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95
  表麵上角廝羅平靜如水,但心中的波瀾卻堪比巨濤,不光如此,心中的掙紮也是前所未有的強烈。

  紙條上隻有四個字“化敵為友”。

  什麽情況下青塘能和這些吐蕃貴族化敵為友?

  那隻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出現時,無疑現在吐蕃的敵人隻有一個大宋。

  角廝羅靜靜的坐在宮殿中,空蕩蕩的大殿中一個人也沒有了,隻有明燈在不斷的閃爍著並不明亮的光芒。

  他現在盤算著利弊,角廝羅是一個精於算計的人,不光如此他的眼光也極為獨到,所以才會在大宋和西夏的戰爭中支持大宋,並且一邊倒的成為大宋的助力。

  尋常人隻會左右逢源,但他不是,那時候的大宋並不能一役而功成,或者說勝算不是很大,但角廝羅依舊支持大宋。

  所以角廝羅對自己的眼光非常有自信,眼下他相信自己能統一吐蕃,也相信吐蕃能和大宋進行對抗。

  仁欽桑波已經在前往邏些城的路上了,他說動了青塘部的許多部族首領,戰爭進行到現在這些部族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利益,也損失了足夠多的勇士。

  能有一個機會使得吐蕃統一又不用經曆苦戰,這幾乎是不可推辭的誘惑,更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想再廝殺下去。

  吐蕃人凶狠,戰鬥的時候幾乎都是舍生忘死,可吐蕃人也重情義,每每大戰過後看到無數的屍首心中悲痛幾乎讓人窒息。

  數百年的動蕩已經讓吐蕃人厭倦了殺戮,大宋皇帝說的不錯,物極必反,亂極必治,仁欽桑波的提議乃是人心所向。

  否則若是放在之前,仁欽桑波踏足青塘之日便是他身首異處之時。

  長舒一口氣,角廝羅心中已經有了定奪,眼下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但老天卻不給他這個機會,殿外響起了盔甲以及人聲,這腳步他很熟悉。

  哢嚓,盔甲和地麵撞擊的聲音響起:“讚普,仁欽桑波到了青塘,各部的族長已經被他說服,前來邏些城共同商議!”

  聲音中帶著憤怒和羞恥,不愧是自己的大將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角廝羅無所謂的擺了擺手笑道:“巴斯巴捭不要著急,這是必然的情況,那些頭人也不希望戰爭無休止的打下去,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利益。”

  “那巴斯巴捭就用長刀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忠誠!當初他們可是對著神鷹發誓的,歃血為盟豈能更改?”

  盔甲的撞擊聲顯得巴斯巴捭很憤怒,但相反,角廝羅沒有一點憤怒的感覺,看到自己的部下憤怒時他自己反而愈發的冷靜。

  “沒用的,這麽做隻會適得其反,他們希望我不再是一個小小的西平王,而是希望我真正的坐在吐蕃讚普的位置上,這有什麽錯?”

  巴斯巴捭的眼神變了,欣喜的模樣出現:“那末將就輔佐您登上吐蕃大讚普的寶座!誰讓要死阻攔我就把他碎屍萬段!”

  “哈哈!!瞧瞧你自己?這下知道為何那些頭人會同意仁欽桑波的謀劃了吧?你自己都迫不及待何況那些頭人?”

  “末將是真心誠意的!”

  角廝羅笑了笑,意味深長道:“他們也是!”

  巴斯巴捭走了,相比來時的腳步現在他的腳步要輕快的多,角廝羅無聲的笑了笑,他太清楚那些頭人心中的想法了。

  仁欽桑波為了保存吐蕃,為了聯合整個吐蕃,不惜把大讚普的寶座讓出來,是的,那些吐蕃貴族根本就沒有一個能坐上那個寶座,唯獨自己可以。

  但角廝羅不得不佩服仁欽桑波打得好算盤,自己在這個時候根本就無法拒絕這個誘人的提議。

  和那些吐蕃貴族一樣,自己也不想戰爭再繼續下去,否則早已出兵下了邏些城一路攻伐而去。

  既然能談那就談,這讓角廝羅想起大宋皇帝曾經說過的話,能談那就說明對方已經不想再打下去,隻有如此才會妥協。

  “呼”的從地上起身,角廝羅大步走向宮殿之外,在此守候的護衛統領德吉迅速放下手中已經張弦的弓箭走向角廝羅,他是射雕手也是最好的護衛。

  “派人告訴巴斯巴捭,讓他帶軍中精銳埋伏在古如拉康寺!”

  德吉迅速點頭離開,他是角廝羅的親衛,由他傳達命令不會有人懷疑,即便是巴斯巴捭不明白為何要在古如拉康寺埋伏,但他依舊照做不敢怠慢。

  青塘軍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軍紀如山無人敢質疑,這麽多年來角廝羅就沒有做過一次錯誤的判斷,這使得軍中上下從不懷疑他的判斷。

  什麽人能從不犯錯?除了神人之外便算是佛陀了,而這段時間角廝羅已經把自己打造成了佛陀,一個活著的,給吐蕃百姓帶來大解脫的活佛。

  他利用青塘的大量佛寺來給自己打下名聲,在佛門的禪辯使得高僧大德不得不服,一心為吐蕃百姓使得吐蕃貴族們都覺得無法與之相比。

  這樣的人不是活佛是什麽?這個詞角廝羅是從大宋皇帝的書信中看到的,當初大宋皇帝就是讓他在吐蕃扶持一個活佛遊說吐蕃的百姓歸順,如此可事半功倍。

  但角廝羅沒有這麽做,而是自己把自己變成了活佛,現在不光是青塘,隻要是他占據的土地百姓都得到了安置,同時青塘的佛門迅速進入這些土地開始宣揚活佛的“大解脫”。

  所以角廝羅的軍隊又叫渡厄軍,取渡厄之意,為的是幫助吐蕃人渡厄…………

  這個名字很好,大量的吐蕃牧民加入其中,他們是天生的勇士,也是天生的戰士,事實上角廝羅的軍隊沒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

  信仰這個東西是可怕的,當他出現的時候會使得人忘卻身死,忘卻憤怒,甚至忘卻仇恨。

  所以吐蕃的那些貴族才不願和角廝羅交戰,他們知道一個部族戰敗的代價就是這個部族會變成角廝羅的軍隊,會不斷的強大角廝羅。

  最後讓他變得戰無不勝,使得整個高原都變成角廝羅的土地。

  邏些城被打下之後,城中沒有離開的吐蕃人在角廝羅坐下講法之後很快就變成活佛的追隨者,他們希望得到大解脫,不光是希望,他們甚至已經看到了!

  陽光照射在布達拉宮的金頂上,反射著溫暖而耀目的光芒,而這光芒照射在角廝羅身上的時候為這個活佛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袈裟。

  此時已經沒有人去注意他身上的鎧甲以及手中的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