對韓厥說起一件蹊蹺事。

  原來崔杼在鄫地曾對仲孫蔑說:“我昨天做了一個怪夢,夢見先君太公指著我的鼻子破口大罵。罵完了他說:‘召康公曾以王命授權寡人征伐五侯九伯。諸兒(齊襄公)、小白(齊桓公)、無野(齊頃公)總算做到了,可是你看看你們現在淪落到什麽地步了?齊國究竟發生什麽災難,才使得我的子孫竟然淪落到跟著別人討伐無罪的諸侯、好歹不知的地步?’請夫子告訴我,我應當怎樣回答先君的問題呢?”

  韓厥一時沒反應過來,於是問道:“是啊,你怎麽回答的?”

  仲孫蔑說:“崔子根本不需要向我征求答案,他隻是想讓我知道:齊國有自己的主張,不會再參加聯盟的行動了。”

  秋,楚國大司馬王子壬夫率師救鄭。此時聯軍已經各自回國,楚軍於是搶劫了宋國的呂和留,鄭大夫子然為了配合楚軍的行動,率師占領了宋國的犬丘。

  九月,周簡王去世,周靈王即位。

  魯襄公二年(BC571)春,鄭軍奉楚國之命再次入侵宋國,這次是為了報複宋人收複了自己國家的土地——彭城。

  入夏之時,鄭成公一病不起。他感覺時日不多了,就把大夫們請過來交代後事。當時公子喜(子罕)為上卿,公子騑(子駟)為亞卿,公子發(子國)為少卿,三人率眾大夫圍在鄭成公的病榻前聽命。

  鄭成公說拉著公子喜的手說道:“髠頑(太子)年少,性情不敏,又不習政事,請叔父們盡力輔佐他。髠頑成才,乃是鄭國之福;不成才,寡人在天之靈將會產生怨恨。”

  卿大夫們紛紛稽首行禮。公子騑隨後說:“大國爭奪小國,小國理當追隨戰勝者,否則將麵臨亡國的危險。楚國王室昏亂,國家正在走向衰落;而晉國新君強而有力,他的地位甚至超過了曆代晉君,全華夏都依附晉國。在此情況下,鄭國不能獨自親楚,否則不但是與晉、也是與天下諸侯為敵。所以請允許我國與晉國媾和。”

  鄭成公頑固地擺著他那幹枯的手說道:“不可以!天下君主能為寡人舍棄一隻眼睛的,也隻有楚子了。寡人如果背叛楚子,就是背棄了盟約與楚子的功勳,寡人無信,天下誰能親昵鄭國?叔父們還是放過寡人吧!其他諸事,隨叔父們所欲。”

  秋七月九日,鄭成公去世,太子髠頑第二次登上君主寶座,是為鄭僖公。

  七月底,智罃、仲孫蔑、華元、孫林父、曹人、邾人在衛國戚地會麵,商討如何解決鄭國那個老大難。這次盟會本來邀請了齊國,但是齊國人借口國家受到東方萊國的威脅而缺席會議;東夷諸國的滕、薛、小邾(郳國)的君主也沒有到會。

  智罃說:“如果隻是想單純地以武力解決鄭國問題,我們就不必坐在這裏撓頭了。戰爭以外的手段也許會更有效、而且更持久,所以請大家用什麽好的辦法盡管提出來。”

  眾人一籌莫展,人們認為鄭楚如果不出現大的矛盾,鄭人肯定不會回頭了。

  但是孟獻子說:“可以擴大和加固製邑來逼迫鄭國。”製邑就是虎牢關,從前屬鄭國所有,在晉景公時期被晉國占領。

  智罃細細品味一番拍腿大叫道:“妙啊!您真是個有智慧的人!去年鄫之會時夫子就預言齊國不會來了,當時我還不信,但是今日終於應驗了。滕、薛、小邾的缺席也是由於齊國人從中作梗(三國小而且距離齊國近)。

  “因此寡君的憂患不僅有楚、鄭,還有齊國。我將向寡君請示,告知各國諸侯幫助加固製邑,此事如果能成,都是您的功勞;如果齊人不來,寡君將加兵於齊。夫子的方案不隻是寡君、也是天下諸侯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