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閑言碎語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399
  貞娘也隻是知道柿餅要經過挑選、洗果、去皮和幹製,至於具體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她並不十分清楚。她是借了清和子的名頭跟肖氏說的,說的也是半清不楚,隻是個大概,打的就是個摸著石頭過河的主意。她是想著即便不能都做成柿子餅,隻要成功率有60多摸索個一兩年,肯定會有進步的。在這等靠山吃山的地方,最難的是把這些山野作物變成經濟型農產品賣出去,就算樹立不起品牌來,怎麽著也能增加一份收入。

  至於保密問題,在清溝黎這地方,想保密除非你別弄山裏的東西。她家院牆就恁高,晾曬肯定要擺在院子裏,人來人往的,根本防備不住。是以,貞娘索性多喊幾個人一塊兒做,通過集思廣益來提高和進步,比她一個人挖空心思想前世見過的人家怎麽做的還更實際一些。

  貞娘聽得堂嫂的話,也沒不知裝作知道,而是笑笑道:“嫂子這可是問住我了。我也隻是聽師父說過而已。咱們得摸著石頭過河,我尋思著怎麽著也能成點。隻要能做成,明年就能做的更好。”

  堂嫂方氏笑道:“貞兒妹妹這話說的在理。”

  芹娘把去好皮的一個柿子放到高粱杆子納成的篦子上,笑著接腔道:“嫂子,你都不知道,我現在總覺得貞兒比我更像個當姐的。我不知道咋回事兒,老實覺得她啥都知道似的。”

  三伯娘葉氏插嘴道:“貞兒聰明,還比你穩重,確實比你更像個當姐姐的。”損了她親閨女芹娘幾句,又問貞娘道,“你現在還在學識字?”

  貞娘點頭道:“師父去了鄰縣,我跟阿春阿秋學。”

  貞娘跟清和子做飯這事兒,村裏頭都知道,因為工錢拿。但是她跟著清和子識字這事兒,她家沒有大肆宣揚,倒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有人聽見葉氏與貞娘的說話,轉而問肖氏道:“清和師父還教你閨女識字呢?”

  “是呢。”肖氏應了話,又解釋道,“我和當家的本想著貞娘是個聰明的,能擱學堂讀兩年書識點字,會記賬,以後肯定更有出息。誰知道村裏頭不收女娃子。清和師父聽了這事兒,就說教她。我和她爹還想著這次讓她跟著清和師父一道去鄰縣,還能跟過去伺候師父。清和師父沒同意,說是長途跋涉的,他腿腳快,帶著貞娘,一是怕她累著,二是怕到地方遇到什麽危險的事兒,他顧不上。”

  話題一轉到清和道長身上,眾人的話題又開始從婚嫁轉到了神秘事上,有好幾個人都問肖氏關於她早先去縣城路過的那個土廟是不是恁詭異。

  土廟的早先的事兒如何,貞娘是不太清楚,但是如今越傳越詭異,越邪乎,她倒是知道點。這些謠傳真心和她娘肖氏和姚廷芳的娘文氏關係很大,這二人總時不時地與人說上兩句,勾得大家胡亂猜測,還有人托了那邊的遠親打聽了閑話,又聽了一些其他玄乎的事兒,一時間那土廟在清溝黎可謂是聲名遠播。

  貞娘聽他們講什麽“無頭鬼忽然抬頭,慘白慘白的臉”如何嚇人,“有次清早路過蘆葦蕩看到銅鈴大的牛眼閃著綠光”如何嚇得她屁滾尿流,“清晨的白露水仙與黑露水仙打架,因為黑露水仙是壞的吸早起路人的精氣”……她也沒貿然反駁,反倒是聽得很樂嗬。

  說實話,老百姓的創造力覺得是一流的,一群鄉村野婦講的鬼故事,起承轉合一點不缺,還帶手勢和語言演繹,真的是挺叫人快活的鄉村閑景象。

  貞娘在他們閑聊中,也坐下來陪著方氏和芹娘一道去皮,剛摸到柿子,就聽見門口有說笑聲。不多時,就見蔣氏帶著幾個婦人進來了,一進來就笑哈哈地道:“你們一個兩個腿咋恁長,來得早,叫我撇在後頭了。”

  已經坐下來幫忙的婦人,聽得這話,回嘴打趣道:“誰有你家大業大,不弄清粗出不來門。咱這窮人,家無半文錢的,吃飯一抹嘴抬腿就過來了。”

  蔣氏回嘴罵道:“老春花,你個熊媳子,咋恁會說話,擱咱們跟前賣窮,可不是打咱們這些人的臉。誰家不知道今年就你家糧食產的多,別說全村,擱咱們這一片都是高產戶。你才是家大業大,要守好門戶的那個吧?”

  有人聽他們說錢財之事,不樂意了,笑罵道:“你們一個兩個都比咱們這些人有錢,還在這裏咩啦咩啦的,怪好意思。姓蔣的,你別支著手站著了,趕緊過來幫忙。”

  蔣氏回嘴罵她一句,坐到肖氏跟前挑果子,看見和她一塊兒來的一個婆娘拿著一個裂口的柿子,忙道:“那個不能要了。看著你肖嬸子咋選的,選這種果子大,黃得發紅的,別要那種帶青色的,選圓一些的,裂口的,有紋路溝壑的也別要。捏捏,發軟的那種快熟透了,你就嘴吃了算了。”

  有人打趣道:“你倒是會當家,這活還沒幹呢,張嘴就讓人吃。”

  蔣氏笑罵道:“嘖嘖,我挑個熟的給你,看堵不堵得住你這張狗嘴。啥話到你嘴裏都沒個好的。”

  貞娘聽著他們互相罵著說笑,也沒參與,而是認真教主動參與到去皮工作中的新人。

  她道:“你看,要先把這個果柄沿著果蒂齊平剪去,切除這裏(萼片),保留這個(萼盤和果梗),削皮別削恁厚,薄薄一層,平一點好晾曬。你削皮的時候一定注意下你的手,安全第一。放的時候這個(萼盤和果梗)朝下,放在篦子上。兩個柿餅之間留一個指頭寬的空隙,免得粘一塊兒了。”

  聽她講解的人笑誇道:“聽你說起來,怪清楚。”

  旁人接腔道:“要不咋說這閨女聰明。你們不知道,老楊嬸最近飯都吃下,碰見誰都擱家裏說自己後悔了。”

  有人不屑道:“可惜沒後悔藥跟她喝。以前覺得馮氏是個傻的,人家這悶不吭聲的,就把學堂做飯的活攬到手裏了,怪不得能忍。”

  還有人道:“論說做菜手藝,我覺得貞娘也不差多少。清和師父都誇貞娘飯菜做的好,恁大個小閨女能往家裏拿錢的,有誰?真是眼氣人。”

  “人還跟清和師父學識字呢,這福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就是。”

  “貞娘這個閨女福氣好,心眼也正。你看這做柿餅,誰來都教,也不掖著藏著。”

  ……

  當事人親耳聽到別人誇自己,真心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她光低頭抿嘴笑,誰問她“好不好”、“中不中”,她都是“好”和“中”,反正肖氏還在呢,大家不會拿什麽說媒來逗她。頂多是“你日後有福氣發達了,可別忘了咱們這些個窮老嬸子們”。

  大家說笑著,黎定山和三個黎定依趕著牛回來送新夠的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