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滅潞(十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612
  聯軍走了二十裏左右時,天已經黑得無法繼續前進,欒書這才下令露營,但是不許生火。第二天淩晨,隊伍繼續進發。

  快到要塞時,公孫蘇和一些高大的騎兵換上赤狄的服裝走在前麵,一些晉兵則裝成戰俘的樣子走在隊伍裏,其餘的人則躲在瞭望哨看不見的地方。

  公孫蘇來到城下,謊稱押送俘虜回國,就這樣騙開營門。隊伍進入要塞後,公孫蘇發出信號,“赤狄”騎兵突然挺起武器向守衛者衝去;那些“背負雙手”晉兵也掙開繩索,抽出藏在衣服裏的短兵器向敵人發起進攻,欒書帥軍長驅直入,要塞中的奴隸們也加入了戰鬥;戰鬥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就結束了。

  聯軍已經完全占領了要塞。欒書馬上派出信使向大本營匯報戰況,然後命令把赤狄的屍體拋到一條隱蔽的山溝裏,又讓大家盡量換上赤狄的服裝,裝作一切如常的樣子,專等不明真相的敵人上鉤。

  在主戰場上,第二天的戰鬥是圍繞著兩翼展開的。戰事開始時,雙方的中軍都列陣等待對方的進攻;由於赤狄左右兩軍的大營昨天都受到很大的破壞,所以聯軍便從兩翼處向敵人發起進攻。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雙方的兩翼打得人翻馬叫、難舍難分,中軍卻象泥塑一樣巋然不動——這是因為雙方都占據有利地勢,誰也不想主動進攻。

  後來,在聯軍的猛烈進攻下,赤狄那千瘡百孔的左軍大營終於被攻陷了。左軍開始向中軍退卻,他們在撤退時又放了一把火以阻止敵人進攻,這樣就把剩下那半營地也燒得差不多了。聯軍被大火和障礙物所阻攔,不得已停才止追擊。

  晉上軍的進行得卻不太順利,兩軍一直處於膠著狀態。但是荀林父看到既定目標已經達到,就鳴金收兵了。

  當天晚上,欒書的信使和先前出發的那支傷病隊伍幾乎同時到達晉營,將領們得知欒書已經占領了滏口陘要塞後都非常興奮。荀林父要求知情者不得泄露消息,然後要求下軍把欒書的旗幟重新豎起來,造成一種欒書已經率軍歸隊的假象。

  下一天清晨,酆舒發現聯軍改變了作戰策略:軍隊沒有出陣列隊,各營軍卒都在忙著加固防線,看樣子好像要和赤狄打持久戰了。

  此時赤狄的營地已經被大大壓縮,由於左軍遭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糧食也出現了短缺,酆舒看到這個情況便決定撤軍。他把軍隊分成兩部分:自己率領中軍和右軍沿汾水北上,然後從祁縣折入太行山;左軍則由狐絳帶領,直接從滏口陘撤退。

  實際上如果時間充裕,狄軍本來都是可以從滏口陘撤退的;但是那裏的入口太過狹窄,龐大的軍隊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而且山前地勢複雜無法進行有效防守。

  酆舒受到了晉人的欺騙,以為滏口要塞仍然在自己手裏,所以才製定了上述計劃。如果要塞沒有失陷,則分兵撤退的方案看起來是非常明智的。

  當天夜裏,赤狄的軍營依然燈火通明,但是軍隊已經開始撤退了。撤退是有序地、悄悄地進行著的。直到第二天早上,聯軍才發現敵方隻剩下數座空營了。

  晉軍開進敵營,根據現場留下的雜亂印記判斷出赤狄撤退的方向和大致人數。荀林父命中軍和上軍追擊赤狄主力,命趙嬰齊進軍滏口陘。

  太陽偏西之時,狐絳帶領的左軍一路急行軍趕到滏口要塞郊外,他命令大部隊原地休息,自己則帶著一支小隊來到門外,喊著要塞長官的名字。

  不多時,已經淪為階下囚的長官便在“衛隊”士兵的簇擁下露麵了,他下令打開大門,這隊人直接鑽進了圈套。

  赤狄被晉人施展的各種各樣的詭計所戲耍,經曆著各種各樣的失敗;結果當狐絳發現自己又著了晉人的道道時,他竟然失去了最後一點鬥誌,象征性地比劃了一番後就繳械投降了。

  狐絳被帶到欒書麵前,欒書親手解開他身上的綁繩說:“這位可是先大夫子犯的後人,不可以對他無禮。”

  要塞外麵的敵人先聽到裏麵的打鬥聲,後又看到很多晉兵出現在牆垛後麵,這些人就拿著武器衝過來。前麵說過,這裏的地形狹窄複雜,人數眾多非但不是優勢,反而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進攻的敵人拉不開戰線,隻能擠在一起;他們隻能發出少量的箭和投槍,而守軍隨便射出一排箭就能殺傷很多人。前麵的人想要後退,後麵的卻一直向前湧,敵人自己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很多人就被擠死、踩死了。

  敵人終於放棄了對大門的進攻,他們留下成堆的屍體退回去了。赤狄左軍的副帥把軍官們聚在一起說道:“晉人的數量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所以不要執意去奪回要塞了。我認為應當派一支軍隊仰攻要塞,吸引敵人力量以掩護主力從隘道通過,這樣可以使左軍免於被全殲的命運。”

  赤狄一部進攻城牆,騎兵則在遠處向要塞守軍放箭;其餘的步兵排成四列縱隊,用盾牌護住側麵和頭頂,快速通過隘道。這確實是一個很高明的計策,狄軍開始時通過得非常順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山道那狹窄的入口又擠滿了人。

  剛剛人們還能跑步前進,現在卻堵在道上動也動不了,要塞內射出的利箭標槍如同飛蝗一般又給敵人造成了很多傷亡,那些被射殺的人又成為阻礙軍隊通過的路障僵屍。

  赤狄隻能分批次地采取行動,這樣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此時晉下軍輔助部隊的騎兵首先趕到了,他們高興地看到敵人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騎兵並不迫近敵人,而是在稍遠處射殺敵人,當敵人的騎兵衝過來時他們就後撤(此時他們的人數還是很少的),而敵人又不敢追擊太遠;敵人返回時騎兵就再次出擊,就這樣反反複複攻擊、撤退,擠壓、拉伸,再擠壓、再拉伸。

  聯軍的車兵和步兵也陸續趕來,士兵們越聚越多,終於多到可以發動一次像樣的進攻了。聯軍在進攻中很快就看到了飄揚在敵人要塞之中的、欒書的軍旗,士兵們禁不住歡呼起來,營內的士兵也報以同樣的歡呼;伴隨著歡呼聲的是震天響的戰鼓聲。

  歡呼和鼓聲給敵人造成極大的心裏壓力,尤其是密集的戰鼓聲,好像就是來催命似的。於是敵軍士卒不再聽從命令,軍官也不再發布命令,所有人都開始四處奔逃,他們鑽進山林或者從尚未合攏的戰線的空隙鑽出去,而聯軍此時也放開手腳大肆屠殺。大批無法逃生的敵人隻得繳械投降了。

  晉軍主力和黎氏軍跟在赤狄主力的後麵,聯軍主力離敵軍既不太遠也不太近,小股騎兵則不斷騷擾敵人後隊。赤狄中軍和右軍的實力保存得仍然很好,酆舒也不斷在撤退的路上設置些小陷阱、小障礙對付騷擾者,聯軍騎兵因此沒少吃敵人的苦頭。

  幾天之後,赤狄退入曲梁城。曲梁城位於潞國西北約七十裏處,是赤狄四國潞氏、鐸辰、留籲、廧咎如的門戶。酆舒不肯繼續撤退,他決定在此地與聯軍作最後的決戰。

  荀林父派使者到鐸辰、留籲去,警告他們說,就算兩國君主不能阻止已經與酆舒聯合在一起的軍隊作戰,也不得再派出新的軍隊支援曲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