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滅潞(十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68
  鐸辰、留籲曾是昔日的強國,兩國在與潞國爭奪赤狄霸主地位的鬥爭中敗下陣來。潞國為了對曾經的對手進行打擊報複,對兩國進行了嚴酷的壓製和剝削。

  兩國君主恨死了酆舒,就對使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再派出一兵一卒,兩君又分別和晉國簽訂盟約並交納了人質。晉人拿到了盟書,立即開始大肆宣揚與兩國結盟的消息,並敦促潞氏的同盟軍發動叛亂。

  曲梁城內一時間人心惶惶,聯軍將士各懷心事,酆舒走到哪都覺得旁人看他的眼神充滿了冷酷的敵意,他也就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鑒於城內隨時都可能發生兵變,酆舒決定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挨打。但是這個命令在別人看來,與其說酆舒想要背水一戰,不如說他想要趁亂逃跑。

  六月十八日淩晨,曲梁城的所有城門突然大開,赤狄聯軍從各個城門出擊,鐸辰、留籲的士兵們跑到晉軍麵前便拋棄了武器向對方投降。

  但是晉人要求他們撿起武器進攻潞軍,然後就爆發了一場大混戰。潞軍的盟友們全體倒戈,潞軍麵對數倍於自身的敵人毫不畏懼,拚死作戰,士兵們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仍然幻想著勝利的奇跡能夠出現。結果卻是隻有一小部分人突破重圍,而主力則死傷殆盡;他們的司令官、酆舒卻可恥地化妝成普通士兵逃跑了。

  聯軍在正午時分占領了曲梁城,並在那休整了兩天。第三天清晨,聯軍繼續向潞城進發;第八天,潞國淪陷。潞子嬰兒領著大夫們打開城門向晉軍投降,他見到荀林父時臉上還掛著一副“不關寡人的事啊”的苦命相。

  荀林父按照晉景公的指示將潞人全部貶為奴隸,把其中的一半人口獎勵給聯軍各部,把另一半遷到晉國;對於繳獲的財物也是這樣處置的。

  鐸辰、留籲等國雖然派兵加入討晉聯軍,但是由於軍士們在曲梁之戰中能夠倒戈,荀林父也沒有對諸國做出懲罰,隻是在與幾國君主舉行完盟會後就把他們打發回去了。

  就在荀林父處理善後事宜時,黎氏人請求允許他們複國。這個請求得到批準了,他們繼而就提出了一個過分的要求:他們竟然想要把潞城劃歸黎氏所有!

  荀林父沉下臉來,用一貫厚重的嗓音和不疾不徐的節奏說道:“潞氏城是罪惡之城,是百年戰亂的發源地。寡君在出征之前就發命,一旦占領潞城就毀滅它;並說:‘敢複潞城者,晉必誅之!’你們現在還想保有這個禍根嗎?”黎氏人忙搖頭擺手。

  聯軍陸續帶著自己的戰利品回國,晉軍最後離開;軍隊在回師前搗毀了城牆,並將城市付之一炬。

  晉景公收到戰報,便即刻著手準備為荀林父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凱旋儀式,又為趙朔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葬禮。晉人既為取得空前勝利欣喜若狂,又為失去了趙朔和大量勇士悲痛萬分。趙莊姬身著重孝,抱著年幼的趙武,向前來吊唁的人答禮。她的表情與其說是麻木,不如說是剛強,她已經預感到丈夫的早逝,卻沒想到他死得那麽慘烈。

  晉國使者傾巢而出,向列國通報滅亡潞國的驚天戰績;諸侯使者蜂擁而入,人們帶著重厚的禮物,對晉景公表達極盡阿諛之能,他們臉上也不再是邲之戰後表現出的幸災樂禍的態度了。

  酆舒和焚如跑到衛國,因為他們知道衛國與晉國曆來不和。可是冤家路窄,兩人前腳剛到衛國,公孫蘇就興衝衝地返回家園。

  衛穆公依稀還記得眼前這位老堂叔年輕時的樣子,轉眼間公孫蘇已經在潞國當了將近三十年奴隸,叔侄倆不禁抱頭痛哭。

  哭著哭著,衛穆公不禁破涕為笑,他說:“寡人要送叔父一個絕世大禮,足以補償叔父三十年遭受的苦難。”說完他就把酆舒傳上公廷。

  公孫蘇說:“如果沒有晉人,臣恐怕就要老死在潞國了;晉人比臣更需要這個敵人,如果君侯還能念及臣舊日的功勳,就把他送給晉人吧!”酆舒的結局就這樣確定了

  衛國人把兩人押解到晉國,晉景公說:“他們不但殺害了寡人的姐姐,而且殺死了眾多晉國的勇士。就讓國人決定他們的下場好了。”兩人隨後被扔到集市上,憤怒的晉人一哄而上,轉眼間就將二人撕得一塊肉都不剩了。

  晉景公賞賜荀林父赤狄奴隸一千家,又賞給士渥濁一個縣。他對士渥濁說:“寡人獲得赤狄的土地,荀伯立有打大功;但是如果沒有你,寡人恐怕早就失去荀伯了。”

  在晉軍凱旋之後的一個月裏,荀林父家門庭若市、訪客就沒斷過,平時沒有來往的人也都冒出來了;荀林父不但要接待各位來訪者,還要進行回訪。

  他不堪其擾,便悄悄躲進一個低級官員家裏。但是不久便傳出來關於荀林父“冷漠無情”、“居功自傲”、“心有異誌”的謠言。

  荀林父煩惱不已,他把兒子荀庚(中行庚)叫到身邊說:“潞國曾是華夏諸侯的百年禍患,即便是齊桓公那樣的霸主也無力與之為敵。現在滅亡潞國的偉大功業竟然被我完成,不單國人、同寮,就連君侯和天下人也要對我視以側目。

  “我曾經是個犯下死罪的人,現在僥幸建立無上功業,我還有什麽可以奢求的呢?謠言已經興起了,如果我還恃仗君主的寵愛貪圖富貴的話,不是和若敖氏一樣了嗎?潞氏滅亡了,赤狄的餘孽也會很快滅亡,我不能再把剩下的功勞據為己有。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還是把它讓給後來人吧!”

  第二天荀林父就帶著荀庚去見晉景公,向晉景公辭去卿位和官職。對於眼前這位三世五朝元老的請辭,晉景公表現得十分惋惜,他連續挽留了三次,荀林父也推辭了三次。

  晉景公見他去意已決,於是眼含淚水向他征求繼任者的人選。荀林父說:“士會的品德、才能遠超過臣,他會比臣做得更好。”

  荀林父告老後,士會為中軍將,荀首為中軍佐;郤克為上軍將,荀庚為上軍佐;欒書為上軍將,趙武還在搖籃裏扳腳趾、吐泡泡,自然不能擔任官職。下軍佐的人選就成為擺在晉國公室麵前的一道難題。

  按資曆,趙同當然是不二人選,但是他在與赤狄作戰時發生的那些糗事被揭發出來了。人們認為他和趙括不但臨陣怯敵,而且對韓厥有見死不救、忘恩負義的嫌疑,並間接導致了趙朔的死亡。

  晉景公心裏已經有了人選。他不想趙同鬧得太厲害,就就支開他、派他到成周去獻俘,然後趁他離開之際任命郤犨(郤步揚之後)為下軍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