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分封天下(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993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周師東征勝利後,王朝版圖發生了巨大變化。西周的勢力向東延伸到大海,向北到河北薊縣一帶,向南到淮河流域。大量的土地缺少新的領主,王室於是進行了第二次大分封。

  王室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號“魯”;封呂尚於浦姑故地,國號“齊”。齊魯成犄角之勢,鉗製著東夷諸國。

  王室又封周公弟弟康叔於邶國西南,國號“衛”{古代殷、衛同義},並在衛國部屬了六個師,史稱“衛六師”;封曹叔振鐸於今山東定陶,國號“曹”;封召公的兒子於今北京西南,國號“燕”。網</a>

  隨著西周勢力的進一步擴張,分封行動持續不斷地進行了很多年,春秋時期大多數活躍的國家都是在這段時間陸續出現的。

  數年後,周成王滅唐{今山西翼城西},隨後將弟弟叔虞封於此地。叔虞在位初期沿用了唐的國號,後來改國號為“晉”。

  隨著王朝勢力擴大到江漢一帶,周人又開始在那裏尋找新的代言人。網</a>

  文王有位老師叫鬻熊,是顓頊的後代,他生前沒有得封。成王探聽到鬻熊的氏族聚集在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於是派出使者追封他們說:“不穀感念你們先人鬻熊的功勞,特將你們封於丹陽,國號為‘荊’{後稱為楚}。至此以後,替王室鎮守荒蠻,討伐不敬。”

  大禹死後葬在會稽山{今浙江紹興附近},當年為大禹修建陵墓、守靈之人的後裔就定居於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便建立起國家。成王把對荊人說的話又對他們囉嗦了一遍,封其國為“越”。

  成王又從虞國公室指定一名公子封到姑蘇,國號為“吳”。不可否認,吳國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阻止越國北擴。

  幾世之後,由於楚國公然與西周對抗,王室又在漢水以東冊封了幾個姬姓國家,用來扼製楚國。

  總體來講,西周分封諸侯有兩種形式:

  一是分封王族成員。僅文王的兒子們建立的國家就有十六個,其他姬姓貴族封國最少有六十多個,它們多分建於富庶之地和戰略要地;

  二是招撫那些已經存在的諸侯國,其中有些國家的曆史可以追述到夏代。對他們進行重新賜封,比如楚、越、鄧、禹、鄫等。

  受封的國家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製為標準:公、侯國土方圓百裏;伯、子、男五十裏;小於五十裏的不能獨立為國,必須依附大國存在,被稱為“附庸”。

  西周封建的大公國有東西兩虢、虞國、宋國;侯伯有齊、魯、晉、衛、陳等;子男有吳、楚、越、許等。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