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縣城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348
  黎姓在縣城有族人,黎貞娘一家子來縣城之前,黎厚相就交代過住進族人家裏頭,別住到馮家去,免得給人添麻煩,無端失禮,或是惹上什麽不必要的麻煩。

  黎定山人不算精明,但是聽人言也聽人勸,是以進城後,極力拒絕了馮漢文的邀請,而是準備住進了族兄黎定魁家。

  姚姓自然也有族人在縣城住,姚第添也給了姚廷芳手信,讓他進城後去尋姚姓族人。但是,姚廷芳覺得他娘文氏病著,他的靈魂是清溝黎姚姓的祖宗不假,可這輩子給人家沒血脈關係,貿然前去,即便有手信,也是極為失禮的。他沒貿然去尋上門,而是打算直接捐些香油錢,住進城隍廟去。這樣既避免了給人添麻煩,又免得住進客棧叫姚家人覺得難堪。

  等馮、汪、程三人走後,黎定山才在黎貞娘的提點下問姚廷芳打算怎麽辦,聽了姚廷芳的打算,默然了須臾,也覺得他這打算挺好。他雖說要住的是族兄家,可到底不是自己家,而姚廷芳連姚家都不住,更不好住進黎家。縣城雖說不小不大,清溝黎出來的人圈子卻是重疊的,若是姚廷芳住進了黎姓人家,消息一旦傳出來,姚家人心裏肯定會有想法。黎定山腦子不靈活,肖氏便是見識也不甚廣,但是清溝黎幾姓之間的摩擦和小齷齪還是知道一些的。

  肖氏等黎定山說了“那成”,笑著對文氏道:“我看這天色還早,不如咱們一塊兒去城隍廟。我們也去拜拜,咱村出門做生意的常說一句話,到了一個生地方,二事兒不做,先擺碼頭,給土地爺城隍老爺燒燒香拜一拜,求個順遂。”

  文氏自打那日做了被蛇追的噩夢,就有點睡顛倒了,晚上睡不著,白天總打瞌睡昏沉得不行,都有些神經衰弱的症狀了。她這會兒正精神萎靡,聞言有些遲鈍地應道:“那咋不中,可中哩。”

  姚廷芳聞言,也就沒逆文氏之言,衝黎定山作揖道謝了。於是,他們一行人便一道先去了城隍廟。

  武陽縣的城隍廟在縣北,挨著北門永寧門。而他們是從城東門朝陽門進的城,黎定魁家在縣前街做生意。也就是說黎家一家子隨著姚廷芳去了城隍廟,回來要繞一段路才能到黎定魁家,好在黎定魁家不像汪文俊家就住在城東,不然過門不入也有點說不過去哩。

  黎貞娘前世走了不少地方,可這輩子還真是第一次進城,可把她新鮮壞了。其實,也沒啥新鮮的,房屋不高聳,也不是那等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倒是蠻古樸的,巷弄鋪子青石板,來往的人也都蠻和氣的。

  她聽人說過縣城,武陽縣城有五門,分別是北門永寧門,南門迎靄門,東門朝陽門,西門望仙門,東門與南門之間開有桃源門。因為桃源門略偏東,又稱小東門,有奇景“景星”。

  貞娘還沒去看過實景,但是聽看過的人講,就是一口井。雖說大家說的玄乎其身的,什麽拜了景星出門得財運,因為當地人信奉水主財的說法,但是貞娘自己私下猜度應該是能投射天上的什麽奇觀,多半是啟明星。當然,這都是她的私人猜測,並不妨礙當地居民或者路過的行商,出門或者經過此地,投點銅錢以求財運。

  要說求財運,縣城還真不缺地方,除了城隍廟和景星之外,西南的龍尾山的豬頭尖下有一聖母廟在當地人心目中也有份量。當地人把大的山叫山,小的山叫尖。聖母廟中有一聖母池,泉水有白玉,很是清澈,堪比觀音菩薩的玉淨瓶裏的水之功效。除了求財、求子、求姻緣可以用,還能用來斷案。

  據傳聞,前朝之前朝聖母池附近的村落頻頻發生偷竊之事,鄰人俱都懷疑其中一人。縣令來查案,便讓苦主和被告密訴於神,然後都往池內投入一銅錢。若是銅錢沉則為事實則沉,銅錢浮起來則事非,誣告者心虛者不敢投。論說以常識來論,應當是投之則沉,然事情則完全相反,投之卻浮。傳聞的結局是真正的偷竊者被抓住了,被懷疑的鄰人得還清白。因此事違反常理,所以流傳很廣,繼而修了聖母廟砌了這聖母池。如今這池前還有據說那位智慧無比的縣令的墨寶,所雕刻的石刻,上刻著“鑒物是非多老實,別人真偽有神靈”。

  緊挨著城隍廟的便是土地爺廟。城東北有一口老井,卻叫火神井。南城有關帝廟和龍王廟,龍王廟是建在由北向南貫穿縣城漳河的東側。當然少不了孔廟,就在縣學街那邊。城西有娘娘廟和月老祠,一個管送子,一個管姻緣。城西郊有廣安寺和玉清觀,距離縣城有些遠,建在西郊的馮(ping)山上。

  至於縣衙之類的朝廷辦事機構更是不缺,各城區都有知名的姓氏和商鋪。商業街最有名是在城北門,漳水西岸的麻田街,以貞娘粗淺的認知這裏商業發達是因為這附近有三個廟,人流量相對比較穩定一些。

  清溝黎村裏好幾家在這邊做生意,有做木雕的,有賣布的,有搞山貨的,也有賣肉的,當然也有賣小吃的,也有開藥鋪的。據說這裏匯聚了縣城一流的小吃,什麽烤雞烤鴨、甘草水魚、食桃、臘八豆腐諸如此類的特色,倒是沒有貞娘前世見過的燒烤攤。

  不過,今天貞娘是沒幸去飽腹,甚至過眼癮都不成了。因為他們要先趕到城隍廟,把文氏這正事兒給辦妥了才行,然後她一家子要先去黎定魁家,把黎厚相的指示給黎定魁說了。那就是先按照禮節去拜會馮家,對馮家在曬秋這事兒上給與的支持表示感謝,再讓貞娘去賣食譜。

  貞娘聽了黎厚相的打算,心裏其實蠻奇怪的,嗯就比如說這事兒吧。黎厚相是注重禮節,而馮家居然不擔心她攜款逃了,或者菜譜賣給別人。因為當時她一家沒跟馮漢文走,馮漢文隻是遺憾自己沒能盛情進到地主之誼,絲毫不擔心她會耍滑頭。

  大抵這是一個禮節和信譽比較高的時代吧。

  貞娘也沒想這些七七八八的,一路上不停地觀看臨街商鋪買賣情況,想了解一下縣城吃食兒的情況。她是覺得家裏有了銀子,放著也不能生息,不如做點事情。

  就這麽邊走邊耍,也到了城隍廟。眾人前腳進了城隍廟,後腳就打起雷,眼瞅著要下雨了。此地是山城,天氣多變也是有的,莫說這種情況,一城而居,城南下雨,城北大晴天都是十分常見的。甚至有時候獨獨就某一個地方下雨。本來這等情況十分常見,但如今已入秋了,突然打雷,而且文氏還是這等情況,肖氏等人不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