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196
  仁欽桑波擁有來自鴻臚寺以及兵部的文牒和驛券,這兩樣東西可不簡單,他甚至懷疑大宋皇帝是否另有陰謀。

  有用這兩樣東西他就可以穿州過府暢通無礙,同時也可以使用大宋所有驛站,倌驛之中的車馬,這樣一來他的行進速度大大提升。

  大宋便捷的交通讓他第一次覺得不是那麽的可惡,四天不到的時間他就已經抵達了江陵,比來的時候要快上一天有餘。

  一路上幾乎所有人都告訴他坐火車其實沒有騎馬趕路快,火車的好處勝在日夜兼程,晝夜不息,若是能騎馬趕路,日夜兼程,速度要比火車快的多。

  這話是沒錯的,就是人有些遭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如同騎兵一般,已經把在馬背上當作一種生活。

  尋常人不需半日的功夫,大腿內側就要被磨的血肉模糊,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起騎馬趕路的罪,但這對仁欽桑波一行卻是毫無問題。

  他們都是吐蕃高原上最擅長騎射的漢子,戰馬在他們身下就如同床鋪一樣安穩,除了要到驛站之中補充幹糧和水以及更換戰馬外,其餘的時間仁欽桑波幾乎都是在馬上度過的。

  鐵蹄在水泥路麵上敲擊出哢嗒,哢嗒的聲音,如同鼓點一般不斷的催促著仁欽桑波一行,踏上歸程之後,他們從未歇息過。

  但入了蜀中之後山路便難行了,他們的速度很快,甚至快過了大宋的遞役和郵路,當蜀中官員接到朝廷的文書後,便去了各個驛站詢問,最終的結果卻是吐蕃使團從未出現。

  這不可能!

  張方平作為成都府的知府事,第一時間便發覺了不妥,要想回到吐蕃,仁欽桑波一行隻能穿過蜀中,走劍門繞道十萬大山最後穿山而過抵達吐蕃,怎麽可能不在蜀中的驛站停留補充所需?

  難道說他們還沒到?這也不可能,大宋的遞役郵路雖然快,但卻不可能快得過高原上的騎士,軍中精銳也不可能作為遞役使用。

  那唯一的問題就是仁欽桑波一行根本就沒有入川!而是選擇了別的道路。

  從大宋前往吐蕃隻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走蜀中入高原,這條路不是最理想最快的,但卻是最安全的。

  還有一條路便是從寧夏路借道青塘而上高原,這條路最安全也是最快捷的,但張方平毫不猶豫的便放棄了,仁欽桑波一行隻有找死才會選擇這條路。

  而剩下的一條便是從天竺,而這條路太遠,更加不可能。

  這個時候張方平也毫無辦法,隻能等待,除非仁欽桑波還有一條路能進入高原,否則他便是在大宋境內出事了。

  想到這裏,張方平忽然打了個冷顫,有沒有可能是官家不希望仁欽桑波返回吐蕃?

  但很快張方平便否決了自己心中的可笑想法。

  若是官家不允許他返回吐蕃,隻需要拖延時間就好,甚至可以在神都城中秘密關押,而不會在同意他們返回吐蕃之後動手。

  如此一來天下人不都知道是大宋動手殺人了嗎?這麽愚蠢的事情別說是官家,就是禮部那般榆木腦袋也不會做出來。

  畢竟是幾十號人,不可能消失的一幹二淨,張方平立刻寫下奏疏發往神都,他隻是希望仁欽桑波一行莫要被山匪劫持才好…………

  山匪能劫持幾十號人的吐蕃使團?

  不可能,也不會有這樣的傻子,幾十號人的吐蕃使團戰力相當驚人,他們不去打劫山匪就算不錯的了。

  黃河岸邊,仁欽桑波晃了晃腦袋便從馬背上翻身下來,看著還未渾濁的河水捧起來便喝了一口。

  河水清澈甘甜,看著四周大片大片的農田,仁欽桑波和一旁的吐蕃勇士眼中滿滿的都是嫉妒,吐蕃在高原,雖然也能種植糧食,可也隻有青稞,

  青稞的產量不及小麥,口感更是相去甚遠,而眼前這些如同海浪一樣不斷翻起波濤的麥田在他們的眼中便是無盡的財富。

  吐蕃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與饑餓做鬥爭,分裂了這麽久的吐蕃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大豐收了。

  男人都去為部族作戰,女人帶著孩子在家中放牧,大片的土地因為沒有人打理而荒廢下去。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各部之間也達成了協議,角廝羅又來了。

  在吐蕃人眼中大宋根本就沒有威脅,漢人是上不了高原的,便是上來了打勝了,他們終究要撤走。

  就像吐蕃人打下高原占領漢人的城池一樣,氣候環境適應不了。

  但青塘的角廝羅就是一個蠢貨,他成為大宋皇帝手中的爪牙,不斷的吞並高原上的部族,為的是一同高原,可他不知道,因為戰爭多少部族之間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原本可以化敵為友的機會變成了生死仇敵。

  吐蕃人最記仇,也最講情義,你殺了我部族中的人,那就要用你部族中的人命來償還!

  複仇的種子一旦被灑下,最終的結果便是不死不休,角廝羅若是能不被大宋皇帝利用,通過財富和遊說,很有可能達成他的目的,統一整個吐蕃。

  可現在,他出兵邏些城,脫敢部已經被他的鐵蹄征服,所有的部族都把他當作是洪水猛獸,這樣一來還有什麽談判的可能?

  見跟隨自己的吐蕃勇士喝足了水,也灌滿了羊皮水囊,仁欽桑波便再次上馬,大聲道:“再忍一忍,隻要過了河套很快就會到寧夏路的邊界,過了西涼州便是大雪山下的宗哥城!”

  “呼哈!”

  跟隨的騎士大聲呼喝以提升士氣,而仁欽桑波也不例外,他更希望把胸中的憋悶抒發出去。

  隻要過了宗哥城便能抵達青唐城,在那裏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和角廝羅聯係上。

  你不是要統一吐蕃嗎?那就給你便是!何必非要用戰爭,用血肉來統一?自己可以代表吐蕃貴族,可以去遊說吐蕃諸部,甚至可以在角廝羅麵前俯首稱臣。

  隻是不希望角廝羅再在高原上屠戮自己的族人,更不希望他把無盡的仇恨帶給草原。

  仁欽桑波相信,隻要自己能見到角廝羅便已經有辦法遊說他,想到這裏忍不住加快了手中揮舞馬鞭的頻率,他要趕去青塘城。