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鄭、宋決戰(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658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宋殤公命令城西的聯軍即刻全部入城,但是為時已晚。網鄭莊公一直在密切注視著戰況,當他得知聯軍破城時,立即命令鄭軍向敵人全速出擊。於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鄭軍便對神情恍惚、疲憊不堪的聯軍發起攻擊;結果大部分人逃進戴國,但是輜重和器械卻全部被鄭軍繳獲了。

  在戴城的另一側,公子突和高渠彌也對聯軍發起進攻。聯軍本來構築了比較堅固的防禦工事,鄭軍也在進攻初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如果聯軍能夠堅持抵抗一天的話,在城裏的得到休整的友軍一定會與他們合兵一處擊敗鄭軍。

  但是由於蔡人與宋人不和,他們樂見於宋國失敗,結果就從自己的防線撤退、直接逃進城去了。衛軍側翼被破,自身不能獨支,也跟著蔡軍逃跑了。

  城外還有聯軍留下的大量的攻城器械,這些器械全都被鄭軍利用起來,敵人馬上就嚐到了被自己製造的攻城器進攻的苦頭。

  聯軍在前一天的進攻中把城牆搞得千瘡百孔,城門也被搗毀了——他們替鄭國人盡可能地破壞了城市的防禦體係,就好像生怕敵人戰勝不了自己似的。鄭軍包圍了剛剛滅亡的戴國,馬上展開進攻,今天的聯軍就嚐到了昨日戴軍遭受的苦難。

  聯軍抵抗了一整天。第二天{即八月九日}淩晨,城市再度易手,疲憊不堪的鄭軍俘虜了心力交瘁的聯軍——那可是三個國家的軍隊啊!宋殤公、孔父嘉和華督突圍逃掉了。實際上鄭莊公在進攻前曾下令“必須放宋殤公一條生路”,因為鄭人再也找不到比他更愚蠢的人來充當宋國的君主了。

  戴國被聯軍滅亡後便成為鄭國的一個縣。太子忽對鄭莊公見死不救的做法頗有微詞,他說,如果鄭軍及時參戰的話,戴國本可以避免國破君死的悲慘結局。網</a>

  鄭莊公笑而不語,隻是看著身旁的另一個兒子公子突。公子突說:“鄭國當年之所以和戴國結盟,隻是因為那時無法滅亡戴國罷了。”

  鄭人對不同國家的俘虜采取了不同的對待方式:對於蔡人,他們由於臨陣脫逃的行為受到了禮遇,被毫發無損地送回蔡國;對於衛人,鄭莊公狠狠地向衛宣公敲詐了一筆贖金,然後也把他們放出去了;對於宋人,鄭莊公宣布隻要沒有太大罪行、並且肯脫離宋國的人都可以加入鄭國國籍,同時獲得自由和土地;但是頑固分子卻要被貶為奴隸,並且終身不得釋放。

  對宋國戰俘的政策已經實施了很久。原來鄭國正處於快速擴張期,有大量無主的荒地等待人們占領和開墾,國家需要大量的人口完成工作。

  除了別國移民以外,宋國戰俘是個不錯的來源。但是鄭莊公認為與其把他們變為奴隸,不如{如戰俘們自願}賜給他們國人的身份。

  鄭莊公的想法是:由於沒有人甘願失去自由而被貶為奴隸,所以奴隸在骨子裏憎恨剝奪他們權利的主子;但是國人的利益卻是與國家相同的,因此在國家真正需要的時候,隻有國人才值得信賴和依靠。

  於是溫和的戰俘政策就成了鄭國對宋戰爭中處於優勢的法寶。

  鄭軍在戴城休整了幾天,太子忽率領一支軍隊押送俘虜返回國,莊公則親率鄭軍主力繼續入侵宋國——鄭莊公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禍害宋國的機會。鄭軍在商丘城外大肆劫掠一番,以報複敵人對新鄭的偷襲行為。

  一個月後,鄭莊公以王朝卿士的身份向齊國人發命,討伐下一個不恭王命的國家——郕國。郕國的開國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成叔武,郕國本來被封在西周的京畿之地,國家在西周滅亡後東遷到魯國西偏北四十裏處。

  郕國地處齊、魯兩個大國之間,終日過著謹小慎微的生活。亂世之中任何國家都不能身處世外,郕國不想與宋國結怨,卻觸怒了鄭國人。宋國的脆敗使得鄭軍對郕國的報複很快到來。

  初冬到來之時,鄭、齊聯軍包圍郕國,郕君打開城門,親自帶領公室大臣出來迎接侵略者。郕君的恭順態度和送出的巨額賄賂使得國家得以保全,三國君主進行歃血儀式後,入侵的軍隊就各自回師了。

  這一年,鄭國進行了三場大規模軍事行動,並且全部取得了勝利,成為本年度最令人矚目的國家。鄭莊公毫不吝惜地大加賞賜有功之人,普通的國人得到了一定數量的財物,鄭人興高采烈地慶祝勝利,迎接新年的到來,並且信心滿滿地籌備著進攻許國的計劃。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