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後的手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287
  神都城中的混亂已經消失,街麵上的大大小小的幫派幾乎被包拯連根拔起,事實上不光是這些幫派消失了,還有大量的閑散人員也消失了。

  最大的收益者是大宋的百姓,一時間神都城的街麵上陷入了一種別樣的祥和景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幫派的消失後,街麵上的小偷小摸,欺行霸市之徒也消失的一幹二淨。

  包拯的雷霆手段已經把整個神都城的人都給嚇到了,百姓們不敢相信平日裏看似最為溫和的龍圖閣大學士,三司使包拯居然在這個時候毫不猶豫的開始殺人。

  沒人知道神都城死了多少人,隻是看見了一輛輛拖屍體的板車從早到晚的往城外運屍體,城外的焚燒大坑直到現在還冒著黑煙,住在城牆附近的人家每天早上起來都能看見屋頂堆積了一層厚厚的灰白色粉末。

  誰也不敢說什麽,頂多是膽大的閑漢念叨一句:“包閻羅太狠了些,這麽多的屍體怕是不下萬人……”

  皇宮變得極為安靜,那一夜不光是神都城中進行了一場屠殺,皇宮同樣也進行了一場大清洗,所有的宮人都被逐一排查。

  這不是包拯插手的事情,完全是皇後一手主導,她早就覺得皇宮之中有人窺伺,禁中的消息有時候比旨意或是公文的速度還要快。

  為了杜絕這一現象,後宮之中盡量減少內侍的人數,前朝誰也在皇宮但完全沒有必要內侍傳遞文書之類。

  趙禎不再,後宮以及皇宮中的雜事自然由皇後說的算,她的旨意在一定程度上比太子趙旭的還要有效。

  並且朝臣們對皇後的尊重也是極高的,他們知道這位皇後看似久居後宮,可她的手腕和魄力卻是一般男人也比不上的。

  皇宮中的內侍人數越少越好,這一點是肯定的,隻有減少這些內侍的存在就能最大程度上的杜絕禁中被窺探。

  這是王語嫣從各種史料中發現的,當然她自己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宮女一般都比較膽小,不敢隨意碰觸這些事情。

  二來宮女和內侍不同,她們不是一輩子呆在皇宮之中,她們在皇宮中呆上五年之後便可出宮嫁人,隻要是從大宋皇宮中外放出去的宮女,在大宋都是極為搶手的。

  而且趙禎規定,宮女年滿二十五便可出宮,這是一條自趙禎朝開始出現的規定,有盼頭的女人可要比內侍好的多,她們老實本分,知道輕重,不會為了一些小利把未來給葬送掉。

  宮女有未來,內侍沒有,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所謂皇後非常精明的看透了這一點,其實女人不必男人要愚笨,在宮中的女人有幾個是沒腦子的?

  無論是包拯還是範仲淹,亦或是六部的其他相公都是在這時候對皇後的手段佩服的五體投地,內侍的減少乃是一項善舉,現在這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家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誰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宮中當宦官?

  隨著內侍人數的減少,以後應該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內侍泄漏禁中消息的可能,畢竟人數少,查起來也方便…………

  神都城之亂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好事,眼下神都城中的黑惡勢力消失一空,街麵上連小偷小摸的都消失了,同時皇宮也被嚴厲的整頓一次,內侍省從上到下的把宦官重新核查的清清楚楚,還真的有不少的收獲。

  內侍省的手段從未有人知曉,畢竟是宮中之事,此次由三位老內侍負責調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便把宮中三十六名不幹淨的內侍全部找了出來。

  其中二十三人是手腳不幹淨的,這些內侍貪圖錢財,從宮中坐盜財物,這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畢竟每年皇宮中都會查出一部分這樣的內侍或是宮女來。

  但這幾年人數比較少,一來天家待內侍較為寬容,薪俸也是不低,待遇極好,自然少了偷盜之事,而來內侍在乎名聲,一旦名聲不好他們也要被逐出宮去,隻不過和宮女相比,被逐出宮的內侍可就沒活路了。

  誰都知道天家寬容,既然被如此寬容的天家逐出皇宮,那必然是有大問題的。

  於是乎內侍就更加膽小,一般不會盜竊宮中財物以免因小失大,這抓到的內侍大多是因為宮外有人開出高價收購,隻要是宮中的財物便能獲取幾倍的利潤,於是終究有一部分內侍忍不住了。

  剩下的十三個人中有十個是瀆職懈怠,看守不嚴。

  宮門處皆配有內侍官女官,他們負責探查內侍宮女,同時也負責封禁流言蜚語,宮中財物失竊,自然與他們分不開幹係。

  而最後三個的罪名則是禍害宮中太廟,且對太祖靈位不敬…………

  這個罪名很大,畢竟天家的家廟乃是重地,是一國之根本,祭祀的是太祖太宗之類的偉大人物,是國朝的信仰所在。

  對於臣子來說,能配享太廟都是臣子的無上榮耀,誰對太廟不敬不光是對天家的不敬,更是對大宋的臣子以及天下百姓的不敬。

  這是殺頭的大罪過,所以皇後毫不猶豫的就下令其夷三族,但旨意到了中樞之後就被封駁的回去,理由也很簡單,罪責可以定,但夷三族的旨意必須是聖旨。

  後宮之中的王語嫣並不在意,她隻是為了表達態度而已,天家是仁慈的,是寬容的,但卻不是沒有雷霆手段!

  這麽多年來皇宮之中從未出現過曆朝曆代都有的駭事,難道天下都忘了這裏才是規矩最森嚴的地方?

  什麽時候來了外麵的宵小之徒也敢窺伺皇宮了?

  鳳章宮中,皇後冷冷的看著包拯道:“包龍圖,這三人無論如何也要極刑嚴懲,夷三族已經是本宮法外開恩,否則這樣的罪責當株連九族才是!商賈之徒何其膽也!收買內侍,培植間人,窺伺禁中,這樣的手段便是把他們抄家滅族也不為過!”

  包拯躬身站在邊上,即便是皇後震怒也依舊平靜的開口道:“皇後息怒,宵小之徒已經在陛下的心中,如何對付他們隻待陛下回京便可,皇後若是要動手懲戒,盡管命人收集罪證便是,到頭來一並算下,定叫他們知曉天家的手段!”

  “官家何時回京?”

  “三日之後!”

  王語嫣點了點頭,雖然之前趙禎並沒有交代她什麽,但這段時間的所有事情都讓她察覺了問題,其間兩人互有書信來往,她這才知道原來大宋已經出現了比吐蕃更為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