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鄭莊公伐陳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373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鄭莊公趁魯、宋兩國關係發生裂痕之機再次向魯國人示好。網魯隱公六年{bc717}春,鄭莊公向魯國派出一個使團,使者帶去了鄭伯寫給魯侯的親筆信。魯莊公特地在閟宮{薑嫄廟}接見了鄭使。會談的氣氛十分融洽,雙方都表達了願意結為盟友的意願,並約定了兩國君主見麵的時間和地點。

  其實魯國也有求於鄭國。由於鄭國與齊國的關係十分親密,魯隱公請求鄭莊公從中斡旋,以化解齊、魯兩國相互敵視的現狀。

  鄭莊公既喜歡落井下石{對宋國},也希望成人之美,他隨即向齊國派出使者,向齊僖公轉達了魯隱公的願望。齊僖公是個“剛之不吐、柔之不茹{吃軟不吃硬}”的人,他既敢於與強敵血戰到底,也願意與交戰方化敵為友{但是紀國除外}。

  齊國人這些年受夠了魯、紀和北狄的鉗製,齊僖公雖然並不懼怕三國聯盟,但是他也不願意單純為了敵視而敵視,單純為了開戰而開戰。他也希望能與魯國恢複良好的雙邊關係,以騰收手來收拾紀國。

  夏五月,鄭莊公、魯隱公和齊僖公在艾地進行了曆史性的會麵;齊魯兩國發表了聯合聲明,宣布兩國關係正常化。

  鄭國與魯國言歸於好之後,鄭莊公便把目光轉向了南方的陳國。陳人姓媯姓,是帝舜的後代。當年商朝大夫媯滿由於受到紂王的迫害而逃往鎬京,之後在周武王手下擔任陶正{掌管全國陶瓷業}。

  西周克商後,周武王為了向天下人昭示對華夏先聖的崇敬之心,使天下人不要忘記先聖的功業和美德,他便尋找五帝之後並加以冊封,於是封媯滿於陳,以延續對帝舜的祭祀。

  陳國定都今河南淮陽,土地包括了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區,國家繁榮而富庶。陳國位於楚、蔡到宋、魯、齊的行進路線上;國家的西北是鄭國,東北是宋國,西南是蔡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陳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個默默無聞的國家,它既沒有姬姓國家高貴的血統,也沒有取得與王室聯姻的殊榮。人們對陳國印象,僅停留在古老神秘的巫術和傳說中奔放火辣的yan wu上。、

  《詩經陳鳳》中收錄了一首《宛丘》,至於從詩中能品出什麽味道,讀者們自己品味吧。詩曰:“子之湯{蕩}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當陳桓公把她的掌上明珠嫁給周桓王之後,他便一夜之間升為王室新寵,也成了諸侯爭相結交的對象。鄭莊公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當他提出希望與陳國建交時,公子突卻跳出來反對。

  公子突說:“陳國兩次參與伐鄭行動,不能不對其進行報複,否則一定會被陳國人鄙視,被諸侯們恥笑。況且同朝為臣,陳侯也不能依仗國丈的身份為胡作非為。君父是王朝卿士,又是天子的堂祖父,論輩分,陳侯還得叫君父一聲‘叔父’呢!教訓小輩也是長輩分內的事!”

  鄭莊公專頭問太子忽:“忽啊,你什麽意見?”

  太子說:“每個國家都有選擇自己盟友和敵人的權力。陳國與宋、衛不同,宋、衛由於不同的由頭進攻鄭國,而陳國隻是礙於麵子才被扯進來的。陳國本就無害,陳侯又正得寵,討伐陳國將會給我們製造大量的敵人。鄭國的敵人是宋和衛,不要再把陳國推到敵人那邊去了。

  “而結交陳國不僅可以改與善王室的關係,還能夠瓦解陳、衛聯盟,孤立宋國。我在成周當人質時與陳侯有過交往,他是個行事保守、中規中矩的人。沒有理由把這樣的人當成敵人。威脅和武力不一定能戰勝敵人,但是寬恕和仁慈卻可以得到朋友。”

  鄭莊公最後總結說:“忽說得好啊!寬恕陳國不是容易做出的決定,但是宋國還沒有受到報複。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國應當以打擊宋國為國策,一切謀劃和行動都要圍繞這個策略展開。”

  鄭莊公隨後向陳國派出一個規模龐大的使團。陳桓公馬上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付鄭國人主動貼過來的熱臉。

  陳大夫五父{陳佗}說:“親近仁者、親善鄰國是國家之福,拒絕好意、得罪強鄰是自取其禍。陳國主動結交鄭國還來不及,何況是鄭伯主動呢!主君一定要接受鄭國的美意。”

  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說:“由於王室與鄭國關係僵化,所以兩國現在不宜走得過近。加之結交鄭國不但會觸怒天子,而且會得罪宋、衛兩國。與宋、衛為敵才是自取其禍,一個小小的鄭寤生能興起多大風浪?”

  陳侯說:“不錯,鄭寤生無故獻殷勤,一定是想把寡人拉上賊船。寡人才不能上這個當咧!”然後他便傲慢地拒絕了鄭國人的好意。

  陳國人的無禮極大地激怒了鄭莊公,他感到陳桓公的冷屁股比陳師的鐵幕戰車更加令他難以忍受,於是說道:“玉帛敲不開的大門,就隻能用武力來攻陷了!”

  公子突揶揄道:“用玉帛結交不到的國家,用武力不是更無法得到嗎?”

  鄭莊公說:“被人抽了臉,你讓寡人還怎麽裝得跟沒事似的?”

  夏五月,鄭莊公集結軍隊準備進攻陳國。陳桓公盡管已經得到戰爭警報,但是他依然沉浸在夜郎自大的虛榮中;他認為鄭國人不過是虛張聲勢,鄭寤生絕不敢進攻他這個老牌的華夏新貴。

  但是鄭莊公毫不去掩飾自己的企圖和怒火,他就這樣親率舉國之兵、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舉入侵陳國。鄭軍像流寇似的到處搶劫,劫得人口財產無數。鄭軍滿載而歸,結果陳國人剛剛建立起來的自尊心就被摧毀了,人們又陷入到自卑恐懼之中。而在暗中收取了鄭國人好處的陳國大夫就開始製造輿論,埋怨桓公的外交策略。

  陳桓公心中後悔,表麵上卻依然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但是當大夫們問他應當采取什麽手段時,他又說不出話了。

  後世的君子說:“‘善不可失,惡不可長’,說得就是陳桓公吧?助長惡行卻不知悔改,必將引火燒身;到時雖然想要撲滅,可是還能來的及嗎?《商書》說:‘惡的蔓延,就如同野火燎原,熾烈而不可麵對,何況是撲滅呢?’周任也曾說:‘執掌國政者,對待邪惡就要象農夫芟除野草,要斷絕其根本,使其不能增殖;如此一來,則正義就能夠得到弘揚了。’”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