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漸無書
作者:顧夕桐      更新:2020-12-26 09:00      字數:2164
  為什麽就沒有再見過了呢?

  那時的我真的以為,“想見的話,距離不是問題”;但如今才知道,距離就是最大的問題。

  即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家還是在盡力地保持著聯係,時常在群裏吐槽一下自己的新同學和新同事,偶爾也分享一下新近追的番和追的劇,但那種刻意的活絡,終究還是沒能逃得過時間的製裁。我也記不清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群裏就再也沒人說話了;有幾次我想要開口,卻不知道說點什麽,隻能再默默關閉窗口。大家都有了自己新的生活,也有了自己新的朋友,而人的精力有限,一旦選擇了與新朋友外出擼串一小時,就等於放棄了和老朋友在群裏侃大山一小時——這也不算是喜新厭舊,人總是要向前看的;何況,肥而不膩的羊肉串配上清清爽爽的小涼菜,確實是比困守在一方屏幕中更有吸引力。

  就連最矯情的我,也隻能在某個夢到她們的夜晚,或者突然由著某種契機而想起她們的瞬間,比如聽到一首某個老朋友非常喜歡的老歌,或者嚐到一道與舊時一同下的館子裏味道極像的魚香肉絲,這才能借著那股洶湧而來的懷念勁兒,點開對方的對話框,絮絮叨叨地說上些話,我剛剛夢見你啦,夢到我們在操場上打排球啊哈哈哈哈好像贏的人可以獲得一桶炸雞,所以你打得特別賣力……一定是要趁著這股勁兒說的,不然等你的理智重新回到大腦,你就又會猶豫下來——這麽唐突地聯係,會不會打擾到她呢?倘若你興衝衝地發了一堆,隻換來她一句“哈哈哈”,你能保證自己不失落嗎?於是為了不給對方也不給自己添麻煩,你最終還是會放棄這個念頭。理智並不是什麽錯,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你不受傷害,不出洋相,不讓你尷尬;然而當每個人都非常理智的時候,就隻能麵對一個漸行漸遠漸無書的結局。

  當然,我確實有很多朋友,天南海北四麵八方的都有,而且不僅是“漸行漸遠漸無書”的朋友,而是依舊保持著聯絡的,但凡他們有心事都會過來找我的朋友——哪怕是那三位送別之後再也沒有見過麵的小姑娘,我也依舊是她們情感生活中的狗頭軍師。可能是因為我做的夢比常人多,夢到老朋友的時候也比常人多,且在夢到之後還會興衝衝地跑過去跟對方說的幾率也比常人多……這也是為什麽我在與賀涵分隔兩地,且她的工作焦頭爛額到連自己的男友都完全沒有精力去照顧以至於成為了前男友的情況下,我卻依舊沒有成為她的前閨蜜;這可能也是為什麽賀涵一邊時常氣我恨鐵不成鋼,氣我太過天真,一邊卻又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我的這份天真——畢竟倘若我一直理智又冷靜,每走一步都斟酌上幾百遍,我也不可能每次一想到她就會興衝衝地給她發消息,我們也不可能在分隔兩地的情況下,依舊做了這麽久的好朋友。而我的經驗也告訴我,有些理智確實是沒必要的,畢竟大多數人還是渴望有人記掛著自己,也渴望在工作與現實的碾壓之外,有人能夠關心一下自己的內心;在我許多次莽撞又突兀地突然出現中,自然也有幾次,隻獲得了對方一個“哈哈哈”的回應,所幸我臉皮向來厚,幾次打擊並不能牽連到對其他人的懷念與熱情——所以我到現在依舊有許多朋友。

  但即便如此,即便是我這種願意用許多精力來維持著與老友聯係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距離是阻礙感情的因素中,最深刻的那個問題。如今我在半夜接到某個朋友的電話,我聽著她哭泣,能做的也隻有陪著她,安慰她,不斷地說點讓她輕鬆的話,直到她哭累了,釋放夠了——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很久,而且隻能算是權宜之計,畢竟最終對方選擇放下,不是因為她想開了,隻是因為她哭累了;但倘若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她住在校內宿舍,我住在校外幾百米的老出租屋裏,隻要她半夜一個電話,我就能去帶她出來,去吃一頓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熱氣騰騰的火鍋,去吃一場烤肉喝一場燒酒,去ktv鬼哭狼嚎一番,再在淩晨無人的十字路口大聲痛罵這垃圾社會——這是解壓派的做法,療愈派的做法是去溫泉酒店好好泡一泡,點上兩個精油按摩,順便再做個麵部spa和頭發護理,從頭到腳全方位地放鬆一遍——而除了這兩種,能讓她止住哭泣的方法,我還有三十七個。止住哭泣最好的辦法當然不是一直跟對方幹耗著,直到讓對方筋疲力盡,而是選擇去做一些能給對方提供能量舒緩身心的事情,讓對方重新補足精神,繼續活力滿滿地去麵對這個操蛋的人生——所以距離重要嗎?距離當然重要。距離決定了我能不能在她最崩潰的那一刻抱抱她,而不是在她崩潰的時候我立刻買票坐大巴候機起飛再坐大巴出機場最後打個車去看她——這套流程下來,她有多少淚也都流幹了;而如果是一個實在崩潰到萬念俱灰的朋友,可能就會麵臨更加慘烈的後果——而不在她身邊的你,永遠都是來不及的。

  倘若距離不是問題,異地戀的分手率也不會居高不下——甚至,可能都不會有“異地戀”這個詞語了。

  所以我自己也清楚,一旦離開燕平,我和沈慕容,即使算不上訣別,那也不會再有什麽緊密聯係的可能性了;而我對朋友永遠保持天真與熱情的性格,在他這裏,也並不適用——我可能會在夢見他之後興衝衝地跑過去告訴他“哥我昨晚夢見你了”麽?我可能會在商城裏看到印著他頭像的商品展櫃然後興衝衝地拍下來發給他“哥你看這裏有你代言的產品!”麽?當然不可能。如果遇到一個聯係的契機就要去聯係,那這契機未免也太多了些,畢竟以他的知名度和流量,無論我走在外麵,還是宅在家裏,隻要我不與世隔絕,我就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更何況,所有的主動開口的潛台詞,不過都隱含著一句“我想你了”。

  而我當然不肯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