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丁西征與亶父遷都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320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公劉時期的豳人與商王朝仍然處於一種相互隔絕的狀態,這種狀態直持續到公劉八世之後的公亶父時期才宣告結束。

  公亶父與商王武丁同時。武丁是商朝的中興之王,這個人不但好戰而且善戰;他既不昏聵,也不殘暴,能夠知人善任,除了好色之外沒什麽被人詬病的地方。

  傳說他擁有上百名妻妾,他曾把軍權和祭祀權授予最寵愛的王後婦好,婦好是已知曆史上最早的、傑出的女性將領。

  但是顯然,另一位女性後來搶了婦好的風頭——這個女人被稱為“婦邢”。為什麽說婦邢搶了婦好的風頭呢?因為當代出土的司母戊{婦邢}大方鼎比司母辛{婦好}大方鼎還要大些。

  武丁通過一係列的軍事行動把商朝的勢力範圍擴大到河西地區,豳人周邊各個部落和方國都已向商王朝稱臣,武丁就把目標鎖定在豳人身上。

  但是,武丁並沒有將這個西方大國稱為“豳”,或許他覺得滿山遍野的豬{豕就是豬}會令人不舒服;他就替那個國家起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名字叫做“周”。

  周在甲骨文中最早寫作“田”,後來田子的每個方格裏又加上一個點,看起來就象五穀豐登的田野。再後來又在下麵加了一個“口”,口在商代表示政令之所出——如“商”、“命”等字,文字的變化說明周在那時已經成為一方諸侯之長,可以發號施令了。網</a>

  商王朝對周發動過多次戰爭,武丁有時會禦駕親征,有時派犬侯、倉侯等西戎方國為主力、輔助以王朝軍隊進行討伐。戰爭規模一次大過一次,慘烈程度一次高過一次;最後,彈盡糧絕的周人終於被迫向筋疲力盡的敵人屈服了。

  由於商人是周人的宿敵,遊牧民族又是周人所鄙夷的,所以對於雙重恥辱加於一身的現實使得後人認為:周人向商屈服之日就是周人決心滅商之時。

  商周兩個文明同源,又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因此武丁對周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同時武丁認為:遊牧民族生性貪狠,反複無常,是極其靠不住的{後來證明他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周人更靠不住}。基於上述想法,武丁任命公亶父為西伯侯{西方諸侯長},擔起鎮守河西的重任。

  這項任命使河西各方勢力瞠目結舌,繼而西戎就認為商人背信棄義。戎主們憤怒地說,他們被征發對周人開戰,經過無數慘烈的戰鬥,犧牲了無數英勇的戰士才取得的慘勝,換來的結果竟然是:當初已經戰敗的、應當被販賣為奴隸的死敵,現在竟然可以象主子一樣對他們發號施令了!

  武丁末年,因為常年對外用兵,王朝的人力、財力消耗巨大,商朝被迫進行戰略收縮。見此情景,戎狄便開始互相慫恿、勾結、鼓勵,繼而就撕毀盟約,開始對忠於王室的國家發動進攻。

  最先受害的就是周國。從結果看,武丁先前的手段不得不說是非常高明的,他成功地激起了遊牧民族對西周的極大仇恨,使得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裏,周人疲於應付敵人沒完沒了的入侵而無暇東擴。

  麵對經年累月的戰事,周人漸漸吃不消了;而嚐慣了打劫甜頭的敵人,仍然樂此不疲地發動進攻。敵人步步緊逼,同盟者相繼背叛,周國一天天衰弱下去,公亶父認為有必要進行舉國遷移了。

  在今日陝西岐山縣東北六十裏的地方,有一片富饒的土地,這裏後來被稱作“周原”。周原北依梁山,南臨渭水,地勢開闊,水係縱橫。渭水與梁山構成周原的天然屏障,把南北的戎狄隔絕在周原以外。這裏鮮有人跡,因為沒有什麽財富,也就更沒有喜歡打劫的遊牧民族了。

  周原便是公亶父遷徙的首選之地。周人在此建造了一座更加宏偉的城市,在城內的西端建造了一座坐西朝東的宮殿;這座宮殿的設計形製成為中華曆朝曆代宮殿建築設計的基礎。

  周人這次遷徙對戎狄來說是戰略退卻,對王朝卻是戰略進攻,因為周國的軍隊隻要南渡渭水,並沿渭水一路向東,再從三門峽北渡黃河,繼續向東就能進入王朝京畿要地;基於同樣的道理,商軍西征周國也變得容易多了——他們不用再翻越梁山並渡過橫七豎八的河流和大片的泥沼了。

  此時商王朝的統治者是武乙,他是個暴虐狂妄而且還有些神經兮兮的家夥。武乙總是設法挑起任何事端,無論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當國外打得一塌糊塗,國內卻一團和氣時,他就挑唆大夫、國人互相內鬥;如果看到哪一方將要失利,他就慫恿其他人幫助弱勢的一方,使爭鬥的時間能夠持續得更長一些。

  武乙命人製作了一個高大的木偶,給它畫上五官,穿上華美的服裝,稱其為“天神”。木偶製作完畢,武乙就要求天神和他博弈{下棋}。由於木偶隻是個死物,他就命令一個侍從充當天神的替身。當侍從象征性比劃幾步便認輸的時候,武乙就極力嘲笑它,要士兵們把它砍得七零八落,最後點上一把火燒掉。

  更有甚者,武乙命人用牛皮縫製了一個大皮囊,並向裏麵注滿鮮血。之後將這個皮囊懸掛在高處。

  武乙仰天一箭射穿皮囊,鮮血立刻噴射而出;他就對著皮囊亢奮地跳來跳去大喊大叫:“天、天!我已經射死你了!你還敢向我挑戰嗎?你在我的箭下算個什麽東西?”說完他就要求大臣和軍士們就對著他歡呼。

  武乙一生做過很多離奇的事情,但最離奇的莫過於他的死亡了。

  武乙執政最後一年的初秋,他率領大臣們來到黃河、渭水之間的平原地帶狩獵。在一個月朗星稀、蛙聲蟬鳴交織一片的靜謐之夜,上天突發暴雷將他震死。人們收殮他時發現他的屍體斷裂、殘破而且焦黑,頭上有一處穿透性電擊傷,就如同他對天神和上天做的那樣。

  但是後世有學者分析說,武乙之所以表現得如此無法令人理解,是因為當時君權與神權正在展開激烈的鬥爭;或許當時存在一位勢力遮天的大祭司,那個人的勢焰已經對武乙的君權構成極大的威脅,所以武乙才用各種看似荒唐的做法來製造輿論。

  在武乙死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王朝相繼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天災。商人驚恐地發現,上天因為武乙的褻瀆開始無休無止地對商人進行懲罰。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