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十碗八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477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

  這些婆娑而隱秘的心思並沒有太過於困擾貞娘。.huangjintong.

  事過境遷,愛恨情仇都成昨。

  姚平津家喜宴的管事人打發人來端菜上菜,貞娘就跟著去吃喜宴了,收拾的活計也留給了那邊派來的婦人。不過,貞娘做事細致,灶上都收拾得幹幹淨淨,東西也歸整得很有條理,叫人打眼看上去就知道沒亂捯飭而糟蹋東西。

  貞娘到了姚平津這邊的院子裏,就被人指點著尋到了在女眷孩童這邊席位上坐著的兩個弟弟佳春和佳秋。他二人是和黎定山一道來的,黎定山因為她昨日村學處的表現而有了與貴客同席的待遇,如此自然是無法帶著佳春和佳秋兩個小孩子。貞娘家在姚平津家這邊管事眼中也算有些名頭,特意把佳春和佳秋安排在有座位的席麵上,而不是那等得自己隨便找位子的真流水席處。

  他們這幾桌多是姚平津親戚家的女眷和孩子,還有村裏頭一些頗有頭麵人家的女眷。姚平津家的舅娘、姑姑、姨媽之流與貞娘不太熟悉,而村裏頭的婦人也看她隻是小孩子,便是心裏有些疑惑,也不好張嘴問她。便是有那一兩個稍微熟悉的問她賣菜方子的事兒,她也都微笑著搪塞過去了。

  至於她娘肖氏還在曬秋場處守攤子,等著貞娘等人吃完了來接她的班兒守攤子,她再來吃。

  貞娘做菜的時候已經弄了些吃的墊肚子,並不算特別餓。她興致勃勃地吃席,著重是嚐一嚐縣裏師傅的手藝,參摩一些人家做的菜式。

  姚平津家這開流水席,來者不拒,為了避免慌亂,采用的是十碗八的吃席風格。所謂的十碗八,並不僅僅菜品是十大碗八小碟,還是一種風俗文化。分批次上菜,一般最多開三批。以炮竹為號,先打三炮以為準備開席,大抵三五分鍾的功夫,又三炮是正式上菜。

  這邊上菜的講究是“上台雞,下台魚”,中間的菜是頂中心點了紅點的豬肉包、水吃餅也就是水煮豆腐肉圓子、炒米粉、豆腐裏麵裝餡兒油炸過的豆腐角、燜兔子肉、水煮時蔬、白豆腐和酒釀湯圓。

  魚一定說是鯉魚,上台雞和下台魚,就寓意著大吉大利。豬肉包意味著興旺發達,米粉也叫粉絲象征千絲萬縷人丁興旺,豆腐包寓意富不外露,青菜和豆腐合起來是清清白白做人,吃的甜湯圓乃是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總之各個菜有著極好的寓意。

  八小碟,四碟子核桃、板栗、紅棗、瓜子四樣子幹果,一碟甜米糕混搭著綠豆糕,一碟子田螺肉,一碟子熏魚幹,一碟子白切豬肉。

  姚平津家這邊的喜宴菜式並不是這邊頂級的定式,有些人家也會上燜蛋、鴨子包,就是同場吃宴,貞娘這邊吃的菜像燜兔子肉、油炸豆腐包這些真流水席那邊是沒有的,那邊豆腐菜式偏多一些。但是,上台雞、下台魚還有豬包肉是必上的。

  聽聞貴客那邊除了她做的幾道菜,還有一品鍋之類其他硬菜。

  貞娘嚐過之後,發現這邊主要是燒、燉、蒸以及熏製的菜式偏多,爆炒的菜式少,油鹽頗重,重火功。典型的徽菜風格,姚平津家請來的師傅手藝還算不錯,掌握了一些精髓,吃起來帶著濃重的地方菜式風格。

  她吃了幾筷子充當鯉魚的鯽魚後,炮竹又響了三聲,也就是她們這一批宴席已經結束了。

  貞娘抹了嘴,囑咐了佳春和佳秋別亂走,尋了協理管事兒的人說了一聲,就帶著兩個弟弟跑去換她娘來吃宴席了。

  按照正常情況,她這麽搞是會被主家不喜歡的,沒有送一次禮錢,一家子吃兩三批席的道理。不過,現在吃席可不是她來的世界那種,上桌坐一坐,筷子都沒動就下桌了。這裏是恨不得敞開肚子吃十天呢。

  貞娘換了肖氏,在曬秋場守攤,而肖氏吃罷宴席並沒有回來。

  散席後,她留在姚平津家幫著收拾桌椅,順帶把姚平津家分派給她家的肉菜什麽的回禮拿回家,也順道和人拉拉家常,嘮叨一下她閨女貞娘如何叫她臉上有光,暗搓搓地踩上老楊氏那一家子幾腳。

  貞娘堂姐芹娘是跟著她娘吃的宴席,沒和貞娘一道坐,吃罷宴席在那邊又耍了一會兒才出了姚平津家的門。她出來,又在路上聽她娘和人絮叨一會兒貞娘家得了大運氣,便奔來尋貞娘扯閑篇。

  芹娘其實是個滿毒舌也挺伶俐一個小丫頭。她把那些羨慕貞娘家運道好的村民的嘴臉學的十足十的像,又說這些人裏麵誰家因為她家欠債而不看好她家的,隨之又咋舌感歎大人真是會變臉。

  貞娘看她說著話還時不時地打個嗝,嫌棄她有口氣,就弄了一竹筒水地給她喝,引導著將話題從她家賣方子的運道上岔開,問及她觀禮的見聞。

  芹娘知道貞娘沒去,特意細細說了,還說了誰誰說了什麽吉祥話,誰誰太沒臉沒皮不管她們這些沒出嫁的女郎在就渾說話叫新娘坐立不安。

  她絮絮叨叨這麽多,倒是叫貞娘知道了一樁事兒,原來這裏人喝合巹酒居然用的葫蘆瓢,而不是酒盅。

  且不說這些零零碎碎的瑣碎事兒,芹娘被人喊走說話後不久,貞娘家的田螺肉也全賣完,本來做的不多就是賣個應景兒罷了。這賣完了也就沒打算再做。

  來買多是外鄉人,不願意出三十文的禮錢去吃席麵,就要了點田螺肉犒勞一下自己,就權當與姚平津一道同慶了。其中,便有那日與她換田螺肉的方山。

  方山這次也還是用藥材換的,讓大弟把田螺肉拿去給其他弟妹們分,他則留下來要與貞娘商量事兒。

  他想要貞娘的炒田螺肉的法子。昨日聽說貞娘家等曬秋後會分享給村裏人,今日又聽說外頭來的大客商要買貞娘的做菜法子,有人說田螺肉這法子也要賣了,有人說不賣。他弄不清楚,所以來問貞娘一聲。

  其實,這個法子賣還是不賣,如今已經不是貞娘能把控的了。如果肖氏和黎定山與人談的時候是賣,她這裏說不賣,到最後除了她自己為難以外,並沒有其他好處。

  貞娘這人沒什麽普度世人的念頭。在佛家裏麵來說,那就是但求做個自了漢。所以,整體上來說她這人不愛給自己尋麻煩。

  當下聽方山這麽問,貞娘沒糊弄他,隻告訴他得看要賣她做菜方子的客商買不買。

  方山輕“嗯”了一聲,猶豫道“要是人家不買的話,你能賣給我嗎?我,我也不是買,我跟你換。用藥材跟你換,那種能治病的蛇,我會抓,我用那個跟你換,一條能值二三百文。你家有錢泡了藥酒賣,自己用也不虧本的。”

  貞娘看他口齒伶俐,十分會計較的樣子,不像一般孩子那麽貪玩沒城府,不由得審慎地看著他道“你買了這個做什麽?”

  。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