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高 國之難(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473
  大家都笑了起來。國佐再次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齊國的衰落不是因為沒有忠貞的大臣,而是因為這種無恥之徒迷惑了國君,爬上了高位,用邪惡的手段引誘君主墮落。

  “這種人的地位越高,對國家的危害越大。我殺死慶克是為了清除國家的蠹蟲,而不是謀害公室大夫,更不是發動叛亂。

  “看看那個人都幹了什麽好事吧——當然,有些事你們還是不要知道的好——他沒有任何戰功,甚至連起床和睡覺的號令都分不清,所以他一直都是迷迷糊糊的。這樣一個人卻被任命為副帥,這是通過把君侯變得心智迷喪才獲得的。

  “君主喪失心智,政令就會昏亂;功臣會到懲罰,罪犯卻充斥朝堂。現在不正是這樣嗎?惡棍們所稱的叛國者是高敬仲的後人,是世世代代為國家謀福祉的齊國上卿!圍攻世卿的卻是慶克這種奸邪之徒,他們通過無恥的陷害把高氏逼上絕路,而高氏滅亡之後災難就要落到我們頭上了!

  “我們清除了這個渣滓不叫叛國——但是這個渣滓的同黨會稱我們為叛國者。我們也不能和公室軍隊相見,因為他們在執行君侯的命令。但是君侯被迷惑了,所以我們要以兵諫的手段警醒國君和國人,要他們分清什麽是善什麽是惡。

  “我現在要回到穀城去,與高氏形成犄角之勢,並在那裏等待君主的命令。你們願意走得就跟著我,不願意的就回家去。我不會為難任何一個人。”

  軍士們的情緒都很熱烈,發誓效忠國佐,國佐就帶著軍隊到穀城去了。

  公子角得知國氏也加入叛亂者陣營便立即逃走了。齊靈公現在感到雙倍的頭痛,不過他終於認清了一個“事實”:關於高、國、鮑三氏企圖篡位的消息絕非空穴來風。

  齊靈公準備用強硬的手段解決危機,但是國佐的來信又使他猶豫起來。來信的內容和國佐在軍營的講話差不多,隻是措辭十分謹慎委婉。國佐把責任全部推倒慶克頭上,並希望希望能與君主達成和解。

  頃夫人對此信再次做了惡毒的解釋,她把對奸夫慘死所不能表現出悲傷全部化為對國佐的憎恨:“當初君侯不相信未亡人的話,現在所有事都應驗了吧!所以你現在一定要聽我的。國佐是所有人中最陰險、最凶殘的,他想用虛偽的忠誠騙取你的信任,繼續他未完的計劃。

  “如果他不是發現慶克報告了陰謀,為什麽毫無征兆地突然回師除掉慶克?難道這還證明不了他犯下的罪行嗎?現在慶克死了,他就反攻倒算,又想要蒙蔽君主,這就叫以攻為守啊!你千萬不能答應他!”

  齊靈公那不辨是非的腦袋又一次被迷惑住了,他惡狠狠地說:“國佐以攻為守,寡人就以守為攻!”

  齊軍加緊了對盧邑的攻勢。十二月,盧邑形勢已岌岌可危,高弱趁著夜色穿過防線逃到魯國,守軍隨後向公室軍隊投降。

  幾天後,齊靈公和國佐達成和解,君臣舉行了歃血儀式。儀式完畢後,國勝私下裏對父親說:“君侯口中宣讀盟約,眼中卻凶相畢現,可見他已經對父親動殺心了。您應當早做打算,以免遭受不測。”

  國佐卻不以為然,他說:“自文公(高、國屬於文族)開始,還沒有哪任君侯敢對高、國發難呢!”

  國勝說:“可是,高氏已經逃亡了呀!”但國佐仍然自大地相信齊靈公不會對自己動手。

  齊靈公派國勝到晉國去報告齊國平定叛亂的結果。國勝進入新絳後卻發現晉國比齊國還亂,亂到連晉厲公都找不到了(被秘密囚禁了),他隻好向欒書遞交了國書。欒書向他詳細詢問了事件發生的全過程,然後說道:“夫子打算怎麽辦呢?”

  國勝說:“我將回國複命。”

  欒書說:“你如果回去,則你父子必死。”

  國勝說:“我知道,但我既不能逃避君命,也不能拋棄父親。”

  第二年(魯成公十八年)正月,國勝還在返國的路上,齊靈公召國佐和大夫們到內宮議事。國佐向往日裏一樣被群大夫們簇擁著走在最前麵,他和同僚們高聲談笑,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來臨。

  就離在內宮門不足十步的地方,一名宮廷衛士毫無征兆地突然橫戟刺穿了國佐的左胸,國佐甚至沒有來得及吐出一個字,就重重地仰麵摔倒在地。

  大夫們被突如其來的暴行嚇破了膽,紛紛逃進頃夫人的房間。齊靈公卻笑眯眯地把驚魂未定的臣子拉出來,帶著他們走下台階,請他們與自己共同分享觀賞國佐死相的快樂和滿足感。

  齊靈公圍著屍體轉了良久,終於長出了一口氣說道:“直到今天,寡人才真正嚐到作為一國之君的滋味啊!”

  國佐遇害時國勝剛剛到達清邑,清邑大夫命令他留在城裏等待君主的下一步指示。國勝的衛隊馬上被解除了武裝,國勝也被單獨囚禁起來。當天夜裏,一群殺氣騰騰的凶手衝進房間,按著慶克被殺的方式將國勝殺害了。

  國佐被安上三項罪名:棄命、專殺、叛國,但是他在定罪前卻沒有得到審判,更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

  這些罪名看起來是非常恰當的——在一個混亂的國家中,好人犯下這些罪行是十分正常的。國佐因罪被處死,他不但不能享受大夫的葬儀,反而被曝屍七天。七天過後,他的族人偷偷將屍體收殮起來,並草草將它安葬了。

  就在人們收殮國佐屍體的時候,臨淄城下起了淒迷的冬雨。到了夜間,氣溫驟降,冬雨就變為鵝毛大雪了。而此時宮中的鼓樂歌舞彌漫著整個都城,悲鳴的回風與曼妙的樂曲交織一處,在城市上空久久不散。

  宮中的貴族們酒興正濃,人們噴著酒氣高聲談笑,氣氛熱烈而喧囂;而無數的國人卻躲在家裏暗自哭泣。人們禁不住為這位“一生為國盡忠,卻最終死在他所忠於的人的手中”而哀歎;哀歎國家竟如此多災多難,哀歎公室的竟然如此墮落不堪,也哀歎自己生不逢時。

  慶克的兒子慶封被策封為大夫,以“子承父業”,另一個兒子慶佐被任命為司寇。看到慶氏“後繼有人”,頃夫人感到非常欣慰。

  後來,晏弱對齊靈公說:“當年楚莊王滅亡若敖氏之後,又保留了鬥克黃的祿位,以延續對若敖氏先人的祭祀。高、國世代為公室上卿,沒有兩家輔佐,齊桓公就不可能即位,齊國就不能成為霸主。

  “兩家其功勳如日在天,卻相繼毀滅,以至於國人盡哀;這不是齊國的福祉,而是國家的災難,所以請君侯召回流亡者,以靖國難,以安國人。”

  齊靈公冷靜思考了一番,他也認為不能把國家大權交到一個新晉奸夫的族人和同黨手裏,幹正事的時候還得需要兩個老氏族支持。齊靈公於是把高弱和和國弱從魯國召回來,恢複了他們的卿位和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