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有成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423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huangjintong.

  貞娘將帶殼幹燒好的田螺用竹圈挑肉去尾後,用她昨日就搗好的紫蘇和生薑泥搓洗一會兒去腥味,又丟進一個隻開了小口用來燒開水的竹筒中再煮,便用竹簽插著蘸醬吃了。

  所謂的醬,其實就是蒜、紫蘇和嫩薑做成的泥,因為是做點做的,放了一夜又一個上午,吃起來有股子死蒜味。

  但是田螺肉配著山泉水燒製出來,吃起來有股子甘甜味,但因為吐沙吐得不是特別徹底,依舊有股子泥腥味,而蘸了這個醬很好地掩住了泥腥味。

  去個這味最大的功臣是,紫蘇。

  紫蘇也是屬於藥食兩用的食材,它性溫味辛,可以解表散寒,也能解魚蟹之毒。

  前世她自己做海鮮類的,會喜歡放一些,爆炒田螺加紫蘇,她覺得簡直是絕配,比搭配其他的在味覺上更具美感。

  盡管她用竹筒幹燒出來的田螺肉不夠盡善盡美,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反正她覺得這樣就很滿足了,當然能得到她娘肖氏的認可,讓她做的更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肖氏起初嫌她亂折騰,說過“那東西腥得跟啥似的,不好好歇著,亂擺布(方言,折騰的意思)個什麽勁兒?”。

  是以,貞娘做好用竹簽插好田螺肉蘸了醬,第一個就遞給了肖氏吃。

  雖然醬有股死蒜味,可紫蘇的芳香也還在,田螺肉沒腥,還鮮嫩帶點甘甜,真是出乎肖氏的意料之外。她不由得瞪大眼睛看著貞娘,仿若第一次見到她一般,那麽驚訝和不可思議。

  阿春和阿秋就是小孩子反應了,就是見到有好吃的,就一直想吃,想一直吃。

  一竹筒田螺吃完,也就嚐了個味。

  阿春和阿秋沒吃夠,一直嚷著還想吃。

  阿春先喊,阿秋附和。

  兩人一唱一和,簡直跟池塘青蛙似的吵得人頭大。

  肖氏也沒吃夠,對貞娘道:“要不,再做點?省得再做飯了。”

  貞娘搖頭道:“剛撈出來的田螺最好不要立馬吃,就跟魚似的,得養養吐沙,去去腥味。”

  解釋完,她才抱怨今天早上肖氏把她撈出來的田螺砸砸喂雞的事兒。

  肖氏瞪她一眼,哼道:“我哪裏知道你是用來煮著吃的?我還當是喂雞的呢。再說了,村裏頭誰家吃這玩意兒啊。”

  卻沒問貞娘怎麽會做的。

  似乎貞娘會做這個沒什麽大不了,甚至應該的一般。

  貞娘仔細觀察她的表情,沒發現她有疑竇之色,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又暗自猜度,難道自己給自己設限,以為家裏人會懷疑?

  不過,她這人表麵上看起來嘻嘻哈哈的,有時候一驚一乍,事實上她內裏是個保守謹慎,喜歡穩紮穩打的人。

  有段時間,她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表演性人格,還跑去看了心理醫生。就是剛開始直播那段時間,旺盛的表演欲簡直嚇到了自己。

  當然,不是!隻是職業調整的適應階段調適罷了。

  正確地認識自己,幫助她成為友人,哪怕采風時遇見的陌生人群中,最閃亮的那一個。因為她幽默、善良,又很會調節氣氛。這不僅僅是天生,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學習就是要不斷去接觸人群,樂於與人打交道,才能漸漸善於與人打交道。

  貞娘被肖氏罵,還笑嘻嘻地回嘴道:“娘不就吃了嗎?還說好吃呢。弟弟們也說好吃。”

  “不跟你瞎扯了。”肖氏冷眼瞥她,又吩咐道,“吃了飯,你看著兩個弟弟玩一會兒,繼續打板栗。娘先背東西回去一趟。”

  口分田離家比較遠,來回要半個時辰,也就是貞娘曾經的時間觀念中的一個小時。現在黎定山和牛都不在家,肖氏一個婦道人家帶著三個孩子,勢必要辛苦一些,多跑幾趟往家裏送山貨。

  為何不在近處的相熟人家的山林裏打山貨呢?

  這種占便宜的事兒,總不能長做,有來有往才是正道。

  再就是,貞娘家突然遭了歹事兒,欠了外債。相熟人家也可憐他們,讓他們隻管打,似乎沒打算去貞娘家山林裏打山貨尋平衡的意思。這就有點想幫襯的意思了。

  肖氏不太想占人家便宜,也喊了人來打山貨想還人情。

  貞娘聽了肖氏的吩咐,無有不應。

  等肖氏走後,她尋了竹竿,敲打著草叢做著記號,帶著兩個弟弟在山林地轉悠了好幾圈,想找找有沒有自己熟悉的野果或者調味品。

  她在四川采風的時候,見過一種叫鹽膚木的樹,全身都是寶。它是因果實上常常會覆蓋有一層白色的結晶狀物質,似白霜又似鹽花,又鹹又酸,似“鹽膚”而得名。當地人會那這種果實做調料,也會泡水代醋。

  鹽膚木還有一個別名叫五倍子樹。五倍子是一味中藥,是五倍子的蚜蟲寄生在樹木上所形成的一種蟲癭。它也可以作為染料。

  嫩葉和莖也都可以食用。

  若是能尋到這種樹的話,能省點鹽,又能作醋,更能當藥材賣。

  這就是錢啊!

  貞娘現在極度渴望尋找到賺錢的門路,可因地處山區,商貿不發達,五穀類的農產品也不豐富,隻能從山林和溪流中著手。

  田螺肉,她可以做的好吃一些,也有了初步計劃。但是能否如願,會不會賣掉,這都是未知數。這裏不是她的來處,飲食方麵的商貿環境是她所不熟悉的。

  轉了好一會兒,阿春和阿秋你追我趕玩得熱火朝天,而貞娘並無太大收獲,沒尋到鹽膚木,尋到了一些掛果但還未成熟的野獼猴桃。

  不知當地屬於什麽氣候,野獼猴桃和野柿子掛的果都不大。獼猴桃少有雞蛋那麽大的,個頭很多都是新疆大棗曬幹那麽大的個頭。她還沒吃過,不過姚平遠這些小夥伴說口感偏酸,並不怎麽甜。

  這麽忙碌又悠閑地在自家口分田忙了三天,貞娘憑借在山林裏的竹筒幹燒田螺肉、在家紫蘇茱萸爆炒田螺肉等多口味燒製田螺的方法,慢慢讓肖氏發現她廚藝過人這一天賦外,也說服了肖氏同意在曬秋的時候賣田螺肉。

  眼瞅著曬秋日要到了,她們得把家裏曬好的山貨挑揀拾掇一下,分出好歹來賣出好歹價,不然成色不好隻能都賣低價。而且,家裏頭也有一些家務要做,連著三日換洗的衣服都還沒洗,院子也好幾天沒收拾了。

  這日,一家人正用荊條做的推拉袋拉著打下來的山貨往家回,剛進村就聽人說蔣氏跟與她家隔了一個巷子的老寡婦馬婆子吵了起來。

  起因有點奇葩,還附帶加纏了她家一點八卦。

  &/div>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