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瑣碎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1-01-04 16:01      字數:2464
  清和子今日不是日常道袍風,一身短打,背著背簍拿著藥鋤,丟給貞娘一個背簍後,又尋了個用起來比較順手的木棍丟給了貞娘。

  清和子淡聲拋出一個重磅消息:“為師不打算再收徒弟了。”

  貞娘愣了下,那豈不是她和姚廷芳不是親傳勝視親傳了?

  她有些想不明白,“哦”了一聲後,傻愣愣地問道:“為啥?”

  清和子笑道:“珠玉在前,瓦礫怎能入目呢?人不能貪心。”

  貞娘“哇”了一聲,沒想到師父清和子對她和姚廷芳的評價這麽高。

  她笑道:“人是不能貪心,貪心不足遭雷劈。”

  清和子哈哈大笑了一番,卻一反常態地打趣貞娘道:“若是再收弟子,旁人也問我柿餅,為師可要犯難嘍。”

  貞娘先是一囧,隨之明白過來,清和子這是不想叫村裏人覺得他好說話,誰人都能做他的徒弟。

  既然如此,那為何又要讓她弟弟阿春和阿秋留在山上呢?

  貞娘開誠布公地問了。

  清和子歎了口氣道:“世人多重男輕女,你養父母雖已是極好之人,卻也難以免俗。若是我拒絕了,你回家又當如何自處呢?再說為師也拒絕收他二人為徒,是他們自己來的,與為師何幹?教他們的也不是為師,是你師兄姚廷芳。”

  貞娘這會兒不傻了。

  她師父清和子知曉她在家中處境,多給她一份倚重,她在家中就多一份話語權。

  而姚廷芳那裏,他不再收徒,選擇讓姚廷芳指點,無形中抬高了姚廷芳在清溝黎的存在感。

  貞娘一時有些感動。

  清和子沒理會她的感動,對她道:“這個時節,山中色彩雖不如夏時蔥翠,卻繽紛多樣。你既有心學畫,當用心觀察一山一景,一樹一草。”

  貞娘認真聽著。

  清和子言辭很慢,一心二用,一邊與貞娘說著話,一邊看著四周有沒有什麽可以挖的藥材。

  偶爾還會給貞娘講講一些非藥材樹木的用處。

  走累了,休息的時候,清和子才將他今晨跟黎定山說的決定告訴了貞娘。

  他道:“給你留個後路,萬一想反悔。也可以打著師父的名頭去做。”

  貞娘有些愣怔,隨後笑得十分快活道:“窮才緊抓不放,富才不屑一顧。師父薄有財資養我們是兄妹不難,弟子也想著薄有天賦,放棄這一項也不足掛齒。”

  清和子笑道:“如此就好。”

  貞娘看清和子高興,就趁機把自己想做灰豆腐果和豆腐乳的想法說給了清和子聽。

  今晨,清和子說她做事情隨意,沒有計劃,沒有預期,想到啥做啥。

  她也吃了教訓。

  走一路想一路。

  她給灰豆腐果和豆腐乳都套了個故事。

  灰豆腐果是自己不小心將豆腐弄掉熱灰裏,隔了三四天,發現這豆腐沒了水分,舍不得扔細細吃了,居然還挺有嚼勁的。

  豆腐乳是自己夏天偷藏的豆腐放壞了,加點鹽巴,毀屍滅跡的時候,發現那東西先臭後香,還能久放。

  她想試一試。

  在家裏,肖氏不給她試。

  貞娘把故事講得九真一假的,清和子就算是懷疑她編的,也隻當他美化自己貪嘴偷吃這點。

  清和子確實發現她於吃上有些長處,聽完了貞娘的話道:“在為師這裏不要糟蹋和浪費糧食就可以了。”

  貞娘真是無比的歡快。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賢達沒有人伯樂也不能盡展其才華。

  清和子帶著貞娘去挖藥材,也是有心避開一些人。

  清和子並不是二楞子,看黎定山的神情就知道他想讓自己收阿春和阿秋為徒弟。

  他想,自然別人也會想。

  一一拒絕著實太費口舌了。

  他等著清溝黎的掌事兒人上門來,再拒絕,也能凸顯得他較為看重姚廷芳和黎貞娘這兩個徒弟。

  清和子其實想和貞娘談一談,女子也不應當看清自己。

  他有一個族妹,十分的有才華,卻因人言可畏,為一身才華所累,鬱鬱而終。

  卻不知道怎麽和貞娘說這樣的話。

  因為他也不是那麽確信自己說的說話就能叫她日後的人生順遂。

  族嬸總說若不是族叔太過溺愛那位族妹,讓她學的貞靜一些,怎麽會那些不堪吃用的才華所負累呢。

  貞娘沒有發現清和子的沉悶和遲疑,因為他一貫都不怎麽愛說話。

  貞娘發現了一種花籽,十分像做石涼粉的石花籽。

  她問了清和子,清和子也拿不準是什麽東西。

  兩人都采了,一個打算拿回去琢磨下藥性,一個打算回去試試能不能做石涼粉。

  山中采藥挖草算不上枯燥,卻並無太多樂趣。

  有時候不小心,還會被帶刺的草劃破手臂。

  貞娘卻覺得十分有意思。

  因為清和子不光采藥,看到了好的光影,會讓貞娘看看光影。

  看到形態可掬的蟲子,也會讓貞娘撿起來帶在身上觀察。

  頗有點處處留心皆可入畫的大妙。

  如此一晃悠,太陽就過了頭頂,開始往西去。兩人也不急著回去,采摘些酸漿野果的搪塞了一頓,在山間盤桓了好些時候才往回去。

  他們回去的時候,果真如清和子猜測的那般來過人了。

  門上掛了好幾塊臘肉、蔬菜還有糧食。

  清和子看眼,對貞娘道:“糧食留用,臘肉帶回去,讓你們族長問問誰家的還回去。”

  貞娘洗手應和著,給清和子準備了洗漱的水,幫他把藥草分類理好放到竹筐簸箕中晾曬。她特意將自己采的花籽做了標記,單獨晾曬,起身去看黃豆浸泡得如何了。

  黃豆浸泡得已經可以磨漿了。

  她將黃豆過了一遍水,開始磨漿,發現黃豆泡的多了。

  多了有兩三碗,猶豫了下,她決定把這些多的黃豆做成黃豆醬。

  黃豆醬比較好做。

  煮豆子,放涼後拌上麵粉,放在簸箕中讓其自然發黴,然後暴曬。

  暴曬幹崩後再加入適量鹽水繼續曬。

  曬好就放著,想吃就蒸。

  這是最簡單的做法。

  也是這邊人常用的做法。

  貞娘雖然得了清和子的允諾,卻不敢把步子跨得太大。就先按照時下的方式做了。

  她一邊鍋裏塞上柴煮黃豆,一邊用石磨。

  因為磨盤小,她一個人就可以操作了,就是有點累。

  累了,她就歇一歇,看看鍋灶裏的火。

  這麽幹幹停停的,都豆子煮好拌上麵粉,她豆漿還沒磨完。

  又吭哧吭哧磨了好一會兒,累得快虛脫了,才把豆花煮好。

  看了看天色,她怕耽誤了清和子吃晚飯,端了舀了一小盆豆花,洗了一個碗筷,拌了個鹹菜,端給清和子,讓他先墊吧墊吧肚子。

  姚廷芳上山的時候,貞娘才點好漿,就被她拉了壯丁,聽她指揮幹後續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