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你見過鬼嗎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392
  76

  “哎呀,你們師父回來了?”

  “啥時候的事兒?”

  “就是,一點兒也沒聽到音兒呢。”

  ……

  姚廷芳是吃過朝食,跟他嬸子嚴氏一起來的,不算特別的早。他們到的時候,緊挨著黎貞娘家的一些人家都過來了。

  有來紮架勢幹活的,也有端飯碗吃著飯尋人嘮嗑的。是以,姚廷芳道明了來意,眾人不由得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姚廷芳脾氣甚好,一一笑著應了。

  清和子是昨日傍晚到的,特意避開了人走的是小路。最近村裏人都忙著摘柿子,那條路不在長野柿子樹那一帶,就沒和村裏的人碰上麵。

  姚廷芳是經常往清和子住的地方去。今日學堂放休,他功課早就完成了,昨日一放學就跑去師父那邊看看自己挖的陷阱有沒有獵物,才撞上的。

  清和子這次回來,心情似乎不大好。姚廷芳去的時候,他正在院子裏的石凳子上坐著打坐,看到姚廷芳隻瞥了他一眼,就閉了眼。等他下了坐,看到姚廷芳還在,他徑自打發姚廷芳下山回村,讓他帶上貞娘明日也就是今日再上山清掃一下屋子。

  貞娘最近沉迷於做柿餅,搗鼓竹筒酸菜,去山上給師父清掃屋子就沒有往日那般勤快了。不意他突然回來了,貞娘有些忐忑地問姚廷芳道:“屋子裏沒什麽大問題吧?我這幾日忙著做酸菜,有些懶散了,三四天沒去師父那邊了。”

  姚廷芳無聲地接過她手中裝著柿子幹的竹筒,安撫她道:“這幾日,我日日去,有通風散氣,小做灑掃。”

  房子一直不住人,尤其是山林裏的房子,不經常通風透氣的話,屋子裏會有股子塵氣。若是再久一些,就會有些小動物在此安家,遭遇個風雨侵蝕,就會顯露出一股子破敗味。

  清和子是個和善的道人,卻生得鼻子極靈,不喜歡陳舊腐爛的氣息。他在的時候,貞娘除了照看他的吃食,打掃屋子外,還要采些鮮花嫩草把屋子清新一番。

  總之,清和子麵上是個軟和人,骨子裏卻是個講究的。

  貞娘正和姚廷芳說著話,不意他伸手來拿自己拎著的東西,下意識給了他。等反應過來,看他背著給師父準備的新被褥,還提著半布袋的米,她便又要伸手要過來道:“這些不重,我可以拿的。”

  貞娘也背了背簍,裝的是些油鹽糖醋,還有村裏人送的臘肉、新鮮蔬菜以及新鮮煮好的朝食。

  清和子不在,米麵油鹽儲存在他的住處,村裏人是沒有誰手欠偷拿的。隻是山上空氣濕度比他們村裏稍微高一些,沒有人常住,她怕黴得快,也怕老鼠偷食,就背下山放在自家了。

  也就是說,清和子昨天回來後,沒飯吃,禦寒的也隻有稻草。

  貞娘鬧不明白為啥他回來的不晚,也不言語一聲,遇見了姚廷芳也不讓說,非要自討苦吃。

  姚廷芳沒將竹筒還給她,看她有些擔心,又安慰了她一番:“師父是練功之人,風餐露宿不過尋常事。”

  貞娘不明白姚廷芳這是什麽心理,看他一眼道:“即便如此,我們這些做弟子的,也當事事謹慎,小心侍奉。書上不是說,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嗎?”

  姚廷芳沒看他,目光四掃,突然停了下來,靜等了一會兒道:“好似有什麽東西往那邊跑了。”

  貞娘沒有他的眼力好,心思也不在周遭上,聞言循著他的目光望過去,確實看到那邊山林的枝椏比別處晃動得更厲害些。

  能撞成這樣的,多半不是小獵物。

  他們現在要盡快進山,把吃食、被褥給師父清和子送去,不方便停留一探究竟。

  “走吧,等回來,我下去看看。”姚廷芳記下了周圍的環境,打算在這裏布個陷阱。

  貞娘看他並不著急,舉步之前不由得又看了他一眼,問道:“師兄好像……拿準師父不會罰我們呀?”

  她本想說師兄你好愜意,一點都不著急。

  姚廷芳確實不著急。

  他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而立之年的靈魂,前輩子也是出將入相大殺四方的大佬級人物。任何事對於他而言,都不過爾爾了。

  何況他看得明白,清和子這人出身好,性情寬仁,一心修道,對世俗的一些繁文縟節並不在意。

  姚廷芳沒回黎貞娘此問,而是延遲回答了她上一個問題:“你說的,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那是儒家的規矩。師父是道人,講究無為、順其自然……”

  姚廷芳說了一大通話,貞娘有些理解,有些理解無能,隻能幹巴巴地說了句:“這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吧?”

  姚廷芳給了她一個孺子可教的眼神。

  貞娘心中歎息了下,她對宗教一些東西真心是不大懂,而且也沒什麽學習天賦。一度以為儒釋道核心一樣,隻是表現方式不同罷了,被團隊裏人稱“小百科”的編劇兼攝影師的家夥給狠狠科普了一通,再也不敢亂說話了。

  她想起前世裏經常看到的一句話,幽幽感歎出聲:“盛世佛常見,亂世道下山。”

  姚廷芳聽了貞娘的話,仿若杠精附體一般,給她講了這句話不全對。

  他的意思是,之所以盛世佛常見,是因為佛法的理論相對完備,便於人們學習實踐。世家大族常有學習者,引領世人效仿。道家在理論上來說,比不上儒家和佛家完備,以術法見長,並不便於常人學習。

  最主要的一點,亂世常見道人下山,更多的時候是一些擺弄政治的人披著道人的外衣在亂世弄權罷了。

  貞娘如果是他們團隊那位編劇兼攝影師的話,一定會說,你說的也不錯,道家在發展的途中確實有你說的這種情況。但是,道家發展日臻完備後,修道之人已經遠離政治,以修己身為己任,不斂財也不弄權。你的觀點也太偏頗。

  貞娘不懂呀,隻能眨著懵逼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問他道:“你不信道,為啥拜師?”

  姚廷芳突然反問她道:“你見過鬼嗎?世人見過鬼嗎?”

  貞娘看著他道:“別人我不知道。我……”想了下搖搖頭道,“應該沒有吧。”

  她雖然經曆離奇,如今算不得鬼吧。鬼的話,可不敢生活在太陽底下。

  姚廷芳挑了挑眉道:“那為什麽信呢?”

  黎貞娘覺得他在詭辯,卻不知道怎麽反擊,眨了眨眼睛道:“我沒信呀。”

  姚廷芳扯了一個人畜無害的微笑,溫和地道:“那為什麽說起鬼,你會下意識的害怕?覺得有。這不就是信嗎?”

  黎貞娘辯不過他,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上:“這和你信不信道,拜不拜師,有什麽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