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發兵陳宋(2)
作者:沈處默      更新:2021-01-21 19:54      字數:2633
  “我們想到的,楚國應該也能想到。就算我們派兵前往,等趕到時,恐怕他們已經撤離。這樣的救援,豈不是徒勞?”荀林父和胥克都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不如這樣——”臾駢想了想,救肯定是要救,但要救得有技巧才行。“與其防守,不如進攻。”

  “所謂進攻,指的是?”趙盾不解。

  “楚國現在認定,鄭國是他最親密的盟友。既然是盟友,肯定兩國相互支持。如果我們攻打鄭國,楚國肯定要去救。楚鄭盟軍急著解圍,哪裏還顧得上陳宋兩國?”臾駢想一想,覺得頗為可行。“它既敢來騷擾我們的盟友,我們也以牙還牙。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我們攻打鄭國時,順便叫上陳、宋兩國。到時,雙方對陣,好叫楚國明白,陳宋兩國是我們的盟友。楚國敢欺負我們的盟友,我們也要欺負它的盟友。”郤缺也覺得臾駢的辦法很好。

  “這麽一來,我們對陳宋兩國有了交待,還可以威懾楚鄭。”士會也讚成,這樣可以一舉兩得。

  “那就定下來,我軍聯合陳、宋兩國突襲鄭國。”眾人都讚成,趙盾便下令部署。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三國會師的地點選在哪裏比較合適?”

  “就選在鄭國都城北三十裏外的斐林。那裏地勢開闊,適合屯兵會合。”士會說道:“他們突襲,我們要報複,也要直搗黃龍,方能震懾對方。”

  “依照過往的紀錄,楚國出兵總是師出有名。找個什麽理由,借故對哪國不滿,然後再興兵。此次簡單粗暴,簡直就是不把我國放在眼裏。對他們最直接的報複,就是直奔鄭國都城,讓他們措手不及。”楚國如此目中無人,臾駢憤憤不平。

  “楚王玩樂三年,突然覺醒。接下來的三年,他又一心一意著力內政改革。雖說此次出兵令人意外,但是,楚國北上與我國爭鋒已是既定之事。這一天早晚要來,不過是提前了而已。從今往後,楚國與我國的摩擦,定會常態化,我們要有心理準備。”趙盾說道。

  楚國的先王將領土擴張到淮水一帶,接著就是這位年輕的楚王繼位。這位楚王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六年,為的是什麽,不想也知。

  一位年輕的君主在國運蒸蒸日上之時繼位,本身就昭示著楚國的未來一片繁榮。雖然中間可能會有波折,也不會影響抵達目的地。畢竟,年輕意味著所向無敵,無限可能,血氣方剛,鋒芒難擋。

  反觀晉國,文公、襄公對應的是霸業初成和守成。兩位國君在位時間都不長。襄公更是英年早逝。之後,為立國君之事,內訌不斷,最後才定下由年幼的新君繼承大統。後來,革新除弊又遇舊派勢力反對,內耗巨大。幾經波折國內才算穩定下來。偏偏,日漸長大的君主又是個無道之君。

  種種跡象不由得人不相信,晉國的霸業到此處,恐再難有奇跡,實在是天意難違。趙盾能做的隻是扶霸業之將傾,勉強維持而已。

  “楚國北上的步伐已經無法阻擋,我們唯有加強修煉,提升戰鬥力,才能保住勝利果實。”事實擺在眼前,不由得人逃避。士會也承認,趙盾說的十分在理。

  “未來如何先不提,出現問題再說。先解決好眼下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荀林父沒有他們想得遠,將來的問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了。

  “也對,現在就做部署。”趙盾說道。

  自從得知荀林父收受宋國的賄賂之後,趙盾對荀林父更是不假辭色。本來隻是泛泛之交,如今更是能不招呼就不招呼,實在遇事要交流才勉強說上幾句。不過,此刻他說的話倒是很務實。趙盾想了想,有憂患意識是好事,先把眼前的事情擺平才是重點。

  “臾駢擔任主將,領兵前往斐林。”趙盾叫來侍衛官,“你去告知陳國使者,請他速速返國。並轉告陳國國君,我國要與陳、宋兩國聯手攻打鄭國。請他帶兵去往斐林,與我國會合。”

  “另外,請郤將軍安排人手告知宋國君主,請他們也派兵去往斐林。”趙盾說道。

  郤缺點頭領命。

  趙盾又吩咐荀林父、胥克道:“你們兩人做後援,隨時保持與臾將軍聯絡。”

  “還有——”趙盾又叫過臾駢,補充道:“我軍必須立刻出發。越早出兵,陳、宋二國盡早解圍。否則,造成損失,有失盟國道義。”

  兵貴神速,尤其臾駢率領的是主力。攻打鄭國,意義重大,臾駢當然不敢懈怠。得令之後,他迅速離去,馬上點兵,即日出發。

  陳國使者得知晉國已經派兵出發,並且要聯合陳、宋攻打鄭國,自然是歡天喜地。當即表示,馬上就回去報信。一定將晉國的意圖傳達給君主,爭取早早集結軍隊趕往目的地與晉國軍隊會合。

  一陣忙亂,事情總算解決。有任務在身的都匆忙離去,隻剩下趙盾和士會,留在偌大空蕩的絲綸閣。

  兩人相對無言,卻又一切盡在不言中。

  剛接到消息說楚國攻打陳國,事情太過突然,個個心急如焚。冷靜下來分析,事情似乎沒有那麽嚴重。條分縷析之後,終於找到解決之道。

  當下的事情即是最緊要的事情,燃眉之急得到解決,終於緩過來。未來長遠的問題忽然浮出水麵,卻已積重難返。

  剛剛舒了口氣,接下來便要為未來憂心。

  “眼下的困難是解決了。未來,楚國的侵擾連綿不絕,晉國的太平日子算是到頭了。”趙盾手肘撐住桌麵,手指反複揉搓眉心,語氣沉重。

  “大將軍不可太過憂心。”楚國的崛起對晉國來說雖不是好事,可也不能因為看到困難,從此就鬱鬱寡歡,還是要積極一點。士會說道:“為還未發生的事情太過操心,無異於杞人憂天。”

  士會回到絳城這些年,和趙盾、臾駢等人並肩作戰,處理過晉國與秦國、與中原諸侯國之間大小無數問題,也因此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除了熱火朝天的討論公事,他們還私下聚會閑聊,把酒言歡。除了同僚,他們更是朋友。

  經過這麽些年的共事,大家共同遭遇困境,渡過難關,出兵打仗,與諸侯會盟,彼此更是惺惺相惜。所以,此刻趙盾的難過沉重,士會是感同身受。

  與其說擔憂楚國進犯中原,不如說是對晉國現狀的擔憂更確切。這個現狀,不是晉國經濟衰敗,軍士不服從調遣。也不是內部一盤散沙無法號令。這些都不是。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楚王雖大力整治銳意進取,畢竟隻有五六年。論實力,楚國仍不足以撼動晉國在中原的絕對領導地位。

  問題的症結在於:有一顆定時炸*彈埋伏在晉國。那就是——晉國國君靈公。

  為滿足私欲,他強行征收重稅,已經惹得民怨沸騰。再加沉迷殘暴遊戲,已被傳得沸沸揚揚。也不知哪天,積累的怨氣會噴湧而出。到時候,必然會引發動蕩。單純如此,勉強還能掌控。最可怕的是,一旦晉國掀起什麽風浪,楚國絕對會趁機發難。所謂“趁敵病,要敵命”,花最小的代價爭取最大的收益,這可是楚國的長項。

  就算晉國應付過來了,實力也未受到重挫,可文公時代創下的霸業已是一去不複返。這讓壯懷激烈的一班大臣如何承受?

  趙盾尤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