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懷公失秦,重耳奪位(六)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071
  晉國也開始征集軍隊,而且進度非常之快;雖然國家在短期內就超額完成征兵任務,但是三大夫心中卻充滿了憂慮。在一次秘密會議中,三人一致認為不能把晉軍的指揮權交給晉懷公,這倒不是因為他沒經曆過戰爭、不懂軍事;而是怕他一旦發起瘋來,晉軍就要與秦軍玉石俱焚。

  但是三大夫考慮到他們在政見上曆來存在分歧,晉懷公又是個善猜多疑的家夥,如果三人在指揮權歸屬問題上罕見地統一口徑,晉懷公一定會逆眾意而動,把權力強行抓在自己手裏。三大夫於是導演了一出三簧戲。

  在出師前的朝會上,呂甥請求晉懷公率領全軍出征。話音剛落,郤芮馬上跳出來反對,他說:“韓之戰的場景猶在臣的眼前,晉國不能再重蹈覆轍。君主的出現會極大地激發敵人建立功勳的戰鬥欲望,而我軍為了保護君主安全,就需要配置大量衛隊。如此不但將君侯置於險地,而且其他部隊的作戰也會受到幹擾和束縛。

  “但是,如果君主留在都城內,我軍的顧慮就轉移到敵軍身上,軍士們可以盡情殺敵而毫無負擔,敵人卻因為擔心自己君主的安全而畏首畏尾。重耳的地位低下,身邊的保衛力量薄弱,我軍不需要製服秦伯,隻要殺掉重耳就能達到目的了!”

  呂甥已經入戲太深(當然也是因為他與郤芮的糟糕關係),他高聲指責郤芮打擊晉軍士氣,助長敵軍的囂張氣焰,把君侯當成累贅而不是最高統帥。

  而郤芮則反唇相譏,嘲笑呂甥隻會防空炮,隻會重複韓原之戰的戰前會議上的陳詞濫調,一點獨立思考能力也沒有。

  郤稱則幫著郤芮,當三人吵得不可開交之時,晉懷公宣布退朝,並要求三大夫留下。在後麵的討論中,呂甥不再堅持之前的意見。晉懷公隨即宣布由呂甥率領上軍、郤芮率領下軍迎擊秦軍,自己與郤稱守國。

  三大夫在出征前又秘密聚在一起,他們仍然像荀息忠於獻公那樣忠於惠公;他們不忍殺害懷公,隻是決定在適當時機把他從君位上趕下去。

  秦軍渡過黃河,晉國史官董因在河東迎接重耳,他是受到懷公迫害才逃到此地的。

  秦軍首先包圍令狐,令狐不戰而降;秦軍又乘勝出擊,連下桑泉、臼衰兩城。

  晉懷公此時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墮落之上,以不顧未來的態度縱情聲色。郤稱趁機把一切權力抓在手中,他不時地向懷公傳遞編造的、虛假的壞消息和被誇大的、真實的壞消息。

  二月,晉軍在廬柳集結,並在此地迎接敵軍的到來。秦軍很快到達晉軍對麵,公子摯作為秦軍使者進入晉軍營地;接待他的是晉上軍大夫郤縠。

  郤縠是位具有古典名士風範的人物,他忠於公室而不是君主,擔憂國家的命運而不是個人的。公子摯也並非去向晉軍下戰書,而是提出就晉國的未來進行會談。

  郤縠沒有當場答複他,隻是很禮貌地表示他會將對方的要求向上匯報,然後把他送出軍營。

  消息傳到絳都,郤稱見時機已到,立即慌慌張張地對晉懷公稱晉軍已經“變節”,大夫們已經宣布效忠重耳,秦晉聯軍已經向絳都開來。晉懷公終於忍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逃亡了,他的舉動馬上被晉人解釋成主動放棄君位。

  局勢已經明朗,重耳取得君位已成定局,剩下的隻是登基的程序問題了。晉師後撤到荀,秦師則原地未動。

  重耳指派狐偃代表自己與秦、晉兩國大夫簽訂盟書。盟書的內容是,晉人擁立重耳為晉侯,秦人表示支持;新君即位後各大夫各司其職,官位保持不變;除了罪大惡極之人以外,有司將不再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狐偃把盟書帶回秦營,人們紛紛向重耳道賀。重耳呆坐在帳中,機械地向道賀者表示感謝。他至今無法相信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一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落魄公子,本該無聲無臭地老死他鄉,如今國內巨變,他在秦國的支持下居然登上君主之位。

  狐偃說,子圉那個雜碎都能繼承君位;而重耳在各方麵都遠勝於他,為什麽反倒不能呢?

  三天後,晉軍按照約定派出隊伍迎接重耳。秦穆公擔心晉人使詐,送給他一支由虎賁勇士組成的衛隊;重耳就在這支軍隊的保護下進入晉軍大營。

  晉人普遍感到慚愧和擔憂,他們看到未來君主竟然如此不信任自己的同胞,以至於竟然需要異邦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全;大夫們也不敢想象新君將來會對他們展開怎樣的報複。但是重耳說,他既然是上天欽定的新君,他就不能做出上天所不齒的惡行,這才使大夫們心裏稍稍安定。

  幾天後秦穆公見重耳已經安全,就把衛隊召回來,秦師隨即撤軍回國。

  重耳決定在曲沃的武公廟中舉行加冕儀式,他選擇曲沃的原因還在於他要借此表達對恭太子申生的深切懷念。當太廟的鍾聲莊嚴地響起、重耳被大夫們簇擁著走出武公廟大門時,他就被後人稱為“晉文公”了。

  重耳不想太早進入絳都(因為都城是夷吾派的老巢,而且局勢還相當混亂),於是在曲沃宮中暫住下來。

  此時子圉還躲在高粱城,由於他得到的信息都是不真實的,所以他至今仍然沒有搞清真相,他心中甚至還幻想著某一天能夠重返絳都。重耳擔心子圉會逃跑,他一麵要求郤稱繼續向對方傳遞假情報,借以穩住子圉;一麵把對子圉懷有深仇大恨的狐偃派出去刺殺他。

  郤稱此時隻有考慮如何自保,他不得不服從晉文公的命令。郤稱送出去的最後一封情報說重耳已經加冕登基,並準備派出軍隊進攻高粱;他催促子圉立即逃命,並稱他已經為子圉在城外安排了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