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穆王駕崩 莊王即位(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293
  當年七月,楚穆王把鄭穆公和陳共公召到息縣,要求兩國出師配合楚軍伐宋,然後又把麇子召來。麇國故地在今陝西白河,是個子爵小國。八月,聯軍浩浩蕩蕩開到商丘城下。

  這一年是宋昭公三年,宋國公室動蕩、君臣不和;楚患當前不但沒有把宋人凝聚在一起,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亂。

  麵對此種情況,大司寇華禦事說:“與其等楚國削弱我國,不如對楚國主動示弱,何必等著敵人逼迫?公室不強,國民何罪?”

  宋國人打開城門,把楚國人迎接都城;宋昭公站在楚穆王身邊聽取他的命令。

  此時已經是冬季,楚穆王說:“不穀聽說孟諸是個不錯的獵場,陳侯、鄭伯正巧也在,咱們就去孟諸打場獵如何?”

  宋昭公不敢不從,他引導各國君主來到孟諸。結果在打獵期間發生的一起事件竟然引發了十幾年後的楚宋大戰(楚人羞辱宋昭公事件過程將在楚莊王伐宋篇進行詳述)。

  楚穆王十年春,楚師進攻麇國。原來在楚穆王去年召集的伐宋盟會上,麇子受到大夫的蠱惑,竟然在某天夜裏帶著軍隊逃跑了。

  楚師在房渚擊敗麇師,麇人隨即縮進城市裏不出來了,楚軍數量不足以攻城,隻好撤退。楚穆王見不能使麇人屈服,又命潘崇的兒子潘黨率師再次伐麇,楚師這次攻克了錫穴,麇人被迫求和。

  楚穆王十一年,楚國出師進攻群舒。

  在以今安徽舒城為中心、北到淮河、南至長江、東達泗洪的廣大地區盤踞著數個偃姓小國,這些小國多以舒為國名,如舒鳩、舒庸、舒蓼、龍舒等,所以被稱為“群舒”。

  殷商時期,群舒的祖先一直居住在中原,直到武王翦商後才南遷到春秋時的居住地,並成為淮夷的一支。

  曆史進入春秋時代後,群舒逐漸成為齊楚爭奪的對象。春秋前期,徐國(今泗洪南,淮河北)一直控製著群舒,齊桓公便通過征服徐國取得了對群舒的控製權。後來楚穆王接連滅亡江、六、蓼三個淮夷國家,從而打開通往群舒的大門。群舒諸國小而散,不能聚集起有效力量對抗楚國,最終不得不向楚國俯首稱臣。

  魯文公十二年,成大心去世,楚穆王身體狀況也出現了問題。群舒得知這一喜訊,就在舒(今安徽廬江西南)和宗(今廬江西北)兩個大國的號召下脫離南方聯盟。楚穆王大怒,立即命新任令尹成嘉進攻群舒。

  夏,成嘉率軍出征,他從蔡國取得了一支軍隊,聯軍向舒鳩(今安徽舒城)進發,舒鳩人見風使舵,轉身投入楚人麾下。聯軍乘勝南下包圍宗國,群舒小夥伴們縮在國內不敢露頭;唯有舒國出師救援,但是援軍卻被敵人采取的圍點打援的戰術消滅了。

  宗國內無存糧,隻好開城投降。聯軍繼續南下進攻舒國,舒軍主力已經在救援宗國的路上被全殲,舒人被迫放棄抵抗打開城門。舒子化妝成小商販逃到巢(今安徽安慶北),成嘉率軍尾隨而至,包圍了巢。巢人不敢惹火燒身,隻好流亡者他交給楚人。

  成嘉隨後解除對巢的包圍,帶著兩個亡國之君回到郢都,宗和舒就這樣滅亡了。成嘉在滅亡兩國之後分別在兩地留下軍隊並任命了行政長官。這兩個地方的管理者對原住民采取了殘酷的高壓手段,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當地人的強烈敵視。

  楚穆王立十二年去世,太子熊呂即位,是為楚莊王。當時令尹為成嘉,大司馬為鬥般,這兩人是楚穆王精心挑選出來輔佐兒子的;楚莊王的兩個重要的兄弟王子嬰齊和王子側唯兄長馬首是瞻;右尹蒍賈、太師潘崇也對王室忠貞不二。

  而恰恰在這個看起來不存在不穩定因素的王室裏,卻爆發了一場嚴重的內亂,嚴重到險些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扼殺在執政初期的搖籃裏。

  前麵說過,楚穆王最信任的兄弟叫王子燮。王子燮從郢都衛戍部隊的低級指揮官做起,一直做到大司敗的職位。

  王子燮在擔任大司敗期間控製著國內的情報係統,是不折不扣的秘探頭子;楚穆王公開或者秘密除掉異己者的命令都由他來完成;而那個家夥除了盡心盡力為楚穆王服務外,順便也幹掉了自己的很多仇家。

  楚國人就把所有人命都算到了楚穆王頭上。楚穆王雖然需要清道夫幹見不得人的事,但是也對這個兄弟越發感到不滿。王子燮行為變得越來越猖狂,楚穆王的不滿情緒也就越來越強烈。王子燮最終成為楚國朝野上下都恨之入骨的人。

  楚穆王在成大心去世前曾向他征求繼任者的人選,成大心說:“鬥般(令尹子文的兒子)可以,他忠於王室沒有私心,有先大夫子文的遺風。”但是楚穆王卻認為鬥般過於剛直,與王子燮和鬥椒等人不能相容,害怕他捅出亂子,所以沒有采納意見。

  王子燮一直垂涎令尹的職位,他主動向穆王舉薦自己。但是楚穆王用人有條原則,即絕不能把卿位交給任何一位王子。因為某個人如果在擁有巨大的權力同時又具有成為國王的資格,那麽他不僅會威脅到自己,也會威脅到自己的繼承者;更不要說王子燮是個不折不扣的惡棍。

  楚穆王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把令尹大權交給成大心的兄弟成嘉。據說任命公布之後,王子燮竟然在一段時間裏虐殺了很多奴隸來發泄憤怒。

  楚穆王死後,王子燮就開始積極物色同黨,以推翻新王的統治;他的目標不是成為令尹,而是成為楚國的新王。

  前麵說過,申公鬥克被秦穆公釋放後又奉楚成王之命一手促成了秦楚兩國建交的好事;但是事成以後他卻沒有得到楚王的重用,而是一直在某個偏遠縣城做他的小縣公。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一是他曾做過敵人的俘虜,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這段不光彩的曆史不但影響了他的聲譽,而且長期身處敵國也造成了楚人對他的不信任;二是楚王有意限製若敖氏的勢力;三是他這個人除了會說大話,確實沒什麽真本事。

  鬥克決定把怒氣發泄到楚莊王身上,結果他就與王子燮湊到一起,準備把楚國攪個天翻地覆,兩人後來又聯絡到同樣不得誌的屈禦寇(前息公子邊)。

  楚穆王去世後,三人就開始尋找機會。不久,東方的群舒宣布脫離楚國控製,機會就這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