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鄭、周長葛之戰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814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鄭莊公滅紀的陰謀曝光後,周桓王便以“不臣、專伐”的罪名剝奪了他的左卿士職位,同時命令他到京師交卸職務。鄭莊公感到極其惱火。他對王室使者說:“官節、印鑒和檔案都在王宮的卿士寮裏,誰愛拿就拿走好了!至於寡人、再也不會到京師那個倒黴地方去了。現在諸侯們有事也不向卿士寮上報了——上報有什麽用呢,王室又解決不了!卿士寮成了個養閑人的地方,官員們終日無所事事,隻能靠寫下流詩打發時間。誰願意竊取卿士的虛名就給他吧!寡人反正是幹膩了。最後祝虢公林父的se qg小調越唱越好。”

  周桓王不禁大怒,“看來不給這個老家夥點教訓,他是不會馴服了!”

  桓王立即向魯、陳、蔡、衛發出征討鄭國的命令,但是各國對討伐命令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抵製情緒。

  其中魯國表現得最為明顯,魯軍一直磨磨蹭蹭地、做著隨時可能出發的樣子;但是直到戰事結束,魯桓公才慢吞吞地將軍隊挪出國境。

  陳國則是因為發生了dong an。原來在陳桓公病重期間,桓公的弟弟陳佗{即五父}殺死了太子免。陳桓公聽到這個噩耗一下子就發了瘋,然後便又哭又鬧跑出宮城,再找不見了。十六天後,他的屍體在郊外被發現。陳國人不知道他確切的死亡之日,幹脆發布了兩份訃告,使陳桓公死了兩次。陳佗雖然篡奪了君位,但是國家政局依然不穩,每天都有很多人死於權力鬥爭,陳軍士卒各懷心事,士氣低落。

  魯桓公五年秋{bc707},周桓王親率周、陳、蔡、衛四國大軍,直撲鄭國。四國各出一軍,桓王將中軍;蔡、衛兩軍為右軍,由虢公林父指揮;陳軍為左軍,由周公黑肩率領。

  周桓王本以為,他隻要率大軍壓境,鄭莊公就得痛哭流涕地匍匐在他麵前,向他請求寬恕;而自己就可以寬宏仁慈地撫摸著他的頭說“啊,叔父!不要自責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穀寬恕你!回到你的國家去吧!”周桓王想著想著就笑出聲來。

  但是鄭莊公確認為,周桓王的愚蠢舉動不過是在幫助鄭國成就霸業而已。

  各隊從不同地點侵入鄭國邊境,最後在長葛一帶集結;鄭莊公決定就在長葛與敵軍進行決戰。

  在鄭國人舉行的戰前會議上,公子突說:“敵我兵力對比為四比三,我軍兵力明顯不足。我認為應當把軍隊分成三部分,左軍用來對抗衛、蔡;右軍對抗陳軍;中軍對抗王師。

  “陳國政局混亂,士卒沒有鬥誌,如果搶先對陳軍發動攻擊,他們會快就會潰敗。聯軍左翼一旦戰敗,王卒為了照顧友軍也一定會發生混亂。衛、蔡這時必然不能單獨支撐。聯軍兩翼戰敗後,我軍從正麵和左、右同時進攻王中軍,一定可以戰勝敵人。”

  這個方案就被通過了。鄭人也把軍隊分為三部分,中軍由鄭莊公率領,原繁、高渠彌為副帥;左軍由祭足率領;右軍由太子忽率領。

  開戰之時是一個陰雲密布的清晨。網鄭莊公把軍隊集合起來,然後對發表了簡短的演說:“寡人的祖父為了救周林的曾祖父{周幽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寡人的父親為了使周林的祖父{周平王}不至於變成第二個周幽王,將他從鎬京一直護送到成周。如果先君當初沒有那麽做,周林搞不好還在河西給野蠻人養馬咧!現在,那個人被佞臣迷惑、對鄭人恩將仇報,所以軍士們不要把他當成天下的王、不要把他的中軍當成王師,隻要把對方當成普通的敵人就可以了。

  “東周人在六十幾年間幾乎沒有打過仗,士卒們經曆過的最大場麵就是拿著小木劍在操練場上互相砍來砍去;而你們的祖輩、父輩及自己則一直沐浴在戰火的光輝下。衛軍長期以來都是鄭軍的手下敗將,陳國與鄭國結為姻親,國內又亂,士卒左顧右盼,沒有鬥誌;蔡國與鄭國沒有仇恨,隻是被逼無奈才來充當幫凶的;魯軍甚至抗命未出師!敵軍雖眾,軍心不齊;而我們卻萬眾一心。正義和一切有利條件都在我們這邊,所以寡人要求你們拿出勇氣、聽從將領的指揮、跟隨寡人去抗擊敵人!”

  鄭軍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歡呼。在另一麵,周桓王也發表了一篇類似的演說,隻不過他在演說詞中把鄭莊公描述成害死平王太子泄父、屢次冒犯王權、無端欺壓諸侯的惡棍。

  王師不甘示弱,不但高聲呼喊,而且重重敲擊武器和盾牌,最後則形成有節奏的“吼、吼”的威脅之聲。

  戰鬥雙方在長葛城郊外的平原上相對列陣。秋風並不猛烈,剛好把戰旗刮得獵獵作響。聯軍一方的軍隊確實比鄭軍龐大得多,周桓王臉上仍然掛著無知的笑容,他下達了作戰命令。戰鼓響起來了,三軍開始緩緩向前進發。

  鄭軍卻絲毫未動,指揮官好像已經忘了自己的身份似的。雙方距離已經不足一箭之地,聯軍方麵發出了衝鋒的命令,這時鄭軍也開始擊鼓了。

  鄭軍三陣采取的是不同的戰術,鄭國中軍采用的是“魚麗陣”,二十五乘戰車連成一排在前,每乘戰車後麵有五列士兵,用來填補戰車間的空隙。前麵的士兵一旦倒下去,後麵的同伴立即補上去;而兩翼采用的則是進攻陣型。

  雙方的兩翼發生了強烈地對撞,鄭國十幾年來無年不戰,士卒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戰鬥力明顯強於其他國家。

  正向公子突預料的那樣,陳國人隻是馬馬虎虎比劃幾下便扔下武器掉頭逃跑了,他們的逃跑時把左翼的王卒陣列也衝散了。鄭國人卻毫不留情,高聲嘶吼著大砍大殺,為的是最大限度地製造恐慌情緒。聯軍左翼很快就因為混亂而徹底潰散了。周公黑肩不得不把士兵撤下來重新列隊。右翼的情況和左翼差不多,這樣一來,中軍的兩側就徹底暴露在敵人麵前了。

  王卒正麵則遇到鄭軍的頑強抵抗。鄭軍前排的戰車有效地阻擋了敵人的進攻,所有的戰馬都被殺死了,鄭人就在戰車上阻擋敵人,每一個死去士兵的屍體都成了阻擋敵人前進的障礙物。王室雖然衰落,但王卒卻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如果雙方隻是單純以中軍對抗,鄭軍會死得一個都不剩。

  正當鄭國中軍被壓製得無法喘息之際,鄭軍的兩翼開始從側麵發動進攻,對敵人形成三麵夾擊的態勢。王卒雖然訓練有素,但在強敵麵前也不得不開始後退了。

  鄭大夫祝聃的戰車馳入敵群、直奔周桓王的軍旗而去。他看見桓王立在戰車上大喊大叫著指揮戰鬥,立即拉開雕弓一箭射過去,利箭正射中桓王的肩頭。

  周桓王此時表現出最高統治者應有的堅毅、頑強的意誌品質,盡管鮮血把他半邊鎧甲都染紅了,他仍然沒有退出戰場,仍然堅持發出各種作戰命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師中軍也被擊潰了。祝聃請求乘勝追擊,鄭莊公說:“君子不淩駕於他人之上,何況麵對的是天子呢?鄭國應戰不過是為了自救罷,隻要社稷不受損就足夠了!”

  交戰雙方各自退回軍營,然後派出收屍隊清理戰場。聯軍收屍隊的人數要比鄭軍的人數多得多。

  入夜的時候,祭足帶著大量的慰問品去拜見周桓王,並對他轉達鄭莊公的問候。周桓王因為羞愧和傷痛陰沉著臉,一言不發;祭足退出中軍帳後又慰問了王室大夫們。

  第二天的黎明時分,聯軍就撤退了。

  周鄭長葛之戰把“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豪言壯語扔進了曆史的垃圾堆,周王室終於被自己的諸侯國擊敗。周桓王用自己行動開創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輝煌時代,他這一生隻做了這麽一件有意義的事。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