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呂相絕秦與麻隧之戰(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166
  晉厲公於是把重擔交給呂相,呂相的朋友們請求和他一起出使,他們說:“我們既然承諾要保護你,就要保護到底;你如果回不來,我們如何兌現諾言?”呂相大為感動,就帶著朋友們到秦國去了。

  呂相見到秦桓公,當庭發表了一篇千古名文《絕秦書》。

  呂相說:“昔日我獻公與秦穆公結好,勠力同心;以盟誓來約束行為,以婚姻來加強關係。之後,上天降禍晉國,文公流亡齊國,惠公流亡梁國。獻公去世後,穆公念及舊好,使我惠公回國主持社稷。但惠公不能成大事,所以兩國爆發了‘韓之戰’。秦人後來又將文公送回晉國,以上都是穆公的賜予晉國的恩惠。

  “文公披甲持兵,跋涉山川,東征諸侯;又率虞、夏、商、周四代之後朝見穆公,以報答穆公的舊德。鄭人與晉存有舊怨,文公率諸侯與秦師圍鄭。秦大夫未征得文公之命,擅自與鄭結盟。諸侯痛恨秦人無義,請追擊秦師;文公恐懼,竭力安撫諸侯,秦師才得以全身而退;於是我國才有大恩於秦。

  “不幸的是,文公不久去世。穆公不善,蔑視我先君,欺侮我襄公,入侵我崤地,截斷我同好,攻伐我城堡,滅亡我費、滑,離散我兄弟,擾亂我同盟,顛覆我國家。我襄公不敢忘記穆公舊勳,又懼怕社稷崩塌,所以才發動崤之戰。襄公願意向穆公請罪,穆公不聽,隨即與楚謀劃晉國;上天有眼,楚成王殞命,穆公因而未能得誌。

  “穆公、襄公去世後,康公、靈公即位。康公本是晉國所出,他卻依然要削弱我公室,傾覆我社稷,縱容我奸賊(大概指士會、先蔑等人),搖蕩我邊疆,所以才發生令狐之戰。康公仍不悔改,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所以才發生河曲之戰;秦人不能東行,完全是由於康公的過錯。

  “等到君伯即位,我先君景公引領西望說:‘現在可以體恤我國了吧?’但是君伯仍然不能加惠晉國,趁我國有赤狄之難時入我河縣,焚毀箕、郜兩城,芟荑我農田,騷擾我邊陲,所以才有了輔氏之戰。

  “之後,君伯也對禍患擴大產生悔意,而希望重溫獻公、穆公之好,因此派遣伯車(秦桓公長子)前來,向景公發命說:‘我將與汝同好棄惡,複修舊德,以追念先君之功勳。’誓言未成,景公去世。

  ”寡君即位後為延續遺願,這才有了令狐之盟。而君伯又不善,背棄盟誓。白狄與君同在雍州,乃是秦國仇敵、晉國姻親。君伯來賜命說:‘我與你共同伐狄。’寡君畏懼君威,不敢顧及婚姻關係,而發命於軍吏。可是君伯生出二心,對白狄說:‘晉人將討伐你們。’狄人憎惡秦人無義,所以來告。

  “楚君厭惡君伯二三其德,也來相告:‘秦人背棄令狐之盟,請求與我結盟,昭告昊天上帝、秦國三公、楚國三王說:“我雖然與晉有盟約,但我唯利是圖。”’不穀厭惡他毫無信用,所以特來告知,以懲罰不義之徒。’

  “諸侯聞聽此言,無不痛心疾首,聚集在寡君身邊。寡君因此率師以聽秦命,但仍希望得到和平。如果君伯能惠及諸侯,憐憫寡君,將是寡君的希望,寡君將安撫諸侯退師,怎敢挑起戰亂?如果君伯不能施加恩惠,寡君不才,將不能說服諸侯。寡君言語已盡,何去何從,唯君所欲!”

  《絕秦書》中存在太多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胡攪蠻纏的內容,秦國宮廷之上也從不缺乏有著出色辯才的人物。呂相情緒高漲、表情激動、唾沫橫飛、手舞足蹈地發表完演說,並興奮不已地等著秦人來反駁,但是此時卻沒有一個人發聲;因為秦人心裏都很清楚,晉人需要的是開戰的由頭,而不是在嘴上與秦人一爭高下。

  秦桓公清清嗓子說:“晉侯派你到這來胡說八道一通,以激怒寡人和大夫們。但是你覺得我們在乎你怎麽說嗎?晉侯以為他有十萬鐵甲就可以逼寡人就範嗎?秦人絕不懼怕戰爭,絕不簽訂城下之盟,所以請你回複晉侯,一切隨君所願!”

  秦人堵住了和平之路,華夏諸侯聯軍立即向西進發。欒書、中行庚率中軍,士燮、郤錡率上軍,韓厥、智罃率下軍,趙旃、郤至率新軍,郤毅為晉厲公禦戎,欒鍼為車右;各國君主親率本國軍隊向西進發。

  晉軍從龍門山西渡黃河,向西偏南行進,渡過洛水後保持行進方向不變。諸侯軍則通過崤山隘道和桃林塞,並在華縣西麵北渡渭水。

  魯成公向孟獻子詢問戰爭結果將會如何,孟獻子說:“晉上下和睦,諸侯團結一心,此戰必大獲全勝!”

  秦人堅壁清野,毀山挖溝,處處給聯軍製造障礙,秦國的同盟者——西戎騎兵——也不分時間和地點騷擾聯軍。

  五月四日,聯軍在麻隧(今涇陽縣北)會師,隨後與駐紮此地的秦軍主力展開決戰。聯軍投入的戰鬥部隊隻是晉軍,諸侯軍隊則占據各個要處負責堵截、追擊逃兵。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秦軍的數量單與晉軍相比也是不足的。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太陽落山,秦國將軍成差和不更女父被俘,秦軍大敗,不得不拚死突圍。

  秦軍選擇的突圍地點駐紮著曹軍,曹成公興奮不已,他揮劍呐喊道:“不要使一個秦人跑了!”話音剛落便身中數箭、壯烈犧牲。

  秦軍一個衝鋒就從曹軍防線上碾壓過去了。秦軍過後,曹軍陣營一片狼藉,像是被颶風席卷過似的,幾乎什麽都沒剩下,聯軍見此慘狀不禁咂舌。此時天色已晚,晉人不敢繼續追擊,欒書傳令收兵,秦軍便渡過涇水逃走了。

  聯軍在麻隧休整了兩天,曹人又收殮了曹成公。第三天,聯軍渡過涇水,到達涇西的侯麗城。侯麗城到雍都數百裏地形複雜,路途崎嶇,途中再沒有城市且人煙稀少。聯軍地形不熟,水土不服,又怕遭到伏擊,便在原地築土為壇,舉行了祭祀儀式,儀式舉行完畢後諸侯們便掉頭回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