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楚莊王滅庸(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92
  楚國在本年度發生了一係列重大事件,事件以天災開始、以人禍續之、最後以庸國的滅亡而告終。

  進入夏季之時,楚國遭遇了罕見的洪災。無邊無際的黑雲從雄偉壯麗、連綿不斷的巫山和荊山山脈中吸取了力量;烏雲蒸騰升起,又化為狂雨降落大地;淒厲的閃電和狂怒的暴雷預示著上天將要崩裂。暴雨接連不斷,細小的河流變成寬闊的大河,河水漫過堤岸河灘,低窪地帶形成了眾多的湖泊濕地。

  諸多河流匯入長江以後,長江水位猛漲。楚王室要求各地務必做好防汛和轉移人口工作,保人、保糧、保牲畜。

  時間進入秋季,楚國西部地區首先遭受洪災,數不清的城邑鄉村被衝毀,無數的良田被淹沒;人口被迫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大量災民湧入郢都。

  都城內除了王宮,所有的建築物都被用於安置災民,城樓上、太廟中、各個廣場,甚至官員的家裏都擠滿了難民。巡邏隊如臨大敵,日夜穿梭於各條街道,以防發生意外事件。

  但是郢都逐漸也變得不安全了,洪水滾滾而來,楚人關閉城門,又在城門的內側壘砌土堆,以防止洪水從縫隙滲入。官員們登高一望,見烏雲翻滾的天際之下是無盡的澤國,滔滔洪水卷著數不清的人和動物的屍體、建築物的殘骸以及一切被它的力量摧毀的物體,滾滾向東流去。

  十幾日之後,洪水才漸漸退去,接下來各地又發生了饑荒和瘟疫。郢都糧食的存量也開始告急,運糧的隊伍仍然無影無蹤。官員們把城內的災民疏散到其他城邑去,然後開始清理城市、開渠排水、修複道路。

  就在這時,信使送來急報說,楚國周邊的“蠻國”幾乎全都反叛了。

  這次反叛的首領是秦楚交界的崇山峻嶺中的兩個山戎國家麇和庸。麇國在今陝西白河、漢水南岸,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兩國屬於姻親關係。

  麇與楚之間的恩恩怨怨在前麵已經敘述過了。當洪水衝毀堤岸漫過平原時,麇人和庸人就開始上躥下跳;當楚國的饑荒和瘟疫蔓延開始時,兩國就肆無忌憚地開始出動軍隊,聯絡其它蠻族劫掠楚國城邑,並準備向郢都進軍。

  郢都以南的廣大地域、即今湖南北部的山澤地帶,分散生活著很多原始部落,這些部落統稱為“百濮”。由於百濮沒有形成較大的勢力,所以楚國也沒有在南方重點設防。

  麇國大夫公子夷帶了一個使團到百濮去。他把百濮的長老們召集到一起說道:“麇和百濮有著相同的祖先。四百多年前武王伐紂時,百濮先人立有大功,所以周成王把百濮的一支封到麇地建立麇國。而楚人沒有半點功勞,隻是因為那個早死的鬻熊做過文王的老師,他那厚顏無恥的兒子熊繹便以此為借口,為自己求得了丹陽封地。

  “長期以來,楚國都是百濮的敵人,他們用虛偽的仁義引誘樸實的人前來投靠,得手後便原形畢露,殘酷地奴役他們,把人當成牟利的工具:你們哪一個部族沒有向楚人進貢過獸皮象牙?哪一個沒有承擔過沉重的賦稅和勞役?哪一個沒有進獻過美麗的女兒姐妹供渾身酒臭的楚人肆意享樂?楚國人是不是稍有不順心、或是僅僅是感覺到受到了輕視、就對你們進行野蠻的征伐?你們是不是連立嫡長子的權力也要由楚人授予?

  “盡管你們比奴隸富有,但是你們卻沒有奴隸快樂。因為奴隸知道自己不是自由人,所以安於現狀;而你們卻不知道,你們還在為‘我們為什麽要受到楚人壓榨’尋找答案。

  “你們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安全的。楚人之所以沒有揮師向南,是因為北方和東方的戰事更為緊迫。如果形勢一旦緩和下來,他們為什麽要坐視這片富饒的土地由你們來獨享呢?難道你們要坐視這一切發生,而甘心等待被驅逐、被殺死、被奴役嗎?

  “而現在,終於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來了:楚國遭遇的大洪水和大饑荒是上天對無道楚人的懲罰和厭棄,也是對我們的啟示和鼓勵。

  “庸國和山戎已經起兵了,如果我們也奮起反抗,群舒、淮夷甚至華夏諸侯都會興兵攻楚。郢都的糧食已經支撐不了一個月了,糧道也因為大水而斷絕,所以楚國已經無法出兵應戰了。我們距離郢都最近,道路最為平坦,勇氣不在任何人之下,為什麽還要眼看著他人占領郢都呢?所以,我請各位長老,為了百濮各部的自由、也為了你們的未來、集合你們的勇士,和我們一起向郢都進發吧!”

  長老們對公子夷的發言報以熱烈的回應,百濮的情緒就這樣被他煽動起來了。

  在公子夷出行之時,大巴山裏的山戎也順江而下,不久到達楚國故都丹陽城外;而庸國人招集的聯盟軍隊也正在集結,準備沿漢水南下。

  東方的群舒還算安靜,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始終保持安靜狀態。楚國的形勢一旦變得危機,群舒肯定會很高興地擠進戰團,在楚莊王臉上狠狠地踩上幾腳。

  華夏諸侯則表現得很正常,各國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該互訪的互訪,該打架的打架;好像楚國的時局和他們無關似的。盡管如此,楚國仍然對華夏人充滿了戒備之心。

  楚國北方重鎮申、息兩城的北門在同一天裏緩緩關閉了,門外多出兩個要塞和大量防禦工事,工事裏麵駐紮著大量士兵;城牆上也站滿了全副武裝、神色凝重的軍士。

  針對當前局勢,楚莊王召來成嘉、鬥般、鬥椒、蒍賈、潘尪、伍參等大臣們商討對策:“上天降罪楚國,蠻夷又紛紛反叛,楚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諸位都是國之重臣,越是緊要之時越你們的責任就越重大,請大家不要顧忌,暢所欲言,有什麽安邦的良策馬上貢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