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鐵血趙盾 夏日之陽(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1955
  趙盾回到卿士寮後把先蔑和士會召來,命令兩人到秦國去接公子雍回國。先蔑最喜歡接幹這種名利雙收的差事了,他轉身就喜滋滋地把消息透露給荀林父。

  荀林父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勸他道:“夫人、太子都在國內,卻到國外去尋求新君,這種事不可能成功。您不如稱病辭掉這個任務,否則將大禍臨頭。你我曾是同寮(荀林父為中行將軍,先蔑為左行將軍),我不能不盡心勸你。”

  先蔑搖頭說道:“最不可能成為新君的人就是太子了。新君肯定是從趙孟(趙盾)與賈季(狐射姑、封於賈)選定的兩公子之一,而公子雍的優勢顯然更大。況且(先蔑忽然昂首挺胸,目視前方),與國家大義相比,我的個人小利又算得了什麽?”

  荀林父隨後吟誦了《板》的第三章,“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但是任憑荀林父怎樣“囂囂”,先蔑卻一直搖著他那頑固的腦袋。

  狐射姑命令哥哥狐鞫居把公子樂接回來。狐鞫居帶著幾個得力幹將日夜兼程奔赴陳國。他們的行動秘密而迅速——當公子樂被一群身份不明的人挾持出淮陽城時,他還以為遇到了綁匪。

  公子樂在晉文公去世後不久就被流放到陳國,當時他還是個小孩子,現在也不過十三四歲。這個孩子一直生活在陳國的中下層,他根本不明白選擇他的原因和成為君主的意義;他不但沒有一絲興奮和期待,眼中反而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他多次向狐鞫居詢問: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到晉國;他的兄弟們會不會想要除掉他;狐氏能不能為他提供必要的保護。

  公子樂的憂慮影響了狐鞫居的情緒,他的意誌也開始變得消沉。公子樂的預感是正確的,狐鞫居一直以為自己的行蹤無人能夠察覺,可是他們的舉動早就處於趙盾的監視之下——因為內部早就有人被政敵收買了。

  今河南濟源西一百裏處有個叫“邵源”的小鎮,邵源古稱“郫邵”,是太行第一陘、軹關陘的東端;而軹關陘則是陳國到晉國的必經之路。

  狐鞫居一行人在經過郫邵時便遭到了不明身份者的伏擊。襲擊者的目標非常明確——他們瞬間就刺死了公子樂,甚至沒有給這個孩子一個呼救的機會。

  刺客們得手後便立即四散奔逃,狐鞫居大怒,立即展開追擊。在追擊過程中,某個追擊者在向刺客進攻時卻被自己的同伴襲擊,然後襲擊者就拽著刺客一起逃走了。如此一來,人們才知道隊伍中混進了內鬼。

  戰鬥結束後,人們拖著兩具刺客的屍體返回案發地點。有人在辨認屍體的麵容後確認其中一人便是陽處父的家臣,而陽處父沒有接到趙盾的命令絕不會擅自行動,幕後凶手就這樣暴露了。

  但是大臣們不太相信濃眉大眼的趙盾能幹出這樣陰毒凶殘的暴行,不太相信他會像宰牲口似的殺死先君的兒子、一個無辜的男孩。但是在無邊的君權麵前,爭奪者考慮的隻是手段問題,公子是君子還是惡棍又有什麽關係呢?

  公子樂的死亡使得狐氏失去了全部政治資本,也使他的政治前途變得十分渺茫。狐射姑沒有實力與趙盾進行正麵對抗,就把仇恨發泄到陽處父身上。

  對於陽處父這個人、趙盾從來就沒喜歡過他,大夫們也都對他敬而遠之;做人做到一個朋友都沒有的境界,也隻有他能達到了。

  狐射姑把暗殺陽處父的任務交給狐鞫居。九月,狐鞫居帶領殺手,趁陽處父出城之際襲擊了他的車隊。

  但是想要殺死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陽處父的衛隊也絕非浪得虛名,雙方纏鬥了一頓飯的功夫才算終止。陽處父身負重傷,剛被運進都城就死了,結果狐鞫居的身份也暴露了。

  當時晉國正在積極準備晉襄公的葬禮,各國使團雲集在新絳。為了保證先君的葬禮能夠順利進行,趙盾決定把陽處父遇刺的事先壓下來。

  十月,晉人如期安葬了晉襄公。十一月,趙盾拘捕了狐鞫居並親自對他進行審判(因為司法官陽處父被殺了)。擅殺公室大夫罪同叛國,刑當處死。但是狐鞫居拒絕認罪,他說:“我不過是殺死了一個殺害文公兒子的凶手罷了。況且、趙孟、你做為一個殺人犯,有什麽資格去審判我這個複仇者?”

  趙盾說:“續伯(狐鞫居封地為續,諡號續簡伯),如果公子樂沒有被你逼入險境,如果你沒有把他帶回晉國,公子樂還將好端端地生活在陳國。那麽我來問你,到底是誰引導致了他的死亡?”

  正卿對亞卿的親兄弟判處死刑的先例在晉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大夫們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兩大家族一旦發生火拚,整個公室都要跟著遭殃。很多大夫都來替凶手求情,說就把他貶為庶人、驅逐出境得了。

  但是趙盾揚起手中的《晉刑》說:“大夫是不是想要我在其中加一條:‘狐氏犯刑可降一等處罰’呀?除了狐氏是不是還要增加別的氏族啊?”求情者這才不吱聲了。

  狐鞫居很快就被處死了,大臣們這才領教了趙盾的雷霆手段。要知道,狐鞫居不但是文公登基第一功臣狐偃的兒子,而且是文公的表弟、晉國的上大夫。但是人們轉念又一想,趙盾既然敢於刺殺文公的兒子,區區一個表弟又算得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