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二子乘舟》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510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衛宣公是衛莊公的兒子、衛桓公的弟弟。衛宣公在即位前地位十分低下,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他從小營養不良,既缺乏運動,又不曬太陽,長大後便成了雞胸、駝背、羅圈腿的怪物。

  衛宣公曾與先君的遺孀夷薑私通,並生下了急子。宣公即位後封夷薑為夫人,又封急子為太子{太子汲}。

  急子成年後,宣公帶他出訪齊國,順便為太子定親。齊僖公很欣賞這位相貌英俊、彬彬有禮的衛國太子,立即爽快地答應了。

  未來的太子妃是齊僖公的掌上明珠{他的明珠特別多},僖公也特別喜歡炫耀他的明珠們,他當即就把公主召來與未來的公公見麵。宣公一見之下立即被她的美豔震驚了,頓時爆發了人間第二春。衛宣公一整天都是在失魂落魄的狀態中度過的,他清醒之後便開始琢磨怎麽樣才能把那位女公子搞到手。

  那個老"y gun"身邊從來都不缺少幹各種壞事的專家。其中有個特別壞的建議說,公主還沒有與太子進行告廟儀式,她就不是太子的配偶;與其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不如明目張膽地迎娶新娘;兒子要服從父親的意誌是天經地義的事。

  那個惡棍最後說:“您可以先為太子娶一個妻啊!然後您再迎娶這個公主。太子總不能娶兩個正妻吧?如此一來天下人就說不出什麽話了!”

  衛宣公樂得合不攏嘴,他就在一個小國為急子娶了正妻。後來,宣公在迎娶齊國公主時製造了極其隆重的場麵:他特意在河西碼頭邊鑄起一座高台,並在高台上布置了一組樂隊,借此炫耀他的無恥行為、用來博取新娘的歡心{就好像嫌知道這件醜聞的人還不夠多似的}。

  當送親的船隻接近時,樂隊就開始演奏歡樂喜慶的樂曲。衛宣公和佞臣們笑逐顏開,太子汲默然不語,好人們搖頭歎氣。

  後來衛人作了一首《新台》來諷刺挖苦他,這首詩現收集在《詩經》的《邶風》中。

  宣薑嫁給衛宣公後,人老珠黃的夫人就失寵了;公子壽和公子朔出生後,忠厚老實的太子也失寵了。夫人夷薑不久便在極度傷心和絕望中投繯自盡。夷薑死後,太子就徹底失去了庇護。宣薑隨後被立為夫人,她不久便成了迫害前未婚夫的元凶。

  急子的老師是右公子,公子壽的老師是左公子。兩位公子都是地位高貴且品德高尚的人,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也象他們一樣高尚。太子的年齡雖然大得可以做公子壽的父親{本來就是這樣安排的},但是兩人仍建立了親密的兄弟情誼。

  公子朔小時候就是個精明乖巧的孩子,他專注於討父母權臣的歡心,很快成為最受父母寵愛的孩子。盡管公子朔還有兩個哥哥,但是他卻認為最有希望繼承君位的人是自己。

  在衛宣公決定搶走宣薑那一刻起,太子的命運就注定將遭遇最為悲慘的結局。

  衛宣從惡曹之會回國後,健康狀況就變得很不樂觀;宣薑決定在夫君死前除掉太子,以便讓自己的兒子即位。

  她跪倒在宣公麵前哭泣哀求,求他允許自己在急子登基後立即帶著孩子們返回齊國。當宣公問她為什麽會產生這種念頭時,她就狠狠告了太子一狀,說他見父親病重就變得囂張起來,甚至開始用君主的神氣發號施令。

  她還誣陷太子,說他已經開始打自己的主意了。她說道:“太子對我說:‘你本來就是我的女人,等老家夥死了我就奪走你,立你為夫人。我要讓老鬼嚐嚐自己夫人被別人霸占的滋味!’這還不算完,太子竟然拎著公子朔的耳朵,要他管自己叫‘爸爸’!太子一旦即位,我們母子就真的沒有活路啦!所以請君侯答應臣妾的請求!”

  衛宣公大怒,他立即把公子朔召來。公子朔一臉委屈地證實了母親說的謊言,還哭著把充血的耳根露出來,讓宣公看到兄長對他施暴的“罪證”。

  衛宣公輕信了謊言,於是對太子動了殺心。但是兩人終究不敢公開追究太子的“罪行”,因為那樣會把他們的罪行暴露在公室大夫們麵前。她勸宣公不要公開醜聞,說那樣會有辱宣公的尊嚴{如果還有尊嚴的話}。兩人隨即設計一個陰謀,使得太子看起來像是死於一場意外事件。

  凶手們不久便開始實施那個罪惡的計劃。衛宣公當時正好要去齊國訪問,但他臨時以健康狀況為由改派太子出訪,同時又密令身邊的一個惡棍買通強盜,在太子出使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截殺。

  公子壽和公子朔本來在衛宣公出訪的隨行名單中,但是太子擔任主使後,衛宣公就把兄弟二人的名字抹掉了。

  公子壽不禁心生疑竇,他猜測其中必有陰謀。但是他用盡了辦法,老奸巨猾的父母就是一個字也不肯透露。公子壽又去套公子朔的話;公子朔畢竟很年少,又對哥哥懷有手足之情,他怕哥哥遭遇不測,便透露了殺人計劃,希望公子壽知難而退。

  公子壽轉身把陰謀告訴了太子,並催促他馬上逃走。太子不肯,他說:“背棄父親的命令,哪國會接納這樣的兒子?除非那個地方的人生來就沒有父親。”

  公子壽不再堅持自己的主張,但是他向宣公請求說,既然君父的身體狀況欠佳,那麽就由他在郊外設宴,代替宣公為太子踐行。

  衛宣公或許不敢麵對即將被自己送入黃泉的兒子,或許已經絕情到不想再見他一麵,他馬上同意了公子壽的請求。

  本次出行的路線是:使團先在黃河渡口棘津上船,順流而下在乾侯登岸,再從陸路一路東行,最後同過莘地{山東莘縣附近}隘口進入齊國。

  宴會就在棘津碼頭附近舉行。太子知道死亡越來越近,那個曾給予他生命的人又要把他的生命奪走;他情緒十分低沉,幾杯酒下肚之後就醉得人事不省。公子壽把哥哥灌醉後將他安置在岸上,自己則手持使臣的符節登船,毅然代替太子前去赴死。

  太子醒酒之後立即乘船追趕,但是已經太遲了:他在半路上遇到了那夥強盜,他們正興衝衝地帶著裝有公子壽首級的匣子準備去領賞。太子叫道:“你們殺錯人了!你們難道不知道衛國太子是個中年人嗎?而我的兄弟卻那麽年輕,連胡須都還沒有長!你們這幫瞎了眼的瘋狗,快點把我也殺了吧!”

  強盜們麵麵相覷,其中一個人走上前說道:“還好你來得及時,否則我們交錯了差,恐怕就保不住自己的腦袋了。”說完他就揮劍割斷了太子的喉嚨。

  衛國人為了紀念兩位傑出的君子,作了一首《二子乘舟》。詩雲:“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這首詩也收錄在《詩經》中,就位於《新台》的下麵。人們在感歎這對氣節高尚的兄弟之餘,就更加憎恨荒淫無恥的父親了。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