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247
  一千八百多名邊軍的老兵,這些人雖然在邊軍呆的時間足夠長,身上有些老兵油子的習慣,但不得不說他們是極為老練的精銳。

  他們相比上四軍或是背嵬軍來說雖比不上這些人的號令統一行事一致,但這些人更加世故圓滑,更加善於隱藏自己。

  這些人已經是死人了,被大宋釘在恥辱柱上的死人,兵部甚至把他們的名字通告天下,所以他們再也沒有光明正大的出現在這世上的機會。

  趙禎讓他們不見天日,同時讓他們把自己的過去給割裂掉,再也不能去見自己的家人,隻能在黑暗的角落中遊走。

  苟活下來的一千八百多人趙禎命名為“死騎”,他們沒有了名字,沒有了家庭,沒有了活人可以享受的一切,甚至包括感情。

  這樣的懲罰已經能堪比殺了他們,如同活死人一般的存在,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還有命活著,還能呼吸天地之間的空氣,也必須完成趙禎趙禎交給他們的任務。

  原因很簡單,隻有這樣他們的家人才能活著,趙禎才不會懲罰那些人,家人成為這些“死騎”的牽絆。

  趙禎自認為這樣的手段很陰損,甚至可以形容為毒辣,但事實上師橫等一眾死騎卻是感激不盡的,最少官家還讓他們活著,還讓他們贖罪。

  他們本就應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贖罪,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忍受作為死人一般的痛苦,不能和家人團聚又有什麽關係?

  這樣的懲罰已經是官家法外開恩,也許自己將功贖罪之後還能獲得遠遠看看家人的機會也說不定。

  趙禎用了世間最為羈絆的倆個東西,一個叫威脅,一個叫希望,這倆個東西單獨存在的時候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可若是一起出現便會讓人陷入難以自拔的苦難之中。

  所有趙禎並不擔心死騎的叛變,這些人應該是大宋最為忠誠的人了,說來諷刺,居然是叛變者成了最忠誠的人。

  現在的死騎還不足以投入到行動中,這場對大宋最後利益集團的清剿要比對付吐蕃更為重要。

  趙禎已經察覺到了那些人的手段,他們就是在不斷的挑起邊釁,促使大宋早日和吐蕃開戰。

  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必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曆史的經驗證明想要徹底滅亡吐蕃是不可能的,高原民族和草原民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趙禎可以驅逐所有的草原民族,可以把草原城市化,甚至可以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屠殺殆盡,但他沒有辦法對高原這般。

  高原上的氣候實在是太難適應了,這幾乎是人種的問題,平原地區的人們就是不適應高原上的氣候,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而且在這個時代,高原上的產出完全能滿足吐蕃人的自給自足,所以趙禎也沒有辦法通過封鎖來製裁吐蕃人,相反越是封鎖讓吐蕃人自己的技術進步越快。

  所以趙禎沒有輕易的打算動手,但這場戰爭要麽便不打,要打那就要曠日持久,於是大宋的那些利益集團開始動手了。

  他們要挑起戰爭,利用戰爭賺取龐大的財富,而吐蕃就是一個極好的目標。

  事實上這些利益集團在賺取大量利益的同時,也在幫助大宋的軍隊,他們賺錢是賺錢,但也知道要為軍隊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否則宋軍一旦戰敗,他們將會第一個被追責,到時便是真正的在劫難逃。

  利益集團對宋軍的保障確實存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為了利益甚至出賣自己的國家,這一點絕不能饒恕。

  最讓趙禎擔心的其實還是他們的手段,通過這些肩部等的手段來幹預國家,這是第一步,若是他們足夠強大,朝廷足夠腐敗,那接下來就很有可能控製這個國家。

  這樣的後果是誰也看不見的,但趙禎卻能看見,大宋的利益集團已經開始趨於後世的資本集團對國家的控製,像是寡頭政治或是資本遊說…………

  這些東西雖然在曆史上距離現在很遠,但趙禎不知道現在的大宋會不會培養出這些可怕的東西來,畢竟這個時代在自己的影響下發展的實在太快了。

  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未知數,甚至在大宋已經開始出現了專門的廣告商號,這些商號別的生意不做,專門為其他商號製定廣告宣傳語。

  把一些商號的特色用詩句和優美的辭藻表達出來,甚至是開始出現了街麵推廣的雛形!

  商業的發展是完全超乎趙禎意料的,誰能想到商業繁榮之下的大宋居然出現了廣告業?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被勤勞的漢家百姓發掘出來,隻要能賺錢,什麽樣的產業都有人幹。

  商業的繁榮使得大宋進入一個奇妙的狀態,所有的已知都在悄然發生變化,百姓開始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見識這個世界。

  這時趙禎一手改變的世界,但同時也是讓他自己都陌生的世界,世界的改變也意味著不安定因素的出現。

  眼下那些利益集團就是這般,趙禎已經能夠感受到這些利益集團在蠢蠢欲動。

  他們趨利的方式已經從主動變成被動,成為一種本能,他們的產業在地方上賺不了大錢,隻能賺小錢。

  因為這些利益集團開始出現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不斷出現和崛起的民間商賈,他們來自民間,他們的力量弱小不足以與利益集團抗衡,但他們數量眾多。

  密密麻麻的遍布在各行各業,他們的出現逐漸的開始威脅到了占據統治地位的利益集團,於是這些利益集團的基礎性產業開始受到衝擊。

  事實上雙方之間都是一種無意識的對抗,隻不過在對抗中不是大體量的利益集團占據上風,相反而是不斷出現的民間商賈開始占據有利地位。

  同樣的東西他們買的更便宜,更實惠,更加耐用,質量更好,即便是最基礎的原材料人家也是盡量的降低成本。

  這些利益集團是龐然大物,體量大的同時也意味著需要養活的人更多,根本就沒有競爭優勢。

  最重要的一點,龐大的利益集團自己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腐敗,懶惰,恃強淩弱,等等這些都是它身上的致命傷。

  於是這時候他們需要有一個能再次帶動他們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是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