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楚莊王滅庸(八)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577
  當“庸國防衛圖”繪製好了的時候,鬥般激動不已——這就是庸人的“死亡判決書”啊!此時庸豹已經帶著一半的軍隊去迎戰鬥椒,麵對鬥般的敵人數量與進攻者相比已經處於劣勢。

  這時楚軍已經不再掩飾他們的“某些意圖”。士兵們迅速建造了數個移動雲台,做出要從正麵進攻的樣子。這種雲台上可以搭載多名弓手,當軍隊攻城時可以居高臨下用火箭壓製防守的敵人。

  同時楚人還天才地發明了一種“車浮橋”,就是在每段浮橋下裝上輪子。這種車浮橋可以在營內製造,需要使用時就推出軍營、推進河裏。

  當軍營中緊鑼密鼓地製造各種器械時,輔助部隊和秦人也按照命令悄悄向著預定地點進發。想讓庸人看到的,鬥般就大張旗鼓地讓對方看個夠;不想被敵人發現的,鬥般就將行動隱藏起來,使對方到死也看不到。

  自從投石機建成之後,楚人就沒日沒夜地對敵人進行襲騷:白天拋石球,夜裏拋火球,城內砸毀燒毀房屋無數,平民都退到投石機射程以外的地方去了。

  這一天,鬥般估計鬥椒應該已經推進到距離庸國不足一天的路程了;他鄙視鬥椒,不想與他分享勝利的榮譽,於是傳令在當天夜裏發動總攻。

  進攻是在醜時開始的。進攻前楚人一直在向城裏投石頭,就這樣折騰了大半夜。後來楚人停止騷擾,庸人疲憊不堪,士兵們就抱著武器睡著了。

  可就在此時,楚軍營中鼓聲乍起,如同天外驚雷一般的戰鼓聲將敵人震起來;號角聲也緊隨其後,在山穀中此起彼伏,相互回應。

  敵人驚慌失措登上城牆,他們看見楚軍營中燃起大量的火堆和無數的火炬,士兵們拆除了軍營圍籬,在壕溝上架起板橋,把各種攻城器械迅速推出來。

  數座浮橋很快連接完畢,撞城車首先通過浮橋,步兵跟在後麵;撞城車猛烈撞擊城門,士兵們則然後分散開來,舉著盾牌緊貼城牆。

  庸人幾乎全被吸引到正麵,他們擠在城牆上向下放箭,扔石頭和滾木;雲台上的楚兵則用火箭射擊防衛者,很多中箭著火的敵人也被當做重物,被同伴推下去了。

  在方城的側後麵,大批如同山魈一般的山戎士兵手腳麻利地爬過破敗的城牆,然後一些人便迫不及待地衝進去施展他們的拿手的絕活——製造混亂;另一些人則順著城牆向下坡跑,在到達特定地點後向城牆外扔下繩索。城外集結了大量的秦人(他們不善於爬山),秦人便抓住繩索爬上城牆,跳下去向城內的敵人發動進攻。

  庸人對側麵毫無防備,士兵們匆忙間拿起武器迎戰。秦軍隻刺殺進行抵抗的人,而山戎則喜歡追逐逃跑的人。所有不想被奴役、又不想逃跑的庸人聚集在房頂上、在房屋中、在大樹上、在巷道中投入最後的戰鬥,他們抓到什麽就用什麽,一切可能的東西都成了武器。

  庸人的頑強徹底激怒了秦軍,他們進攻城中最高大、抵抗最激烈的建築物;而山戎則四處放火,搶劫富有人家。

  守城的庸人被迫分兵支援城裏的抵抗者,這時一支化妝成庸兵的魚人在叛徒們的帶領下混到城門口,他們殺死守門的士兵,打開城門,把楚軍放進來。

  楚軍湧進方城時,取勝就隻剩下時間問題了。由於鬥般下達的命令是:“不接受男子的投降。”楚軍的暴行引起更為激烈的抵抗,庸人甚至把自己點上火,抱著楚人與其同歸於盡。

  當一些建築物即將被攻克時,在裏麵避難的人(通常是老弱婦孺)就放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人們害怕被楚人生擒,寧可自焚也不祈求活命。

  庸豹得到急報,立即率軍趕來支援,但是他很快就碰到了前來尋找他們的楚軍。於是雙方就在街道上、在房屋中、在一切可能的地點進行交鋒。庸豹身上布滿了各種武器造成的傷口,至死都沒有退卻。楚軍人數越來越多,庸人很快就被擠壓在一片狹小的區域,這些人在生命最後時刻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全都麵對敵人戰死了。

  拂曉之時,城市的大部分已經淪陷,隻有少數地方還在負隅頑抗。被庸人囚禁的楚國戰俘終於獲得了自由,鬥般進入方城,他深情地擁抱受盡苦難的、被解救的戰俘,下令用盡一切手段消滅最後的敵人。

  戰鬥在正午前結束,除了叛徒,庸國的成年男人沒有一個活著的;作為輔助的山戎部隊也受到了一些誤傷,因為他們情急之下忘了口令,或者有些友軍士兵聽不清他們的口音。

  黃昏時分,鬥椒率領的左軍急匆匆地開進庸國,他巡視了一圈之後就用帶著嫉妒和揶揄的口氣責備鬥般,說他不該殺人太多,那語氣就像石溪之戰時鬥般責備他一樣。

  鬥般反唇相譏道:“如果庸人知道攻城者是你的話,在你眼前這些活人也會抵抗到死。”

  庸國就這樣被摧毀了,但是楚人在清理屍體時卻沒有發現庸豹的叔叔,有些重要人物也都消失不見了。原來庸豹的叔叔見勢不妙,在城門被攻破的時候便帶著下屬逃進深山。他現在所帶領的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群流寇;他摧毀山戎的城鎮,進行報複和搶劫,最後還是被分割包圍了。

  他身邊每天都有人逃跑,最後留在他身邊的人們中間隻有少數是忠誠的,大部分人是最邪惡的暴徒。他們殺掉了那些忠實的人,割掉了他的首級而“投誠”了。

  楚莊王為勝利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儀式結束後,秦軍和巴軍就帶著屬於他們的戰俘和戰利品心滿意足地返回國內。

  楚莊王又擠出一頓飯的時間接受戎主們的朝見和諂媚,微笑著傾聽那些他根本聽不懂的廢話,他卻和子夷單獨呆了兩個整天。

  楚莊王有個問題一直沒有想通,他問道:“寡人不太明白的是,作為一個君子,您為什麽對你們的敵國的態度轉變得如此之快?”

  子夷說:“之前的楚國,都是先君和大臣們描述的,現在的楚國則是我親眼所見的。古人說‘要順天時’,上天要啟楚,我不敢不從。”

  楚莊王問:“如果楚國再次發生災難,你是不是還要攻楚?”

  子夷說:“趁國之危,無道;無道者違天;違天者不詳;不詳者上天必將降大禍。庸國的下場已經擺在大家麵前了,我怎麽敢違天呢!”

  當楚莊王返回到郢都時,他在沿途欣喜地看到楚國已經從災難中解脫出來了。人們正在重建家園,開始新的生活;郢都的城牆也已經修繕了,危房被推到重建,街道幹淨而平整,容留的災民也也陸續返回家鄉,國家又恢複了昔日的繁榮。

  申息的北門重新打開,商賈們的生意恢複了正常,一個個興高采烈。

  楚莊王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凱旋儀式。當人們都在以各種形式慶祝狂歡時,楚莊王帶著一班大臣前往太廟,跪在在先人的神主前進行告廟:“各位先王曾祖,太祖:後人熊呂不辱先君,盡發國士,滅庸國,山戎臣服,四夷安定。雖此,熊呂不敢寧居,必要以先君開拓進取之精神為君臣之訓誡,無日不警,無日懈怠。敢告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