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王自帶之亂(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160
  兩個惡棍的一番語言把周襄王的怒火扇得更旺了,周襄王阻止富辰繼續發言,同時命大夫頹叔和桃子擔任伐鄭軍隊的指揮官。

  夏,狄師攻陷了櫟邑,劫掠一番後撤軍了。周襄王這才發現,狄人比華夏人好使喚多了。他決定繼續拉進王室與戎狄的關係;經過一番往來磋商,他便準備娶一個狄國公主為王後。

  富辰說:“堅決不可。臣聽說:‘報者倦矣,施者未厭。’狄人本性貪婪,天王又開啟了他們的欲念,您一定會後悔的!”周襄王仍然不聽,結果周朝曆史上第一位赤狄籍王後由此產生。

  周襄王與隗後結合之初相處得還算融洽。但是隗後那些土裏土氣的習慣、惹人發笑的口音以及粗魯暴躁的性格使周襄王很快感到了厭煩,他十分後悔為什麽自己會娶這麽一位搬不上台麵的女人,想到今生都要和她混在一起,就感到焦躁不已。

  周襄王對她越來越冷淡,王子帶卻表現得越來越熱情。隗後天生好動,喜歡策馬揚鞭、彎弓發箭、馳騁獵場;周襄王卻經年累月泡在宮中不見陽光,捂得又白又胖;王子帶則與隗後愛好相同。隗後出宮遊獵時,周襄王樂得躲個清淨,這就給了王子帶和隗後搞到一起的機會。

  當兩人私通的消息傳到周襄王的耳朵裏時,他沒有表現出任何驚訝和憤怒,他隻是隨隨便便發出一道敕令,廢除了她的王後地位,就好像他早已預料到今日的結果似的。

  命令雖短,卻激起狄人的極大反應。狄人馬上派出使者前來交涉。但是那個滿腦子鹵煮的天子從來都是依著自己的性子胡作非為啊!他為了解心頭之氣,竟然當著狄使的麵撕毀了與對方簽訂的一切盟約,然後命令他們立即帶著隗氏滾出京師。

  狄人不但沒有得到預期的利益,反而失去了已有的利益,狄主們聚在一起商討對策,最終決定出師報複王室。

  周襄王出了惡氣之後便開始擔心起來,他又把頹叔和桃子召來,說道:“你們既然能調動狄人的軍隊,當然也可以維持王室與狄人的和平。”然後就要求兩人到狄人那裏去,盡力緩和雙邊關係。

  兩人驀然漲紅了臉、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是頹叔馬上就像往常一樣大聲領命,拉著桃子退出去了。

  兩人走出宮門,來到一個羊圈的後麵(那裏因為氣味不佳而很少有人靠近)商量辦法。兩人認為周襄王的命令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原來兩人背著王室向狄人打了很多包票,現在所有的承諾都泡湯了,狄使又在離開王城前暗中找到兩人,要求他們兌現承諾或者立即雙倍返回從自己身上撈到的好處,否則兩人的封邑將永無寧日。但兩人已將匡騙來的財物揮霍一空,而加倍償還又會讓他們傾家蕩產。

  為了防止事情敗露,也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兩人不得已選擇了一條瘋狂的不歸路——那條路既害死了眾多忠臣義士,也毀滅了一群喪心病狂的惡棍。

  兩人首先去見王子帶,請求他推翻周襄王的統治。王子帶在與嫂子鬼混之初便重啟了篡位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兩人這才帶領使團向狄國出發,王子則帶化妝成隨從混在隊伍中。使團到達狄國後,篡位者便與狄人首領達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繼而製定了進攻王城的計劃。

  秋,叛亂者引導狄師進攻王城。王師將士義憤填膺、鬥誌昂揚,發誓要將屢次背叛國家、搖蕩王室的亂臣賊子們斬盡殺絕。

  但是周襄王一想到自己將要遭受到猛烈的進攻,想到恐怖的屍體和血腥的氣味,就完全失去了平時那八麵威風的神氣,失去了討伐兄弟國家時不可一世的勁頭。他嚇得要死,隻想找個由頭快些逃離戰爭之地。

  周襄王說:“帶是先王與先後最寵愛的兒子,也是不穀的同母兄弟。如果我與兄弟兵戎相見,天上的父母會怎樣斥責我呢?所以還是讓諸侯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然後他就帶著後宮和貴重財物離開王城,就好像國都已經被淪陷、而他又不可能再回來了似的。襄王帶走了王師中的精銳部隊,他的離去不但大幅削弱了王城的防禦力量,而且製造了嚴重的恐慌情緒,並使民心極度渙散。

  富辰本來能夠與襄王一同出逃,但是他說:“王子帶是因為我的建議才被召回來的,我又極力勸阻天王調集狄軍;現在大敵當前,如果我不去抗擊敵人,就好像我隻會說大話似的。”於是他就留下來與軍士們共同禦敵。

  當交戰雙方在王城外列陣時,所有的周人都感到心碎——雖然交戰雙方屬於不同的國家,但軍隊統帥卻都是王室成員。

  國力衰退與長期的和平已經使王師退化成一支疏於訓練、武器陳舊、人員不足的軍隊。王師的羸弱反襯了狄軍的強大,也激發了敵人戰鬥和搶劫的欲望。

  富辰首先擊鼓,王子帶也不甘示弱,然後雙方就開始一步步向前挺進。這是一場實力不對等的戰鬥,並最終以王師慘敗而告終;周公、原伯、毛伯、富辰等諸多王室公卿身先士卒,力戰而死。

  緊急時刻,召公率領從其他城邑征集的軍隊匆匆趕到,才使殘兵敗將逃過一劫、才使得王師的最高指揮官不至於降到大夫的級別。

  狄軍擊潰王師,卻無法攻入王城和成周,王子帶就與隗氏手拉手住進了溫邑,而周襄王則逃到鄭國去了。

  對於王室遭受的巨大災難,諸侯們都在作壁上觀;原因並非是由於諸侯內心冷漠,而是因為諸侯們實在摸不清周襄王的套路,不敢幫助那個反複無常的家夥。

  周襄王住進鄭國的氾邑,他把大夫簡師父派到晉國去,把左鄢父派到秦國去,請求兩國出師援助。

  鄭文公也等來了襄王的使者,但是襄王心中有愧,實在無法厚著臉皮再向鄭國求援——他隻是向文公倒倒苦水而已。鄭文公也不希望節外生枝,就向襄王提供給養物資,並派來三個大夫過去聽從天王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