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姬昌稱王(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667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使者悻悻離去。姬昌與大臣們仔細研究了囚徒名單,了解每個人的基本情況;他又訊問了一些人,然後來到囚徒中間說:“你們所敵視的周人奪走了你們的土地、人口和財產,但是你們還活著;可是現在,你們賴以主持正義的商王卻要奪走你們僅存的性命了。

  “你們之中確實有少數人對先君進行誣告陷害,這些人一定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但是對其他人,寡人決定予以釋放。寡人還可以賜給你們土地,把貶為奴隸的族人還給你們,讓你們重建家園。我這麽做隻是想要你們知道應當愛誰,應當恨誰。”

  姬昌接下來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這就引起了大臣們的強烈不滿。他們指責姬昌說,這簡直是對先公的褻瀆,不知道姬昌百年之後見到先公後應當怎樣解釋。

  從來沒有發過脾氣的姬昌猛然間一躍而起{因為他是跪坐著的}掀翻了麵前的幾案,他的麵色因為憤怒而赤紅,他挨個點指著朝中大臣叫喊道:“你們知不知道我救了你們其中多少人的性命?當你們不分場合、肆無忌憚地叫囂進攻商都時,你們的言行早就被王朝的間諜記錄下來了!如果我殺掉那些戎狄,商王就會逼我交出你們!你們如果被殺,我又怎樣向先君解釋呢?

  “至於我釋放的那些戎狄,咱們已經一起甄別過了。他們本就是無害的,我們為什麽要替商王承擔殺人的罪惡,而不去獲得仁慈的美名?難道你們要為自己製造更多的敵人{就好像認為周國的敵人還不夠多似的},幫助王室侵犯周室嗎?看來你們已經忘記先君所說‘商強周即弱’的遺訓了!”

  大臣們於是全體跪下來向姬昌行稽首禮了。實際上在姬昌繼位之時,許多多位高權重的大臣都瞧不起這位少年君主,認為他性格柔弱,年輕沒有治國經驗;認為他的屁股想要坐穩,還得依靠他們這些老家夥對他進行不懈地教誨和輔助,否則他就是個孤家寡人。網現在他們終於清醒地認識到,這位君主的思想境界比他們高得太多。

  姬昌向王室派出一個使團去迎接父親的靈柩。太丁詢問使者,新君要如何處置那些叫囂進攻大商的大臣和國人。

  使者回答說:“確實有些市井小人口出狂言,並且搶劫殺害了大國和異邦人。他們大部分已經被當場或逮捕後處死了,還沒有行刑的,寡君命臣押送到朝歌任憑天王殺剮。

  “至於周大夫們,他們沒有不忠的言辭;他們都是忠於寡君的,而寡君又是忠於王室的。如果有人向王室傳達了不實消息,就請把那些人送到我國,讓告密者與被指控的周大臣當麵對質。”

  太丁當然不肯承認向周國派遣過間諜,於是說道:“周是大邦,寡人怎會相信市井傳言卻不相信大邦的使者?寡人聽說被送到周國的戎狄很多已經被赦免、而且重新取得了族人和土地;那麽,朝歌城裏還有很多戎主因為大邦的原因失去了土地,他們也應當得到同樣的對待。”

  使者說:“天子發布命令,臣子執行命令。下國怎麽敢違抗王命?複國的戎主已經在下國祖廟中與寡君舉行了歃血儀式,而且很多事項要戎主們親自與寡君會麵才能決定。所以請讓其他戎主們跟臣到下國去完成那個程序。”

  太丁把戎主們召來問了一圈,戎主紛紛搖頭;盡管他連哄帶嚇,但還是沒有一個人敢到周國去接受土地。

  不久,姬昌又主動召回和釋放了一些小戎主,並恢複了他們的領地和部落——這樣看起來先前的政策就不是為那些被赦免的戎主製定的了。

  但是,對於那些控告過季曆的其他人——就是留在商都尋求庇護、不敢進入周國的那些人,姬昌是堅決不肯饒恕他們的:一是源於仇恨,二是因為他不能使太丁獲得敵人的感激。

  此時,王室正忙於平定東方諸侯的叛亂,太丁需要周國提供援助和穩定西方秩序,因此兩個大國就各懷心事地達成了諒解。

  西周在季曆時期擴張得實在太厲害,國家的統治能力與國土麵積嚴重不匹配,致使很多土地能攻占而不能固守,很快又被敵人奪回走。周人認為,是時候轉變治國理念了,應當把擴張的策略轉為“對現行國土進行有效控製”。

  因此,周國製定了一係列溫和的政策,這些政策對國家鞏固勢力、增強實力都是有益的,而且受到王朝和諸侯們的歡迎。

  太丁去世後帝乙繼位。帝乙在位的整個期間,商周兩國都是在貌合神離中度過的。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