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衛朔流亡,鄭忽被弑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386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太子的死亡使公室上下人人自危,很多公子自動選擇了ang。網急子的弟弟公子黔牟逃到了成周,他後來得到周莊王與左右二公子的支持,回到衛國當了八年國君。

  衛宣公接受不了公子壽被殺的事實,不久便一命嗚呼了。公子朔即位,是為衛惠公。以上是魯桓公十二年發生的事。

  太子和公子壽遇難後,最為悲傷憤怒的非左右二公子莫屬,兩人發誓一定要把衛惠公那個無恥之徒趕下君位。但是由於齊國人的原因,二公子一直沒敢動手。

  原來衛惠公即位時還很年輕,沒有什麽治國經驗,大臣們又在搞不合作運動;他隻好把原來討好父親的本事用在討好齊國人身上,衛國從此變成了齊國的小打手。齊國人則通過聯姻等一係列舉動向衛國人傳遞了一個信息:衛侯朔受到齊國人的鼎力支持,誰也不許動打那個小君主的歪主意。

  齊僖公非常了解女兒宣薑和外孫的處境,他希望她能在衛國能找個靠山。宣薑在給父親的回信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她早就相中故太子的庶兄昭伯了,但是這個古板的家夥一直不解風情,對她避之唯恐不及;她希望父親能從中撮合,以成全這段美好的jian qg。

  齊僖公為女兒的情事操碎了心,以至於一病不起。他向衛國派出使者,說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事實上也差不多},要求女兒回國和自己見上最後一麵。衛惠公事先已經與母親串通好,便命令昭伯負責宣薑往來齊國的安全。

  宣薑回到臨淄後,齊僖公就強迫昭伯幹an n的事。但是昭伯抵製得十分堅決,齊國人就把他灌得酩酊大醉,扒個精光直接扔到宣薑床上。第二天早晨那,昭伯發現生米做成熟飯,就幹脆破罐子破摔了。

  兩人後來生了五個孩子,分別是衛戴公、衛文公、宋桓公夫人、許穆公夫人及齊桓公的愛妾大衛姬{齊惠公的母親}。

  齊僖公死後,衛惠公就全力抱住齊襄公的大腿,對他言聽計從。衛軍從伐鄭戰場上偷偷溜走後,魯、宋都派出使節前來譴責衛國人背信棄義的行為。衛人曆來重視與這兩個國家的關係,衛惠公付出好大代價才使兩國憤怒得以平息。

  這次外交事件使衛國在中原諸侯中的處境極其尷尬,左右二公子和大夫們認為不能再任由這個小傀儡胡鬧下去了,否則衛國就退化成齊國的小跟班了。

  魯桓公十六年{bc696}冬,二公子發動政變驅逐了衛惠公,並把公子黔牟從成周召回來立為國君。衛惠公就逃到齊國去了。</a>

  周桓王在位的時候,紀侯的女兒貴為王後,紀侯那國丈的身份可以暫時保護紀國不受齊國進攻;現在桓王死了,這個保護傘就失去了作用,齊國便又開始琢磨著對紀國下手了。

  魯桓公決定用談判方式解決齊、紀兩國的矛盾,並以此換取齊人對魯國伐鄭的支持。

  魯桓公十七年{bc695}正月,魯、齊、紀三國君主舉行了唯一的一次會談。齊襄公做出十分配合的姿態,他表達了希望與紀國發展良好雙邊關係的意願,並感謝魯國從中做出的努力。

  齊襄公又提出了如何應對衛國政變的議題,看起來他是想把紀國和衛國問題打包處理。魯桓公盡管非常討厭衛惠公,但他不得不表態說,隻要齊國支持魯國在紀國和鄭國問題上的立場,魯國一定全力配合齊國解決衛國問題。會後三國舉行了歃血儀式,並簽訂了盟約。

  但是齊僖公在回國途中對兄弟彭生說,他在盟會上說的那些瞎話連自己也不會相信;他絕不會對寬恕紀國的罪行,他也不需要魯國人幫他解決衛國問題;那個所謂的盟書不過就是一塊破竹片子,誰家缺燒火的盡管拿走好了;就讓那幫傻瓜蒙在鼓裏吧,他們會領教齊國人的手段的。

  五月的時候,齊魯兩國發生一場局部戰事,齊國的邊邑武裝突然進犯魯國的奚邑。這場戰事是齊襄公有意為之還是偶發事件,已經無從考證了。奚邑人請示魯桓公如何處理,魯桓公回複道:“邊境上的事務要謹慎防守,以備不虞;敵人入侵就進行抵抗,何必還要來請示寡人呢?”

  本年下半年又發生了一個慘劇——鄭昭公被謀殺了。

  鄭昭公複位後,祭足就打算把自己所有的權力都交出去,然後回家養老。原來祭足從“雍糾事件”中得到一個教訓:再大的權力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但是如果退出權力爭鬥的中心,反而會獲得安全和讚譽;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鄭昭公並不怨恨他,更不會加害他。

  但是昭公勸他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好像自己隻是因為怨恨和嫉妒、就剝奪了一位傑出人物的權力似的。昭公表示自己一個人無法治理整個國家;如果祭足回到封邑去過賦閑生活,國內確實沒有人會打擾他,但是諸侯的戰車一定會踏平他歸隱的地方。

  這樣一來祭足就撤回了辭呈。他仍手握重權,但是變得恭順勤勉,不再像厲公在位時那麽專斷了。

  先前,鄭莊公率領軍擊敗王室聯軍,高渠彌立有大功。鄭莊公想要封他為卿,但是太子忽卻堅決反對。太子忽是位狷介而且偏執的人,他說高渠彌性情陰險狡詐,生活奢侈,這麽低賤的人品根本配不上如此高貴的地位。

  鄭莊公卻認為太子顧忌的都不是問題,他勸太子要放平心態、要有一顆包容之心,並說天下德行最配不上地位的人就是周天子,你總不能把周天子從王位上趕下去吧?

  莊公沒有聽從太子的意見,很快把他提到了一個和祭足相仿的、極高的位置。從此太子便與高渠彌結下不可調和的矛盾。

  太子忽即位後,兩人的關係越搞越僵。高渠彌害怕昭公對自己不利,一直寢食難安。他最近又聽說鄭昭公正在暗中調查他過去犯下的罪行,準備將他大卸八塊;於是他便下定決心謀殺昭公。

  高渠彌采取了衛宣公謀殺急子的做法:一群被收買了的悍匪趁昭公外出打獵的機會把他殺害了。當時祭足正在齊國訪問,高渠彌便立公子亹為君。

  實際上昭公手中現有的罪證足以置高渠彌於死地了,他之所以沒有立即動手,隻是因為生性:“高渠彌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吧!他報複得實在太過分了!”

  公子亹上台伊始便廣派使者到各國去,希望能與諸侯們延續舊好。諸侯們反應不一:齊國人不置可否,魯國人則表現了謹慎的歡迎{因為魯人憎恨鄭昭公}。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